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米飯”放大10000倍!這幕着實沒想到……

來源:錢江晚報

沉寂許久,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欄目“恰飯說”強勢回歸。

天熱的時候,很多人懶得燒飯。跟最近的氣溫一樣,方便食品、預製菜消費熱度節節攀升。

今年,預製菜出圈,甚至有明星直播帶貨賣預製菜,創造了不菲的業績。

其實,預製菜幾乎人人都消費過,1.0版本以方便麵為代表。

今年因為疫情等原因,還催生出升級版的“自熱米飯”,就是熟制的菜包+飯包,裡面的米包乾燥且顆粒分明,只要加點水,放自熱鍋上加熱就能吃。

你吃過嗎,覺得味道如何?

最近,小時新聞記者一位搞了十幾年水稻育種研究的朋友,帶孩子和同學家一起郊遊,第一次嘗到了對方家長給的自熱米飯,“感覺味道不像大米飯。孩子同學家囤了很多,覺得味道不錯,還經常復購。”

自熱米飯里的米,難道不是天然大米?

帶着疑問,小時新聞記者跑超市買了七八個品牌的自熱米飯,找到浙江大學營養學教授沈立榮,他是我省食品加工和營業安全領域的權威專家。

吃飯特別“講究”的沈老師說:“自熱米飯屬於預製菜範疇,目前沒有國家標準,只有地方和企業標準。”

如果想搞清楚自熱米飯里的大米是什麼,需要實驗來分析。

經沈老師引薦,記者找到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國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兩家單位,進行了兩組實驗。

自熱米飯放大一萬倍,

我們看到支離破碎的澱粉結構

我們吃的天然大米經過精製加工,去掉了大部分種皮和胚芽。大米的澱粉結構類似我們住的磚瓦房,是一塊塊“磚”堆砌起來的。

天然大米電鏡

這是記者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公共實驗室,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大米澱粉結構,也就是放大一萬倍後大米的樣子。

自熱米飯的米,放大一萬倍後的樣子,則有點像河邊的碎石灘,大小不一。它們是用澱粉重組加工製成的,原有的澱粉結構已經被破壞。

自熱米飯電鏡圖

沈老師表示,看照片很明確,天然大米和自熱米飯澱粉結構完全不同。顯然,自熱米飯不是天然大米,是人造大米。

在放大20倍的光學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看到,天然大米的形狀一頭尖一頭圓,尖的那頭是大米胚芽的位置。如果是沒有精製加工的稻穀,尖尖這頭就是它發芽的地方。

天然大米

人造大米

自熱米飯里的米,也有跟大米類似的外型,但放大50倍仔細看,發現這種米兩頭都是圓的,那些天然大米的細部特徵不存在。

杭州糧油物流中心批發市場一位工作人員說,市場做了多年糧油貿易,隨便誰看一眼就能認出來,自熱米飯里的米不是天然大米。“因為它們兩頭形狀一樣,是用澱粉和其他成分,通過機器塑形再造出來的。”

自熱米飯

小時新聞記者上網搜了搜,發現網上有很多人造大米加工設備的廠家信息,一台機器價格通常要幾萬元。

中國水稻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稻米及米製品檢測中心品質檢測室主任於永紅,是我國乃至國際稻米品質領域權威專家之一。

“通常,我們吃的精製加工天然大米里,油脂含量在0.5%-1%。大米種皮油脂成分要高一些,糙米含油量通常在3%。”於老師自己去買了自熱米飯,仔細看過這些產品後,認為確實不是天然大米,“這樣的人造大米,已經破壞了天然大米原有的營養成分。”

自熱米飯包裝上的“單雙甘油脂肪酸酯”,

是什麼?

自熱米飯的包裝說明顯示,自熱米飯里最主要的成分是大米,還有單雙甘油脂肪酸酯,有的還添加其它澱粉。“單雙甘油脂肪酸酯”又是什麼?

“單雙甘油脂肪酸酯這個成分,是一種乳化劑,廣泛存在於餅乾、糕點、麵包等食品當中,用於改善食物的口感。”浙江大學沈立榮教授說,糖尿病患者以及血脂異常的患者,盡量少攝入含有單雙甘油脂肪酸酯的食物。“這類物質會使患者體內脂肪酸含量增加,因而有一定的升高患者血脂,血糖的作用。”

有的自熱米飯配料表裡,還有玉米澱粉。

“人造大米添加澱粉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口感。此前,確實有用馬鈴薯澱粉來加工人造大米的。”沈立榮說。

浙江大學農學院的程方明教授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稻米科學研究,是我國第一批專註稻米品質改善領域的科學家。天然大米中除了澱粉,還有各種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有一種‘蒸穀米’,就是稻穀先蒸熟、再脫粒加工;不像我們吃的大米那麼潔白,帶有種皮的褐色,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回鍋飯’,因為二次烹飪,它主要流失的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族。反覆加熱加工的人造大米里,流失的營養成分可能會更多。”程方明說。

加米加油、加澱粉的人造米,

真的安全健康嗎?

那麼,廠家會用陳米或者變質大米來加工人造大米嗎?自熱米飯里的米,食品安全性如何?

浙江國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採用對照組實驗,對兩種生大米、兩種超市預包裝冷飯、兩種自熱米飯飯包做了菌落總數、沙門氏菌蠟樣芽孢桿菌、脂肪酸酯、水分等指標的檢測。

橙色框內為兩種品牌自熱米飯飯包檢測結果

實驗中的菌落總數、沙門氏菌這兩項指標,大部分人通俗易懂,6個樣本的檢測數據,也都在正常範圍

值內。

蠟樣芽孢桿菌這項指標,通常是在檢測隔夜飯時會用到的,比如夏天溫度高,隔夜的米飯如果

餿掉了,蠟樣芽孢桿菌一定會超標。

脂肪酸酯這一項,是在檢測大米是否是陳米時使用的,我們抽檢的兩份自熱米飯飯包的檢測數據,屬於正常範圍值內。

最後,沈老師做了實驗綜述:自熱米飯屬於預製菜範疇,預製菜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只有地方和企業標準,這次抽檢的自熱米飯,衛生狀況尚可,但為了大家的營養和健康着想,這類食品個人建議還是盡量少吃。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