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網絡水軍——比假新聞更可怕的存在

#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Leonid Bershidsky

彭博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網絡虛假信息和欺騙性政治信息的四處傳播,當然是有害的,但它們不一定是政府和政治行為者對社交網絡最嚴重的濫用。理性的人抵制宣傳,而不理性的人只會消費那些撫慰其“確認性偏差”的消息。然而,沒有人能夠不受大規模人身攻擊的影響。

在一份報告中,人權律師卡莉·尼斯特(Carly Nyst)和牛津大學研究員尼克·莫納科(Nick Monaco)對政府支持的網絡“罵戰”(trolling,即在數字空間騷擾批評人士)進行了初步研究。其案例來自不同的國家:阿塞拜疆、巴林厄瓜多爾、菲律賓、土耳其、美國和委內瑞拉。它們補充了目前已知的俄羅斯水軍攻擊手法——迄今為止,俄羅斯人在濫用數字平台方面的成就是最令人感興趣的。

這份研究報告由總部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未來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委託撰寫,其中收錄的故事在某些方面都很相似。成千上萬的社交網絡賬號——它們都是由人類,以及旨在增強攻擊力的機器人操作的——聯合起來攻擊一位敢於批評某個政權或政治人物的人士。這個人總是被指控為外國間諜和叛徒。模因(meme)和漫畫被用來侮辱目標。評論、帖文和推文往往都是惡語相加;女性目標,比如土耳其記者塞伊達•卡蘭(Ceyda Karan)和她的菲律賓同事瑪麗亞•瑞莎(Maria Ressa),經常受到強姦威脅。這些活動背後的基本理念是,讓目標覺得他或她的工作或觀點招致了眾怒,同時也要用數千個肆意咆哮的數字聲音來淹沒目標的聲音。

在一些更傾向於專制的國家,這些網絡活動通常由親政府組織操刀。在這個十年的早期,俄羅斯就是這種情況。根據未來研究所的報告,今天的阿塞拜疆亦是如此。在這個國家,一個名為“前鋒”(Ireli)的組織在網上公開襲擾政權的反對者。然而,“罵戰”的職業化正成為一大趨勢。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在起訴書中提到的俄羅斯互聯網研究機構(Internet Research Agency),僅僅是類似企業的實體如何運作“罵戰”的一個例證。在厄瓜多爾,一家名為Ribeney Sociedad Anonima的公司從政府手中贏得了一份“罵戰”服務合同。巴林政府已經聘請了西方的“黑公關”公司來攻擊批評人士。

在不那麼專制,選舉仍然有意義的國家,“罵戰”現象往往出自競選活動。在厄瓜多爾,拉斐爾·科雷亞(Rafael Correa)為2012年的大選創建了一支水軍,並在獲勝後繼續使用。在菲律賓,羅德里戈•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僱傭水軍為他的2016年總統競選活動工作,並將一些表現突出者安插在政府崗位上。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運營着一個“信息技術小組”,數千名成員每天都會收到與宣傳話題和攻擊目標有關的指示。

……

新聞背景:WhatsApp假新聞在印度引發命案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思·辨》將為讀者每個工作日提供一篇由著名經濟學家和權威專欄作者對熱點事件的獨到觀點和解析,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點擊這裡,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全視角>>商周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