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的沙漠鋪上太陽能板,就能解決全國人民用電,為何不鋪?

眾所周知,地球上70%是海洋,30%是陸地。而全世界沙漠面積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21%(約3140萬平方千米)。

在我國,沙漠面積達到了13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5%,如何利用好這些面積已成為一大難題。

目前就有一種說法,將我國1%的沙漠鋪上太陽能板,就能解決全國人民的用電需求,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如果可以為什麼不利用呢?

能源危機

當前能源危機來勢洶洶,全球範圍內都在積極找尋解決辦法。民眾能感受到最明顯的變化,應該就是拉閘限電。

能源危機出現後,我國首先對部分地區工業用電進行了限制,甚至前段時間對東北地區進行民用限電,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為了應對能源危機,世界能源體系也正面臨著實現向低碳、高效、環保的能源供應體系的迅速轉變。我國採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的發展。清潔能源的種類有很多,例如水電、風電、潮汐、地熱、太陽能等都是清潔能源。

沙漠里除了沙子就是沙子,太陽能作為為數不多的能在沙漠里如魚得水的項目,近些年也受到了不少的關注。那麼拿出中國沙漠面積的1%,安裝太陽能就可以保障中國十幾億人的用電,這究竟能不能做到呢?

電量預算

我國沙漠面積為130萬平方公里,130萬的1%就是1.3萬平方公里,拿目前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來看,一平方米的發電效率是150瓦,一平方公里就是15萬瓦,而1.3萬平方公里那可就是19.5億千瓦,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能很多人對19.5億千瓦這個數字並沒有什麼概念。

就拿2020年來說,我國的全口徑發電機總容量是22億千瓦,並且22億包括民用電和工用電,全國僅民用電完全沒有達到全額的22億千瓦,僅憑數據來說,在沙漠地區利用太陽能發電這個項目十分誘人。那麼太陽能發電為什麼沒能在沙漠廣泛運用呢?

首先是成本

太陽能板的成本造價其實並不高,但是要把這些設備成規模的安裝到沙漠之中,可不是一筆小的開銷,沙漠中條件惡劣施工難度大,同時太陽能板需要形成規模才有好的效果,就算在沙漠1%的構建,現在想要達到也是難上加難。

並且太陽能板作為單個設備,維護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何況是在沙漠這種沒有基礎設施建設的地方,運輸也成為了難題,這個項目需要的資金、人力頗為龐大,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發電量不夠穩定

除高昂的資金支撐外,太陽能還有重要的技術缺陷,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發電不穩定,白天發電量多夜晚發電量少,晴天發電量多陰天發電量少。如果完全依賴太陽能發電,那麼我們的用電量就真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了,並且太陽能發電的淡旺季剛好和用電季相反。

沙塵和大風也是不利的因素,因此建設地點還要選擇沙塵暴、浮塵、大風發生頻率低、風速小的地區,要避開風口、風區。

水資源問題

2009年歐洲啟動了Deserte計劃,主要是利用非洲和中東部分地區的太陽能資源進行發電,以滿足歐洲的用電需求。可經過五年的努力後,這個構想終究胎死腹中。太陽能發電和一些常規的火力發電一樣,在蒸汽通過汽輪機後需要大量的冷卻水使蒸汽凝結。以莫哈維沙漠的太陽熱能發電廠為例,每生產1兆瓦時的電能就需要消耗3000公升水,可沙漠中的水可就不好找了。

在國內,太陽能熱氣流技術不斷成熟,這與傳統的發電相比有很多優點,太陽能熱氣流發電不需要燃料和寶貴的冷卻水源,無論是直射輻射還是散射輻射都能充分吸收,地表蓄熱介質可就地取材,運行維護費用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新疆戈壁沙漠地區風沙頻率較高,需要進行防風設計,同時還要考慮風沙對渦輪發電機和集熱棚的影響以及集熱棚如何清洗的問題。

生物多樣性或受到威脅

美國內政部一項評估結果顯示,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在建太陽能項目威脅超過 3000 只瀕危沙漠龜的生存環境,至少 700 只幼龜可能死亡。聯邦政府下令,要求亮源能源公司停止 2/3 的項目施工。

能源公司發言人凱利·瓦克斯發表聲明說,土地管理局評估結果“與在項目地址所發現沙漠龜的實際數量不符”,“沙漠龜集結地處於項目外或在我們設計項目時避開的區域”。能源公司先前估計,大約 38 只沙漠龜生存可能受影響。

這家公司新的評估結果顯示,至多 162 只成年龜將被捕獲並遷移。美聯社報道稱,太陽能項目旨在尋求清潔能源,以保護環境,卻可能會以“犧牲”沙漠龜等野生動物為代價。這不僅令能源公司,而且令環境保護人士陷入兩難。

如果未來想大搞太陽能電力,可能就需要做好均衡發電工作,確保電網安全運行是放在首位的。目前,我國太陽能板的安裝率逐年提升,可以看得出,太陽能板的利用在我國發展非常快。太陽能發電在未來還要配合更加成熟的儲能技術,讓太陽能發電不穩定的波動影響儘可能減少,同時也要加強沙漠周邊地區的基礎建設,不然根本無法保障沙漠地區的太陽能發電廠平穩運行。

太陽能的發展肯定是未來清潔能源的主要生力軍之一,目前國內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太陽能自然也不會落下。

但其發展進度比起水電和風電來說肯定會有延後,其原因也並不難理解,就是太陽能發電穩定性不足,不能作為首要的清潔能源發展,哪怕太陽能發電效率很高。

雖說水電和風電的發電效率可能不及太陽能,但是它們勝在成本低,容易發展且穩定,未來中國將完成新舊能源體系的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清潔能源自然先選擇穩定的領域,等待水電和風電發展成熟了,便可以將重心轉移到太陽能,多方配合從而保障國民的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