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全買入銀行股,分紅繼續投入,獲利能超過同期的銀行定存嗎?

根據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末,我國共有460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中上市銀行54家,具體包括15家A+H股上市銀行、23家純A股上市銀行、16家純H股上市銀行。銀行股就目前整個股票市場的表現來看,應該是最為穩妥的一個行業股,但這個穩定指的是穩定於低值,市場大漲,銀行股微漲;市場大跌,銀行股微跌。甚至可以直接說銀行股的股價長期表現較為低迷。很多人都難以理解,作為股市上盈利最高的行業股,如果單以業績論的話,銀行股早應該已經剛飛上天了,但是市場並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銀行股股價低迷的原因?

銀行股的業績其實並不遜色白酒股,但是相比於白酒股,銀行股的股價確實不值得一提,而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一是買入銀行股的股民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是長期投資者,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銀行股一直以來有優厚分紅的特點,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額外的現金收益。一些穩健型的投資者更願意把銀行股當做打新的倉底長期持有,他們並不太在意銀行股的短期漲跌;二是銀行股板塊體量大,所以一般的遊資和機構都不會炒這類股票,因為拉不動,拉不動的話,短線利潤就不會高,沒有這些做盤的遊資和機構,銀行股的股價就相對穩定了。上述兩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現在的銀行股股價很難暴漲上來。

緊靠分紅跑得贏定期存款嗎?

既然銀行股的股價難以上漲,那麼投資銀行股在短時間內就很難享受到股價上升帶動的收益,那麼這期間依靠分紅是否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呢?如果可以,是否選擇把錢直接購買銀行股票,而不選擇定期存款了?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銀行基本都是逐年分紅的,三家未逐年分紅的也是有特殊原因所致,其中南京銀行2014年未進行現金分紅,原因是為不影響定向增發的進度。中信銀行2010年、2014年兩年未進行現金分紅,原因分別是不影響定向增發和配股發行的進度;平安銀行2009-2011年未進行分紅是因為這期間在“蛇吞象”併購深圳發展銀行。因此不考慮特殊因素可以說是每家銀行逐年都有分紅,下面我們以招行為例,投資10萬元本金,自2010年以來,其分紅再投資,最終的派紅收益為:79813元。

如果是10萬元,2010年存入,到今年為11年,我們按照4%的理財利率計算,11年後共計收穫利息為:10萬元*(1+4%)^11-10萬元=53945元,可以看到銀行股的分紅金額已經遠遠超過直接存放銀行的獲得利息收益了。

如果從股價上來看,雖然漲幅不算大,但是也算有所增長,2010年投資的10萬元,11年後變為持有11100股的股票以及5162元的現金餘額,按照目前的股價56.4元,11100股總價值為:11100*56.4=626040元,加上持有5162元現金,總計631202元,比存銀行的153945元高了4.1倍(或許有人認為股價漲的誇張,但其實你去看看茅台、看看寧德時代等等,你會發現銀行股的股價漲幅真的是感人,2010年茅台的股價差不多40元/股,現在2100元/股;寧德時代2018年上市,當時發行價25.14元/股,現在寧德時代476元/股,相比較而言,銀行的股價實屬低迷之極)。

總結

如果追求長期投資,不追求短期獲利,銀行股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銀行股不僅安全(基本不存在ST,甚至退市的可能),而且高額的逐年分紅可以比得上銀行的定期收益,再者長時間而言,銀行股的股價終究會上漲,雖然不比其他企業,但是勝在穩定,此外一旦在持有期間參與打新中獎,那麼獲利更多,所以長線投資,可以考慮銀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