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病毒進化一樣,網絡詐騙也在不斷升級換代。一些常見的網絡詐騙也出現了新的“變種”,其危害性變本加厲,令人防不勝防。
傳統的以炒外匯、黃金為噱頭的投資詐騙正演變為“區塊鏈騙局”,藉助區塊鏈的熱度,新瓶裝舊酒,對受害人實施詐騙;前兩年以“零擔保、無抵押”為名頭的貸款詐騙也出了“續集”,推出幫忙“註銷網貸賬號,否則影響徵信”的詐騙;交友詐騙迅速切換了交友場景。
從微信加好友,變成在短視頻APP中私聊,或者在王者榮耀中開黑組隊。一旦加上好友,便單刀直入誘騙受害人下載賭博遊戲;前兩年傍着熱門綜藝火起來的中獎詐騙也搖身一變,玩起粉絲福利的“普惠模式”,不明真相的受害人覺得博主有一定的粉絲量和影響力,再加上自己想貪小便宜的心理就參加了此類活動,最終被騙。
如果你聽到類似以下的10種話術,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XX幣躺着賺大錢
早在2017年,國內虛擬貨幣交易和相關交易所就被監管叫停,但隨着近期國家明確提出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一些不法分子趁機行騙,推出各種所謂“幣”“鏈”類高收益科技投資項目,實際是蹭政策熱點的詐騙、傳銷、非法集資活動。
“您的信用額度不足,需要刷流水”
騙子通過貸款廣告吸引受害者,等受害人入套後,會以銀行記錄不好、流水賬不足、沒有還款能力證明等,提出要預存占貸款額度一定比例的現金到個人銀行卡。只要你肯轉錢,他總有各種理由,直到你發現自己被騙。
“需您配合註銷賬戶,否則影響個人徵信”
騙子冒充網貸平台客服以網貸賬號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記錄為由聯繫受害人,要求受害人註銷賬號,並以註銷賬號需先貸款,有了流水才能註銷為由,要求受害人貸款,並將貸得款項直接轉入騙子賬戶。
“親愛的,我有個發大財的機會”
交友詐騙(殺豬盤)的慣用伎倆,騙子通過與受害人網戀後,會與受害人分享發財機會,比如自己是做IT的,發現了某金融平台漏洞可以套利。騙子還會為這一違法行為披上偽裝,勸受害人為了雙方未來生活、家庭幸福考慮,以打消受害人疑慮。等受害人入套,就會人財兩空。
“您的ETC審核流程還未完成”
隨着各地ETC政策的出台,各地銀行紛紛加大落實力度。騙子瞧准了這一潮流,藉機編織了“ETC詐騙”。
騙子通過偽裝的電話號碼發送“二次認證”“審核未完成”等信息,以誘導受害人上鉤。
“加微信,躺着都能賺錢”
如果有人在網上留微信號,還打着“網賺”的幌子現身說法鼓吹髮財商機,你可要小心了。騙子們只說能賺大錢,卻對所謂的“網賺”方式大賣關子,目的就是吸引你加微信。等你加了,可能就會被騙子拉進群,被花言巧語的托騙入投資或者網絡賭博陷阱。
“回饋粉絲,給我發紅包,我三倍返回”
這是最新的中獎返利類詐騙,騙子會利用一些具有一定粉絲量的社交平台賬號,發布回饋粉絲活動,實際是簡單直接的紅包返利活動,在返利過程中,受害人會以加錢提高檔位,或者以轉錯、手續費、激活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再轉賬,直至騙局敗露,受害人被拉黑。
“辦理各類職稱證書,不用考試直接拿證”
虛假辦證類詐騙慣用話術,騙子聲稱不用培訓、考試,只要交錢,就能“買到”各類職稱、學歷等證件。為了打消你的疑慮,騙子還會保證“免考辦真證,可以官方網站查詢”,實際上,騙子會將辦證網民身份信息錄入虛假網站,以備辦證網民驗證查詢。
“免費送XX,活動真實有效”
“免費送”騙局常見話術,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公眾號、朋友圈中,騙子以各種五花八門的理由免費送手機、耳機、公交卡、書籍、手環等。看宣傳說明,這些產品都高大上,甚至有蘋果手機、Beats耳機、索尼相機,當下單後會支付運費,但收到產品後你會發現實物與宣傳相差懸殊,價值遠低於運費。通過這一騙術,騙子可以輕鬆賺取運費差價,另外也有騙子以包裝費和手續費為由讓你先交錢。
“招聘快手抖音點贊員”
傳統電商平台“兼職刷單”詐騙的變體,騙子把陣地從“淘寶”轉移到“抖音”等軟件中。在這一類詐騙中,騙子會讓受騙者“試做”一單賺取收益,等受騙者放鬆警惕後,就會要受騙者“開通工作後台”,“暫時墊錢”買某軟件的VIP激活碼,並以“後續沒有任何費用”誘惑受騙者。騙子追熱點、講故事、看人詐騙,詐騙精準專業,並走向集團化,騙子男女老少通吃,社交平台、APP取代電話短信成為詐騙者實施網絡詐騙利用最多的工具或路徑。
終極防騙的“六把金鑰匙”
第一把“金鑰匙”:陌生短信不要回
第二把“金鑰匙”:陌生微信不要加
第三把“金鑰匙”:陌生大獎不要信
第四把“金鑰匙”:陌生理財不要買
第五把“金鑰匙”:陌生來電不要接
第六把“金鑰匙”:陌生鏈接不要點
轉自:濰坊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