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野里那些精緻的民宿已成深度探索和體驗當地風物的代名詞。很多頂級民宿極具設計匠心,主人更是富含故事與個性,他們就像隱藏在山林間的璞玉,值得挖掘傳播。
於是雲遊色專設“有風景的民宿”系列探訪活動,深入山林探索故事,將精選民宿推薦給大家。
在浙江,民宿傳遞了設計者們的人生觀,更像是一座座藝術品。
這些民宿多藏於山溪險谷,或林海峭壁。
我們駕駛雷克薩斯RX450h,以“探非凡”的精神跨越崎嶇道路尋訪這些隱秘山林的精品,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擁有超然態度和執着信念的民宿主人、設計師,感受到浙江民宿的獨到態度。
第四期
綠皮 遙遠的山
把重複做到極致
到達遙遠的山,管家已在門外等候我們,簡單問候後幫我們提起行李,引我們入屋,對於一個旅途勞累、不常走山路的人而言,這樣的問候真是恰當好處。
跟着管家穿過由出身園林景觀設計的主人王喆仡精心打造的花園,2畝半的園子,在秋末,冬青果子映襯在紅楓間,竟有曲徑通幽,層林盡染的錯覺,走過茅草門的入口,穿過木橋,看到遙遠的山主樓,兩棟低調的黃泥牆夯築的土樓,掩映在山的中間,和青翠的竹林相映成趣,互不干擾。
不僅是園林,整個遙遠的山,處處都是王喆仡的心血。他花了大量時間研究莫干山當地的風貌風物,最後決定用江南最傳統的土牆來做外牆。房子的結構是現代的,加入了石塊、竹子這些材料來表達莫干山的在地文化。
遙遠的山土牆細膩、不掉灰,不是傳統工藝所能實現的的,為了達到這個效果,王喆仡自己琢磨,整整兩個月,每天拿着烘培稱,一克一克改進配比,稻草多少、泥巴多少,顏色如何,反覆調整近30多個方案後,居然成功了。
除了在硬裝上的專註,這個平常不愛逛街買衣服的男人,為了自己的作品的完整性,在軟裝上也很“霸道”。
大到壁爐,小到茶葉罐、抱枕都必須他親手挑選經手的,王喆仡完全可以交由自己的設計公司來執行解決這些問題,但對遙遠的山,他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
和王喆仡,連民宿中的抱枕都精挑細選一樣,雷克薩斯的裝飾件上也使用了皮革、軟性材質、金屬質感的材質,加上shimamoku烏木,搭配着雷克薩斯一如既往的精湛工藝,讓這款頂配車型有了濃郁奢華氛圍。
對於男主人王喆仡在設計上的較真,女主人姜姐在民宿運營上也絲毫不含糊。
姜姐在新員工培訓上,除了價值觀,最強調的是服務。她告訴員工:“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就想一下,這是我的朋友,到我家來了,我會怎麼對待他”。
服務之外,姜姐抓得最多就是衛生,一點不疏忽,姜姐僅查房衛生就制定了40條標準。
淡季,員工們如果不找事做,就會無聊。這時姜姐就會引導員工讀《工匠精神》,開始時員工們也不願意讀,後來姜姐陪讀,久了後,員工會說,這樣讀也是好的。《工匠精神》推廣了一種對重複不斷的工作,要把這事做得越來越好,直到極致的精神。
遙遠的山的插花都是酒店70多歲阿姨的作品,開始時她會插得比較滿,但被大家引導和鼓勵後,越有動力,慢慢琢磨,甚至會主動找比如《中國園林》這類書讀,如今的插花水準已很有意境。
在民宿的過道上,掛滿了各種山的照片,他們希望把這種自由放鬆的體驗,或者說一種獨處的感覺,通過提供的優質的服務和品質傳遞給客人。
行攝貼士
莫干山上有條勞嶺隧道,導航一般都會繞開隧道,但其實穿隧道走非常方便,遙遠的山就在隧道口外邊100多米遠。因為隧道只有一條車道,過隧道要注意看紅綠。燈門前的步道適合隨時出門散步。
民宿電話:13819258069
綠皮 茂山·青田野
找回童年的自得其樂
在千島湖東北的一處水源地,我們遇見了這家剛開業不久的民宿,還未過度商業化的雪坑村顯得很清靜,比起莫干山,這裡更能自得其樂。茂山青田野是這條山谷里唯一一家用心設計的民宿。
早晨推開窗,看見對面的山坡上阿姨正在採金黃的野菊花。主人說,民宿最重要要的還是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在這裡四季都有不同的體驗。
在茂山青田野,他們希望客人能夠自己去發掘山裡生活的樂趣,沒有什麼特意準備什麼娛樂設施。
主人傅行程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留學讀書去了很多地方,尤其喜歡騎摩托車旅行,在新藏公路海拔5000多米陷車,在尼亞加拉大瀑布下凍成冰雕。曾經很多次住進某個當地人的家裡,讓他有了開一家民宿的想法。在回國之前,他也在泰國開過民宿,但那只是在城裡租下一棟民居準備了幾間客房給遊客。而茂山青田野是他第一次用心去設計經營。
他很希望客人在這裡能自得其樂的生活,他覺得人長大之後都失去了自得其樂的能力,總要藉助什麼具體的活動來活動快樂。有人問這裡有什麼活動,但其實很多有趣的事情都要自己去發掘。
