五十餘位客戶實際經驗——日本經營管理簽證每年要花多少錢?

在五六月這波移民潮之後,陸續有幾十位朋友登陸日本。在之前洽談的過程中,幾乎的朋友都會詢問到一個問題,即:日本經理管理簽證下來後,後續為了續簽每年需要花多少錢。

這本質是個非標的問題,有說10萬,有說100萬,還有說500萬的。

就這,你還不能直接說人家錯,畢竟每個人情況不一樣。

加上網上這些年日本移民的信息滿天飛,有的甚至是十來年前的信息了,乾脆咱們直接來個終結,看我如何扒開了,揉碎,一步步的講清楚在2022年,日本經營管理簽每年續簽究竟要多少錢

首先,咱們開宗明義,既然是經營管理簽證,說明是創業開公司,那麼花費多少自然和公司規模成正比。所以下文中所有舉例咱們都按照公司沒有僱員,一個人既是社長又是社員的模式來聊。否則就扯不清楚了。

1、辦公室費用

首先,辦理經營簽證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公司,成立公司就得有辦公室,這貌似是句廢話,但其實很重要。

因為公司成立是需要時間的,通常 1-2個月。然後就是簽證審批,在疫情前通常審批速度是在6-8個月。但目前疫情期間,不知道是提交人數太少,還是日本政府想籠絡人才,目前審批速度快的驚人,通常在1-3個月。最快的客戶,居然只需要21天。

所以說,在你決定辦理簽證那一刻起,你就得租辦公室,而租下辦公室到你實際登陸日本,這中間至少有3個月以上的空窗期

這時候一些中介就會讓你租一個大且貴的辦公室,說法是,辦公室大的話,會提高下籤率。這話有毛病嗎。

沒毛病,確實,如果公司規模越大,下籤率越高,於是有朋友就租了一個月租金二三十萬円乃至更貴的辦公室,但日本租房可不是交給房租就完了,頭金,禮金,押金。通常想要入駐一個辦公室,頭款是租金3-6倍都是正常現場。

於是人還沒來日本呢,這100來萬円辦公室就花出去了,後續一年辦公室費用就要大幾百萬円。而這些居然道理上還都說得通。

這裡面的貓膩有兩點:

1、辦公室越大的確會提高簽證成功率,但無良中介沒說的是,提高多少。目前只要沒有案底記錄等不良身份,按照正規資料,專業人士提交簽證,下籤率99%。這個大辦公室的幫助有多少呢,可能會增加0.5%,變成99.5%,你願意為了這點權重花了100來萬円嘛。

2、想要入駐一個辦公室要求頭金3-6倍沒毛病,但究竟是3倍呢還是6倍呢,這個其實看地段,看房間,看房東,有很多變量。在你人沒來的情況下,無良中介告訴你是6倍,你一找日本朋友打聽,沒毛病,就信了,但實際是幾倍,就只要中介本人知道了。

這個回合下來,在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中介大幾十萬円就拿兜里了。

那麼到底應該要租多大的辦公室呢,以我們開頭距離的一人貿易公司為例,正常租個10㎡左右就成,東京的話正常價格應該在5-10,加上禮金,押金,清潔費,鑰匙費亂七八糟的。一年費用應該在80-100萬之間。

但這裡同樣要注意兩點:

1、你的辦公室面積得符合你公司註冊的商業模式。你說註冊個諮詢或上下游貿易公司,租個10㎡說的過去。畢竟這玩意本質是人才服務,對場地要求不高。但你要說註冊的公司是農業的,是大型儀器銷售的。是倉儲物流的,用腳想都知道,你的貨物囤放都不止10㎡,還硬租個10㎡的辦公室,這不是把入管局當傻子嘛,這種就容易出問題,輕則下籤不順利,就算登陸後,如果被抽查,也有可能被遣返。

2、有些朋友賊聰明,琢磨着,反正我來日本又要租房住,又要租辦公室,幹嘛不二合一呢。這不省了那幾個月的頭金了嘛。您這不是秦始皇照鏡子——雙贏吶。

這也不算錯,理論上確實可行。但實際上,日本政府對於辦公室的定義是:至少得有獨立出門的大門才算是辦公室。而且基於這種要求,東京內的一戶建或者公寓基本都不行,通常只有專門”事務所併用住宅”能滿足條件,但這種普遍偏貴,甚至比租辦公室+住房都貴。所以吶,當社會普遍沒有採取某種做法的時候,大概率有你想不到弊端,剛到日本,犯不着覺得就自己聰明,前輩們都是二傻子……

