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研報:國產芯逆勢漲停潮,驅動A股的10大技術進步趨勢

寫在前面:

A股三大股指全天單邊殺跌,多頭毫無抵抗,創業板指尾盤一度大跌近4%,兩市逾30隻個股跌停,燃料電池、工業大麻、知識產權、次新股成殺跌主力軍,農業股延續強勢,芯片概念逆市漲停潮,市場情緒再陷冰點,市場防禦心態較重,耐心等待指數止跌企穩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2.48%,報收2882點;深證成指跌3.15%,報收9000點;創業板指跌3.58%,報收1478點。滬股通凈流出32億,深股通凈流出19.5億。

昨天市場熱點是:稀土、農業-農藥和大飛機,邏輯還是MYMC大環境下,從反制對手出發的邏輯,今天有持續性的只有農業。

昨天的大洋彼岸對華為的禁令引發全民擔憂,不過凌晨海思的一封內部信,讓我們見識到了華為的格局。今天盤中國產芯片也成了為數不多的亮點所在。

一.策略研報

策略報告的核心是抓住策略周期內的主要矛盾。

短期來看,5月份市場仍將處於調整、震蕩的格局。外部因素存在較大變數,投資者避險情緒加重。

中期角度,超預期規模減稅降費使得盈利底部提前到來。2018年四季度可能是盈利周期底部。但考慮到政策出台到財報數據顯示存在時滯,底部可能繼續停留一段時間。

長期來看,A股歷史上第一次“長牛”可能正在慢慢孕育。資本市場定調“牽一髮而動全身”,注重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傾斜;中長線資金正在進入市場。

驅動A股的十大技術進步趨勢-招商證券

伴隨着5G投資開啟,通訊的迅速發展有望推動新一輪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人工智能應用(政務、家居、駕駛、fintech)、新能源技術、智能裝備等將引領新一輪的智能革命,由此本文總結了十大技術進步趨勢。以上技術進步則是科技公司牛市的基礎。

1.2019年為5G預商用元年。

點評:未來一段時間,科技進步的基礎所在。

2.“北斗三號”基本完成,下游迎發展良機。

點評:軍民技術融合的典範。

3.智能手機下一輪換機潮將依賴於5G新技術的引進

點評:消費電子行業的新動能,有望帶動手機銷量回升。

4.大基金和科創板助力半導體國產化。

點評:半導體是需要逆向投資+重資產投入,沒有大基建的助力,半導體國產化很難快速發展。

5.新能源汽車正處於新舊動能切換時期。新能源汽車正在經歷補貼逐步退坡,未來的增長將更加依賴於消費者需求釋放。

6.光伏產業降本提效。光伏行業在經歷打壓之後的主基調是產業升級、降低成本;國內需求提升空間大,海外需求增長動力強勁。

7.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發展成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大重要方向;其中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是兩大重要領域。

8.雲計算行業發展所需政策環境、硬件環境和市場環境基本成熟,市場頭部效應將會更加明顯,私有雲將逐漸向公有雲過渡。

9.人工智能正在滲透至各個領域,人工智能安防、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生、可穿戴設備、智能客服等。隨着技術不斷完善,未來將釋放巨大市場空間;金融科技正逐漸滲透改變傳統金融服務模式。

10.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智能駕駛測試標準已出,多車廠已研發出L3或L4級智能駕駛車倆,並制定量產計劃;同時政策利好頻出,真實場景實驗加速。

乾貨研報註:科技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具體到科技個股的投資上常見的有2大難點:成長的不確定性,估值一般偏高。第一個問題可以通過多讀研報解決;第二個就是需要把握最近大跌帶來的投資性機會。明天會針對該研報的重要內容,單獨整理成文,歡迎關注。

中美MYMC演繹和相關行業影響分析-長城證券

中美MYMC對相關行業的影響:我們從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包括MYMC美加征關稅領域中美雙方貿易佔比較高的行業A股美國營收佔比較大行業去年以來MYMC演繹中的行業表現。總體得出:

短期來看MYMC升級相對利好進口替代方向(農產品、大飛機等),此外貴金屬、軍工等行業也受益;

MYMC利空美國特意針對加收關稅的中國製造2-0-2-5相關行業(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術、機械)、中國對美出口的主要行業(機電、雜項製品、紡織品、金屬製品)、美國收入佔中國上市公司收入比較高的行業(科技硬件、可選消費、醫療用品)。

中長期來看MYMC將倒逼中國加快內生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自主創新相關行業將具有長期投資機會。