夏天的時候門前的小溪里就會有很多螢火蟲,一位法國設計師和他女朋友一起過來體驗,晚上他們就坐在小溪邊看螢火蟲一直到後半夜,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卻能讓客人得到非常大的喜悅。
我就在花園的籬笆邊找到了很多小時候常吃的野果,主人說他都不知道這個可以吃,於是我極力推薦他嘗了幾顆。其實我也沒想到在浙江的山裡能見到東北的野果子,這就是我在這裡獲得的樂趣。
茂山青田野這個名字好像有點日式,但其實它是這塊地以前主人的名“茂山”和這個村“青田村”的一個組合,就像他們每間客房的名字“漠川、淡竹、荷山”都是附近村子的名字。
這些年山裡的原住民越來越少,很多曾經幾百人的村子就只剩下十幾個人,他們被迫合併成一個村子,原來的名字就再也不用了。為了讓這些好聽的名字和過去的點滴不被遺忘,行程想到這個用村名命名的方法,就像好多兒時的記憶要用一些事物來喚起。
設計民宿時他們沒有請專業的設計團隊,還是希望建築里多一些自己的東西。他們把浙江的民居進行了改良,因為當地的建築還是偏徽派一點,白牆黑瓦,他們在傳統設計的基礎上把門窗都擴大,增加了採光。
室內的白牆做了特殊的處理,雖然它還是白色的但增加了沙粒,讓牆面有了層次和質感。很多間屋子還保留着原來的木質房梁,當然這也給防水帶來過麻煩。除了保留這些木結構,他還堅持用傳統的方式製作壁爐。很多民宿里都有壁爐,但是大部分都是新式的電爐子,缺少質感。青田野卻堅持用真正的柴火取暖,其實做到這個並不難,柴火的煙也不會倒灌近屋子。
因為這樣真實簡單的體驗,才覺得偶爾在山裡住一住整個人都能放鬆下來。
行攝貼士
進雪坑村的道路一邊是河水一邊是峭壁,要注意落石,道路本身也比較窄開車需要謹慎。民宿在一塊開闊的平地上,停車場面積也很大,入住時要先放下行李再把車開到上面的停車場。
喜歡攝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夏天河谷里的螢火蟲和星空。
民宿電話:18158711662
綠皮 慈舍
享受1200年古城裡的慢時光
慈舍所在的慈城有江南古鎮少有的安靜,因為離寧波市區較遠,遊人也很少。這裡看不到烏鎮那種人頭攢動,很安靜很適合發獃。
從唐開元二十六年建立的慈城,至今已經有1200多年,縣城建立時就經過了精心的設計。整個縣城俯瞰像烏龜的背,看來千年前的設計師就已經把長久發展的寓意埋進土壤里。
慈舍是一座三進的老宅,座落在慈城東北角,北面就是慈湖。這裡曾是民國服裝大亨任世剛的故居。內部木石結構都保留的很好,白牆黑瓦。慈舍的主人李照輝,重新把這改造修整,讓慈舍成為一個適合慢生活的場所。
西廂房現在被划到隔壁,東廂房和門前的空地成了現在的大堂、水池。院子本來沒有水池,而且古城的許多河道已經被後來的道路填上。設計者結合古代居住的習慣和風水,重新挖出一塊池子,打破了庭院的沉悶。
他們又在原來的走廊位置建起茶室,還特意從福建一個古村搬來一整棟木結構的亭子,找師傅按照原樣拼起來。要知道把一個全部榫卯拼接的亭子拆掉再拼起來可不是樂高積木,況且還要從近千公里的福建運過來,他們也是專門尋找到掌握榫卯技藝的匠人才敢這麼做的。慈舍這麼做就是希望現代的人能多關注傳統的東西,傳統不止屬於過去,它還有它的傳承。
牆上裝飾了許多瓷盤、沉木、太湖石,尤其一面牆上的蓬萊仙境圖構思格外用心。這裡處處都展示着唐代的古韻。
依照李照輝對慢生活方式的理解,慈舍用“禪 茶 宿 物 聚”5個字體現自己的經營理念。
慈舍經常舉辦雅集、課堂活動。它的九間客房秉承“慈悲喜舍”的理念,古樸、極簡。老木傢具、草木灰牆、棉麻竹席的點綴,留白之處無聲勝有聲。清韻空靈的花枝、若有似無的香、甘甜覆舌的茶,宋時的極簡,明時的家居,戶庭清遠,虛室餘閒。
老宅主堂“三間堂”,三開間結構,保留有民國時期漆匾。中間為木地板,東西為榻榻米。一則暗合“左右分,太極開”的古理,二則追尋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與尺度中保留的儀式感。
慈舍九間房。其名為二諦、三量、四塵、五境、六相、七空、八識、九有、十明。
沒有喧囂的干擾,沒有繁複的裝飾,有的是一張舒適的床,躺在上面身心回到最舒服的狀態,沉沉睡去。夢中,看到萬物之初,一片寂靜、美好。
行攝貼士
慈城交通,古城不限制車輛通行,但是古城裡道路複雜,車道狹窄,建議把車停到城外。
路線:從上海、杭州方向來的客人,可從慈城收費站下高速,導航“慈舍”即可;從台州方向來的客人,可從寧波北收費站下高速,導航“慈舍”即可。慈舍有很多活動,射箭、茶道、花藝等。
古城有許多可以拍攝的建築,適合安靜的拍攝人文、風景。城裡有駐軍,所以不要在附近航拍。
民宿電話:0574-87432525
製作團隊
總策劃:雲遊色攝影旅行網編輯部
特邀作者:賀蘭
特約攝影師:張超
特約攝像師:趙子龍
全程車輛合作
LEXUS雷克薩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