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k happy run之台北八里ubike游



五一假期,台北氣溫保持在30度的高溫,在連續零確診的樂觀氛圍中,騎者繼上次淡水河右岸的淡水ubike游後,決定與友人進行淡水河左岸八里ubike游。


淡水河是台北的靈魂,台灣海峽由淡水港進入台北盆地,進入大稻埕及艋舺碼頭,河的右岸是台北市,河的左岸是新北市(原來的台北縣)。多數騎者對右岸的圓山-關渡-淡水自行車線耳熟能詳,今天騎者進行的淡水河左岸游:三重-五股-八里線,假日遊人不多,但自行車道規劃十分順暢,沿途由左岸的樸實對照右岸的繁華,風景及感受別有一番風味。


此次ubike游從捷運三重站出發,步出捷運站,二重疏洪道河堤便在眼前,在車站附近的ubike提車處選了輛好bike,調整好座位高度,踩下自行車踏板,開始今天的征程。疏洪道河濱自行車道雖數度被橫向車道截斷,但所幸車輛不多,等待燈號轉變時間極短,而且許多專業騎者同行,倒也覺得吾道不孤,頗有相互打氣自得其樂的味道。




五股地處淡水河入台北盆地的低洼地區,水患不斷也成了濕地觀景地帶,二重疏洪道便是為了解決淡水河水患的人工河渠。近年來新北市已將疏洪道河濱建為寬廣的公園,自行車道可由三重地區連接八里左岸車道,比右岸的淡水自行車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疏洪道河濱轉入八里左岸車道,眼前寬闊的淡水河面迎面而來。橫跨河面的關渡大橋,紅色橋身粼粼倒影於淡水河面,此景讓騎者有不虛此行之感。今日河面霧氣頗重,遙望右岸關渡及入海處的淡水市,如同海市蜃樓的幻境。



騎至八里碼頭處,與淡水隔岸相望,八里較淡水要來的淳樸自然許多。八里碼頭現在多為觀光價值,餐廳以孔雀蛤為特色。騎者沒有在碼頭久留,順着車道沿海岸線向西前進,途徑八里生態公園,終於到了此次的目的地: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可惜博物館因疫情關閉,騎者只能在附近徘徊拍照,十三行是台灣先民考古遺址,對了解台灣史前歷史是重要的地標。




到十三行目的地,停好ubike,結束五一假期的ubike游,騎者搭乘紅13公車到關渡捷運站,乘捷運回到台北市區,決定選一家老眷村餐廳大啖水餃魯菜,再找一清幽之處,好好睡一大覺,才不辜負台北的炎炎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