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第三帝國陸軍總兵力分布及蘇德戰場上的兵力設置

1942年底到1943年1月,東線德國陸軍總兵力仍為290萬人。根據筆者綜合的上述資料,到10月底,東線德軍共有179個師部署在戰線上(不含1個組建中的步兵師)。而根據《德國軍事史》,包括正趕往戰線的新增部隊,並將各獨立團、旅折算在內,在11月23日,東線共有196個師(21個裝甲師)。

同一天,芬蘭德軍戰區有9又1/3個師。蘇德戰場上的德國師團總數達到205又1/3個師[7]。德軍在其他戰區分布情況如下:

挪威9又2/3個師(1個裝甲師),西線50個師(4個裝甲師),巴爾幹7又1/2個師,非洲4又1/2個師(2個裝甲師)。總計277個師。

蘇聯史料所列舉的11月德國師團分布,與上述德國資料相差不多:

蘇德戰場(東線與芬蘭戰區)有193個半師;丹麥挪威14個師;法國、荷蘭比利時35個師;巴爾幹7個師。不過他們認為,在德國、奧地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另外駐紮了15個師,作為德國的戰略預備隊。估計這些師大概是一些非野戰師團。

12月,第42軍獨立部署在克里木。

12月,第41裝甲軍編入第9集團軍。

12月25日,在頓河組建了“米特”軍,隸屬霍利德戰役集群(截至1943年2月21日)。

12月28日,第29軍隸屬霍德利德戰役集群。

12月,第48裝甲軍隸屬霍德利德戰役集群。

12月初,第57裝甲軍配屬給頓河集團軍群第4裝甲集團軍(霍特戰役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