中信一級行業來看:(1)受MYMC影響偏正面的行業主要有國防軍工、有色金屬(貴金屬)、農林牧漁、銀行、公用事業、餐飲旅遊(免稅業)。其中,農林牧漁、餐飲旅遊(免稅業)將受益於進口替代和通脹上行邏輯;國防軍工將受益MYMC演繹下的國際關係緊張邏輯;貴金屬、銀行、公用事業等行業將受益於避險和防禦邏輯。

(2)受MYMC影響短空長多的行業主要是科技創新相關行業。短期將受到美國壓制,但中長期來看將受益於自創創新邏輯。持續關注計算機、電子、通信(5G)、醫藥(創新葯)等行業,自下而上精選優質個股。

(3)受MYMC影響相對偏負面的行業有機械(部分行業出口影響偏負面)、輕工製造(部分公司對美出口較大,關注海外產能布局)、交通運輸(短期貿易量縮減利空航運)等。

乾貨研報註:由於篇幅問題和敏感性問題,本文沒有摘錄更多內容,這篇研報是我個人看過對MYMC過程介紹、行業影響比較好的一份專業研報,推薦在每日乾貨研報看詳細版或者PDF原文。

二.行業研報

買股票就是買行業,選對行業很重要。行業研報目標是幫大家了解挖掘當下的高景氣行業。

國產芯片-國泰君安

行業景氣回升,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MYMC背景下,需要加速實現半導體自主可控。 中國大陸 2018 年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達到 2500 億美金,但其中只有 12%是由中國廠商供應。同時根據海關總署數據, 2018 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是 3104 億美元,占當年中國進口金額的 14.5%, 已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集成電路和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抓緊研究完善下一步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支持政策。因此MYMC背景下實現自主可控,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是必然選擇。

反映動態趨勢的非產成品在庫存中佔比指標已經企穩回升,表徵全球去庫存周期已經落幕。綜合博通、台積電、中芯國際、意法半導體等龍頭最新季報法說會都指明 1Q19 是全年景氣低點,下半年景氣恢復。無論數據端還是實業都得出一致結論, 因此我們認為本輪去庫存周期落幕,行業企穩回升在即。

市場和產能供給皆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轉移大勢所趨:(1)大陸集成電路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建廠高峰。未來幾年大陸晶圓資本支出千億量級,同時內資佔比顯著提升,尤其是以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存儲器為代表的晶圓廠陸續投產,將顯著拉動國產設備廠商技術、業績突破。(2) 5G+AI 時代,大陸話語權提升。在 5G 領域華為已推出基於非獨立組網(NSA)的全套 5G 商用網絡解決方案, 5G 基站核心芯片天罡+終端麒麟 1020基帶芯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AI領域海思 7nm昇騰 910 雲端運算能力顯著超出英偉達 V100,預計 5G+AI 時代大陸芯片企業話語權將顯著提升。

投資建議: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回升,芯片自主可控大勢所趨,我們持續看好板塊後續機會。具體到選股思路我們認為存在晶圓產線拉動、高科技重大技術突破、 自主可控三條主線。推薦韋爾股份、 聞泰科技、中芯國際、 北方華創、 盛美半導體、 匯頂科技、 納思達、國科微等,另紫光國微等龍頭公司有望受益。

通信行業國產替代-國盛證券

mymc造契機,國產替代正當時

通信行業首當其衝, 直面“系統強、器件弱”短板。去年以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通信行業既是高端製造的代表又是信息安全的基石,從而成為mymc的“前沿陣地”。在 5G 即將來臨的大背景下,國內硬科技在底層建設的部分缺失被警醒。

變“危”為“機”,MYMC給國產替代登台良機。 2018 年經歷了中興通訊的芯片禁運,國人對於硬科技的缺失更加重視。國家也在政策上不斷扶持以硬科技為導向的科創企業發展。華為、中興等設備商對於上游供應商的選擇也勢必開始更多傾向於國內的廠商, 之前在 PA、 FPGA、環形器等器件上國產滲透率遠低於 50%, 國產上游廠商反而藉此迎來一輪發展良機,有望將此前無單無產的“惡性循環”轉變為以銷促產的“良性循環”。從 1G到 5G,見證了國內通信業的逆襲,高研發支出為國產替代鋪路。

重點關注“環形器、PA、濾波器、FPGA、高頻高速材料、連接器、工業交換機”等行業的國產替代進程。 “器件弱”的主要根源在於半導體,補足短板非一朝一夕。行業中分別有一些公司正逐步成長為國內優質的上游供應商,在技術、工藝、專利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突破,甚至已經通過下游的認證並穩定供貨。我們認為在華為、中興等巨頭企業的扶持下,這些行業有望誕生新的龍頭企業。