2、厚生年金

辦公室費和厚生年金是日本開公司最大的兩塊費用,咱們先把這倆聊了,再說其他。

日本年金相當於國內的社保+醫保+養老三合一。通常分兩種,一種是國民年金,一種是厚生年金。這塊兒涉及的東西很多,希望相當的專業知識,後期咱們再展開聊。今天先簡單說一嘴。

國民年金相當於低級保障,通常針對低收入人群,無固定工作的兼職者。由自己全額繳納。

厚生年金相當於高級保障,通常針對有正式工作的正社員,由公司和個人一人承擔一半。

這裡有相當多的注意事項,如果沒看懂,建議重複觀看,咱們一個個來聊。

1、日本繳納年金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持有經營管理簽,另一方無業持有家族滯在簽(類似於配偶簽證),那麼只需要繳納一份年金,全家人享受,包括低於20歲的孩子。但如果另一方也選擇上班,那麼就要從家族滯在簽證轉為工作簽證。那麼也需要繳納年金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日本家庭主婦普遍被大家視為一種職業,因為可以幫丈夫省年金,省稅,生孩子還發錢。一人繳納,全家人的醫保,養老全部搞定。

2、那能不能交低級一點的國民年金呢,答案是不可以。因為你是經營管理簽證。即使你沒有僱用任何正式員工,但至少自己也得算是公司員工。

日本法律明文規定,株式會社必須給每個正式員工繳納厚生年金,這也是現在越來越多起來,僱傭合同工,減少正式員工的原因。實在是養不起了。並且由於公司只有你一個人,既是老闆又是員工,那就沒有什麼一邊一半的說法了,就相當於你自己給你全額繳納厚生年金了。

3、繳納多少呢,既然公司是你一個人,那就完全取決你自己給自己開多少薪資了,薪資越高,繳納越高。繳納高的好處顯而易見,後續的養老有保障。並且等拿到入籍或永駐時,日本對於第一套產提供超低息貸款,利率在0.5%相當於不要錢,算是政府發的福利,這個貸款金額就是你年薪的十倍。比如你給自己開的年薪是1000萬円,那麼能獲得這個幾近無息的貸款就是1億日元。確實讓人心動。所以具體交多少,完全是取決是你在乎長期收益,還是短期收益。

這裡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一定要給個數值的話,那我只能給出一個下限,就是最低你應該給自己開多少薪資。我的建議是300萬円年薪,25萬円/月

為什麼會這個數字,我在下面將員工工資的時候會展開,那麼按照這個薪資水平需要繳納多少厚生年金呢,答案是每月75000左右,一年就是90萬円。這個費用每個月會從法人賬戶直接扣除,記得賬戶放夠錢就成。

3、員工工資

很多朋友在辦理經營管理簽證之前國內已經開過公司,但這裡還是給沒有公司經營經驗的朋友解釋下。

咱們的公司既然只有一個人,既是員工又是老闆,那麼給自己發工資的本質就是套公司利潤,將公戶的錢合規合法的拿到自己的私戶。

比如你公司今年賺了2000萬円的利潤,大概100萬人民幣,但這錢是公司,不是你個人。即使你個人是100%獨資股東,你也要有合法合理的理由才能拿出來。而開工資就是手段之一,甚至還可以買車,日常的某些購物消費,你都可以說是公司經營所需,這裡面涉及到的門道就很多了,不展開。但你要知道的是,在日本開公司,是普通人能做到合法合理避稅的最佳手段之一。

至於上文為什麼說建議大家給自己開工資的下限是300萬年薪,25萬月薪呢。因為日本目前最低時薪已經更新到1000日元/小時。按照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工作25天來計算,那麼日本的最低薪資都有20萬了。你總不能開的工資比最低工資還低吧。

那麼比最低薪資稍微高出20%-30%,一是說明你公司還活着,能開得起工資,二是說明你公司雖然活着,但就是湊合活着,所以就能合理少交稅了。這也是幫幾十位朋友辦理簽證後積累的經驗,這個金額已經接近入管局覺得是你個靠譜公司的下限了,再低容易影響簽證。

當然,前文也說到了,如果你需要厚生年金更多,以後養老更好,低息貸款更多也大可以給自己開高薪,納高稅。個人選擇,沒有對錯。

既然有薪資,自然就有稅收,富蘭克林說過:世上唯有稅收和死亡不可避免。300萬年薪的話會繳納一個源泉稅的東西,類似於國內的個人所得稅源泉稅每半年繳納一次,按照300萬年薪,一次大概繳納3.5萬左右。全新在7萬左右。這7萬就是你從公賬拿300萬到私賬的成本了。這個費用在發達國家屬於正常偏低水平,不算貴。但隨着你給自己開的工資越高,這個稅收是階梯式爆炸提升,年薪超過1000多萬円稅收能達到5成,這也是所有發達國家的通病,高福利來自高稅收。

