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一犯罪團伙拿着高仿假鐲子、假質保單,以每隻1萬元左右的價格在典當行抵押。儘管作案手法並不高明,但短短數月內,該團伙卻在滬蘇浙流竄作案多次,涉及受害人70餘名,涉案金額70餘萬元。
△ 假金鐲子
日前,在蘇州姑蘇區經營首飾店的林先生遭遇了一件怪事兒——收來的黃金鐲子竟然“變質”成了銀鐲子,林先生立即向姑蘇警方報警。
林先生表示,前段時間有一名陌生男子帶着一隻鐲子來店裡諮詢,想用鐲子抵押1萬元現金救急。這隻鐲子是當下流行的“古法黃金手鐲”式樣,沒有雕花刻印,重約50克,成色看上去還不錯。男子聲稱急用錢,可以按照低於市價的價格抵押,並稱如果到期不能贖回,鐲子就歸林先生所有。男子還拿出了鐲子的質量保證單。
因為鐲子有可能被贖回,林先生不便將鐲子破開檢查,只能看看外表成色。見到有質保單,林先生與男子商量一番,最終支付寶轉賬給男子1萬元,收下了這枚鐲子,雙方加了微信好友保持聯繫。當天晚上,林先生突然發現該男子失聯了。林先生這才意識到鐲子有問題,再仔細一查看,原來是一隻鍍着金的銀鐲子。林先生大呼上當,趕忙報了警。
接到報警後,民警迅速開展偵查,很快鎖定了嫌疑男子的活動軌跡,最終在其落腳賓館將男子鄒某抓獲。經初步審查,鄒某對用“內銀外金”的鐲子行騙供認不諱,同時供出了兩名同夥張某、馬某。民警隨即展開抓捕,張某、馬某先後落網。
鄒某交代,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可以用假鐲子抵押套現,便將想法告訴了朋友張某、馬某。三人一拍即合,張某主動表示可以負責“進貨”。今年5月開始,鄒某、馬某分頭物色街邊回收金銀首飾的小店和典當行,拿着張某提供的假鐲子、假質保單,以1萬元左右的價格抵押出去。為放鬆店家警惕,鄒某、馬某往往稱兄道弟地套近乎、承諾多給好處費,想法設法騙錢。為了防止被發現,三人每做成一單都進行備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截至被抓獲,鄒某、馬某、張某三人已在蘇州、寧波、舟山、嘉興等多地流竄作案多次,涉及受害人70餘名,涉案金額70餘萬元。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犯罪嫌疑人鄒某、馬某、張某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批准逮捕,假鐲子來源正在進一步偵查中。(警方供圖)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