投資建議:推薦關注國產替代組合,環形器:天和防務(300397); PA:海特高新(002023); 濾波器:東山精密(002384); FPGA:紫光國微(002049);高頻高速材料:華正新材(603186);連接器:永貴電器(300351);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東土科技(300353)。

華為產業鏈-華泰證券

為5G而生,華為周期有望開啟

歷史借鑒:3/4G時代蘋果公司和蘋果產業鏈崛起。自2007年蘋果發布第一台顛覆性的智能手機以來,蘋果憑藉其優異的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發展成為全球的消費電子龍頭。對於華為產業鏈來說,雖然也存在壓縮供應商利潤的問題,但這不是主要矛盾,規模效應才是關鍵。

以5G為核心全方位戰略布局,華為未來的增長潛力或進一步釋放。隨着5G商用的臨近,華為加快了增長的步伐,根據最新財報披露,2019年一季度,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7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9%,相對2018年的19.5%增速進一步加快。而目前華為正圍繞5G的前瞻性的布局新場景切入口:智能家居、智能電視、摺疊屏手機、VR設備等,我們認為,未來在5G時代,華為增長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投資建議:為5G而生,華為周期有望開啟。華為憑藉在通信領域的技術優勢,在物聯網時代的重要涉及領域廣泛布局,我們認為5G時代是屬於華為的重要發展機遇,而華為產業鏈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在標的選擇上,從受益確定性角度考慮,建議長期關注行業格局穩定的核心金牌供應商,如:生益科技(PCB)、立訊精密(連接器)、滬電股份(PCB)、京東方A(面板)等;從股價彈性考慮,建議關注新進入供應鏈的公司,如:韋爾股份(手機攝像頭芯片)、碩貝德(手機天線)等。

乾貨研報註:華為下半年有望陸續發布系列新品,有望短期對主題估值形成提振,因此,我們認為當前時點是比較好的布局窗口期。

安可全圖譜-國盛證券

安可產業鏈可分為四部分:

1)IT基礎設施:主要指CPU芯片、服務器、存儲、交換機、路由器,這些是信息安全的基礎,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

2)基礎軟件:主要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隨着基礎軟件技術逐漸成熟,國內廠商積極搶佔國外巨頭市場份額;

3)應用軟件:主要指為不同行業領域用戶需求而提供的軟件,比如ERP領域、電力行業、金融行業、政務應用、辦公軟件,目前國產化替代逐漸從基礎軟件向高端軟件滲透;

4)信息安全:主要指邊界安全產品、終端安全產品、安全管理產品,目前國產信息安全產品可基本替代國外同類產品。

2019年將是安可落地元年,產業前景廣闊,推薦投資主線:中國軟件、中科曙光、中國長城、北信源、華東電腦太極股份、中孚信息、用友網絡、啟明星辰、衛士通、南洋股份等。

數字鄉村-民生證券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發布,農業大數據有望成為發展重點

《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 發布,戰略目標明確,從四個角度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此次《 綱要》 對數字鄉村發展提出了十項重點任務,其中發展農村數字經濟,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的農業生產,成為重要的任務之一。《 綱要》 中提出,發展農業數字經濟主要從四個方面着手布局,包括夯實數字農業基礎、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創新農村流通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鄉村新業態等, 突出強調了“加快推廣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

政策再次催化,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成為建設重點。年內農業信息化已經迎來多個政策利好。此次《綱要》 中再次提出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和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推動農業農村基礎數據整合共享。針對重要農產品的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有望成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

從兩條主線看農業信息化投資機會:一條主線是政策所帶來的信息化需求,包括土地確權、兩區劃定、國土三調等,另一條主線是圍繞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的建設。在土地確權等業務所帶來的紅利逐步釋放的情況下,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將成為下一個階段的發展重點,圍繞農業產品搭建的大數據平台已經在部分地區成功試點,未來將進一步推廣,提前布局相關領域的公司有望重點受益。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神州信息,新大陸

上述在每日乾貨研報研報庫中可在線查看或下載,本文不在詳細介紹了。

三.個股研報

今天是周五,老規矩,就不更新個股熱門研報。

明天周六晚上會更新過去一周,證券分析師最看好的10支個股(按照目標價漲幅排序)。

上文所有研報,均可以在“每日乾貨研報”小程序的研報庫中查看。更多研報可在研報庫中搜索查詢。重點是:全部免費查看,並支持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