4、稅費

說到稅收,任何一個國家稅法都是一個極其複雜且專業的行當,這些年大大小小接觸了十幾家事務所,幾十個稅理事也不敢自己完全弄懂其中的門道,所以這裡強烈建議諸位還是找個專門的稅理事來做賬,而不是自己DIY。除非你日語極其精通且國際稅法專業出身。

稅理事的工作包括但不限於決算書,整理髮票,財務報表審計,年末調整計劃,續簽方面財務材料,申請公司補貼,比如疫情期間一家公司最低也能收到200萬円左右的補助。

稅理事的收費是按照年度決算期來算,年度決算期是根據你公司成立的時間來算。舉例來說,你公司是9月成立的,那麼你的決算期就是每年9月1號到次年的8月30號。通常決算期內2個月要完成上述一系列操作。

請稅理事完成年度決算的費用,以東京為例,通常在30萬円-50萬円之間。如果有人報價超出這個區間太多,不論是過低還是過高,你都要警惕了。過低有可能是做根本不懂,會做假賬。過高可能是欺負不懂行的新老闆。

至於公司要繳納的稅,科目有超過20條,再次說明了稅法的複雜性。但對於一人經營小公司來說,基本只用關心兩個:法人稅和法人消費稅。具體計算公司過於複雜,就不一一羅列,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去稅務官網查看。這裡直接說結論。

一人公司在年度流水1000萬円左右的話,法人稅大約在10萬左右,消費法人稅在50萬左右。稅理事費用取中間值算40萬。合計大約100萬。

可以看出,大頭的稅費在消費法人稅上,但如果你的公司年度營業額低於1000萬円的話,是可以不繳納這部分費用的。於是就有人想出,連續幾年公司營業額都只有大幾百萬以此避稅。

但這種寬容是有次數的,如果連續兩年或者多次年度營業額低於1000萬円,那麼入管局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你的公司是否能有效運轉,能否是在真正創業,畢竟在一個年薪最低240萬円的國度,你開個公司一年流水也都不到1000萬円,這怎麼看都說不過去吧。一旦被入管局盯上,很有可能導致後續無法續簽。

所以這裡奉勸諸位已經拿到經營管理簽的朋友一句,在沒有入籍或者永駐之前,一切讓入管局懷疑的舉動盡量不要做,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這裡額外說一句,某些行業是可以退稅的,比如外貿行業。很多中日貿易的公司利潤做的非常薄,有的甚至只有3-5個點,大頭利潤反而來自於退稅。但你這是從稅務局裡拿錢,本質是餮饕嘴裡搶食。稅務局8成都會查你,所以務必讓你賬目清晰,稅務合理。

END

總結

最後,我們把上面所說的費用全部加上一起,就能得到一個,在東京開1人公司,租10㎡普通辦公室,給自己開300萬年薪,一個經營管理簽用戶幾乎最低要承擔的費用。其他情況因人而異也許比這個高,但很難比這個低,或者說再低也低不了多少了。以下費用如果區間,均取中間值。

辦公室90萬円

厚生年金90萬円

工資源泉稅7萬

法人稅10萬

消費法人稅50萬

稅理事40萬

合計287萬円,按照目前匯率換算,大約是14.3萬人民幣。

這就是在日本擁有經理管理簽最低程度需要的花費。再加上個人日常消費,就組成了在日本創業生活的年度消費賬單。日本是五年拿護照,十年換永居。以拿護照為例,來日本5年公司經營支出就需要70萬,加上公司初創的的幾十萬。這就接近小100萬人民幣。

很多朋友經常和我說,工簽不能帶家人,留學過了年級,想做日本經營管理簽證,帶一家人來日本生活,我至少需要準備多少錢呢。

我這裡給個個人標準的建議,建議手裡流動資金在300萬以上,固定資產在1000萬以上再考慮。並不是打擊一些朋友的積極性,而是實際情況如此。

如果資金不夠,很容易造成進退兩難,畏手畏腳,在日本如果發展不好,回國又面臨著巨大的沉沒成本。這時候懊悔,更加得不償失。

最後還是那句祝福,國內有國內的高速發展,日本有日本的歲月靜好,沒有高下,只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