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鳥太累了!所以它要喜歡十個

美好的春天裡,給大家介紹一種華麗的鳥兒,是有多華麗呢?它名字就叫華麗細尾鷯鶯。

是不是不知道“鷯”字怎麼念?是不是連它前後幾個字都有點不認識了?這就告訴你,鷯念liáo。

華麗細尾鷯鶯(壯麗細尾鷯鶯

作為中國人民,我們可能對華麗細尾鷯鶯並不熟悉,但在澳大利亞,它算得上是家喻戶曉、最受歡迎的小鳥之一。

華麗細尾鷯鶯身形嬌小,只有不到12厘米大,從某些角度看上去像個小圓球。但這鳥雖不大,槽點卻挺多。

雌性一年不換衣服

華麗細尾鷯鶯最顯眼的特徵之一,就是雄鳥身上有時會有鮮艷耀眼的藍色羽毛。這些藍色羽毛是年輕的雄性小鳥在春夏繁殖季才會換上的求偶服裝。等繁殖期過去,藍色羽毛就會逐漸褪去。

雌性細尾鷯鶯就不會換“衣裳”了,一年四季都長着一身較為暗淡的棕色羽毛。

一眼就認得出雌雄

圖片來自:wiki

有鳥類學家認為,這是大自然中演化出來的“紳士行為”,羽毛顏色越亮麗,越容易吸引天敵,這意味着繁殖季節的雄性細尾鷯鶯,會增加自身的危險,以保護雌性和雛鳥。

正在換毛的年輕雄性細尾鷯鶯(左)

有研究發現,當身邊出現雄鳥時,雌鳥會安心地花費更多時間去覓食,而不是警戒與躲藏。

如果雄性細尾鷯鶯能夠在殘酷的野外中存活五年以上,那它們就能永遠保留藍色羽毛不再褪去,算是送給強大倖存者的驕傲證明吧!

送花好浪漫,但海王實錘

雄性細尾鷯鶯還有一個特別浪漫的行為,就是給雌性送花。

沒錯,小鳥居然比我們許多男性同胞還要積極主動(bushi),會大方地給心儀的異性送花!

通常情況下,雄鳥會精心選取一片黃色的小花瓣,銜在嘴巴尖上,有時還會搭配上海馬般上下起伏翻騰的飛翔舞蹈,鄭重地把花獻給雌鳥。

優秀啊。

獻花準備中

圖片來自:twitter.com

它之所以選黃色的小花瓣,是因為黃色與藍色是自然界中的互補色,因此黃花會襯托得雄鳥身上的藍色羽毛更加藍。

說通俗點,能顯得自己更帥。

雖然求愛儀式搞得極其用心,但雄鳥走的並不是忠貞不渝路線——它不只對一隻雌鳥用心,而是會給很多雌性送花瓣。觀察發現,雄鳥甚至會經常偷溜到隔壁鄰居的領地去給雌鳥送花。海王實錘!

除了送花外,雄鳥有時還會給雌鳥送點食物來表達愛慕之心

除了花和吃的,雄性細尾鷯鶯也會用自己的歌聲來打動異性。但特別的是,雄性細尾鷯鶯會故意挑選一些危險的時刻,來大展歌喉唱情歌。

每當天空中有猛禽掠過,其他小鳥都屏氣噤聲,身披藍色繁殖羽的雄性細尾鷯鶯卻往往會勇敢地唱歌。儘管危險,但容易引起雌性的注意。

也許是因為太愛冒險吧,細尾鷯鶯在野外的壽命並不長(NO zuo NO die,能長才怪)......

圖片來自:Wiki

花心都怪自然環境

華麗細尾鷯鶯之所以如此“浪漫多情”,是因為它們特殊的“婚姻模式”。

表面上,細尾鷯鶯們與90%的絕大多數鳥類一樣,是一夫一妻單配偶制(socially monogamous)的小鳥。但實際上,它們不會放過任何與異性交配的機會(sexually promiscuous)。

圖片來自:animalia.bio

自然紀錄片《飛禽傳》中,著名博物學家愛登堡甚至認為,華麗細尾鷯鶯是所有鳥類中最不忠誠的。

因為不管雄鳥還是雌鳥,都會與多名異性產生超越友誼的關係;最後孵化出的幼鳥寶寶,居然平均只有20%與名義上的爸爸有血緣關係,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相鄰領地其它雄鳥的。

雌鳥:我不是花心,我只是心碎成了很多片

圖片來自:wiki

貴圈真亂!但細尾鷯鶯演化出這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情況,與澳大利亞殘酷多變的自然環境有關。

由於食物、降水的不穩定性,能供細尾鷯鶯們長期居住繁殖的棲息地較為有限,所以如果找到一片適合生存的領地,就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而領地中的細尾鷯鶯們多為親屬關係,一方面它們要齊心協力穩定家庭關係、合作哺育後代,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近親繁殖,所以最後才發展成了如今的“混亂”狀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作者前陣子在野外碰到一隻純白色的細尾鷯鶯!這隻小鳥體內色素出了問題, 出現了白變(leucistic)。

神了!它還會“胎教”

最後要隆重介紹的是,華麗細尾鷯鶯擁有的一項超神技能——“胎教”。

細尾鷯鶯媽媽在產蛋十天後,就會開始對着鳥蛋唱起“孵蛋歌”。每個媽媽的“孵蛋歌”都是獨一無二的,跟別人不一樣。並且鳥媽媽會把“孵蛋歌”教給鳥爸爸以及家裡其它的“保姆”幫手。

華麗細尾鷯鶯孵化中的蛋

圖片來自:nature.com

由11個音符組成的“孵蛋歌”,會一直唱到幼鳥孵化。而其中有一個音符的長度和音調非常特殊,只有細尾鷯鶯能發出來。

細尾鷯鶯寶寶出生後,哭喊着向父母討要食物的叫聲中,就會包含“孵蛋歌”中的音符。這歌聲就像密碼一樣,只有寶寶唱對了,父母和“保姆”才會把食物餵給它們。假如唱錯了,那麼華麗細尾鷯鶯夫婦就會把這窩寶寶拋棄掉,重新再築巢生蛋孵育。

這種神奇的做法,完美避免了杜鵑這種巢寄生的鳥類把自己的蛋替換到華麗細尾鷯鶯窩裡。

“密碼”唱對了 才有飯吃

圖片來自:nature.com

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不光鳥媽媽會對着鳥蛋唱歌,爸爸也會。而且尚未出生的寶寶似乎更喜歡聽爸爸唱歌——當爸爸唱歌時,雛鳥大腦內某些能被測量到的神經活動會更加頻繁活躍。

細尾鷯鶯爸爸唱歌的時間和次數越多,出生後的鳥寶寶就越發的聽話乖巧,遇到危險時會更及時地服從指揮。

細想一下,這鳥怕不是成精了!

整整齊齊一家鳥

圖片來自:animalio.bio

神奇的土澳大地

遇到危險就扔孩子?短尾矮袋鼠風評被害

好好一個糯米團,長大卻成了表情包

上一秒它在曬太陽,下一秒打得你嚶嚶嚶

撰文、攝影 | 土澳生態君

微信編輯 | 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