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單孔腹腔鏡手術救治孕24周合併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成功保住母嬰安康

日前,深圳市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婦科團隊成功為一名懷孕24周合併卵巢囊腫蒂扭轉的急診患者實施了單孔腹腔鏡手術,手術不僅拯救患者生命,同時也保住了患者胎兒,該手術由該院業務副院長方光光、婦科主任譚艷共同實施,屬深圳市首例,“幸好手術及時,得以保住胎兒,繼續妊娠。”



據悉,患者杜女士,25歲,孕24周,因下腹痛難忍3小時,由家人陪同來到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患者自訴以右下腹痛最明顯,且伴有噁心嘔吐2次,通過醫院門診B超提示:懷孕中期,單活胎,孕期24周,母體右側附件區囊腫大小約65×45mm,遂門診擬“卵巢囊腫蒂扭轉”收入婦科。該院婦科主任譚艷在結合B超診斷後,初步考慮杜女士為妊娠合併卵巢囊腫蒂扭轉,但考慮患者已懷孕24周,病情複雜,手術難度大,譚艷主任查體完後第一時間通知該院業務副院長方光光,並立即電話醫教科、麻醉科、外科及兒科相關醫務人員啟動多學科研討會,因患者情況特殊,為孕中期孕婦,根據病情,考慮行單孔腹腔鏡手術,可最大保護母嬰健康。經與患者及家屬商量同意,該院立即為杜女士開通綠色通道,多學科有序合作,在短短的6分鐘完成了所有的術前準備和生命體征監測,遂急診為杜女士進行單孔腹腔鏡下右側附件切除術。方光光告訴記者,“一般單孔腹腔鏡手術建議在孕13周左右進行,而考慮此時子宮增大,術中操作可能損傷子宮,氣腹壓力也可能刺激子宮收縮,胎兒現成熟度極低,導致晚期先兆流產或流產,因此難度非常大,需要婦科、麻醉科、兒科、外科等多科室高度配合。而為了盡量避免刺激子宮,則選用氣管插管的麻醉方式。”

方光光和譚艷帶領婦科團隊和麻醉科、兒科、外科密切配合,為保證母嬰健康,用抑制子宮收縮的藥物,減少對子宮的刺激,術中嚴密觀察胎兒情況,於臍上沿做長約4cm的弧形切口,至單穿刺器,雙擊電凝凝右側卵巢囊腫扭轉蒂部,後超聲刀離斷蒂部,切除右側附件,整個過程患者腹中的胎兒胎心保持正常,無宮縮出現,手術僅用了20分鐘,最終杜女士得以保住胎兒,保住卵巢,繼續妊娠。據悉,術後該院對患者進行精心護理和嚴密的病情及胎心監測,目前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無子宮收縮和其他不適,術後的小切口也在慢慢地癒合中。


據介紹,因為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少,在此基礎上,近年剛剛發展的單孔腹腔鏡手術因為創傷更小、更美觀、手術復原好,在新區婦保院已經廣泛將單孔腹腔鏡應用於婦科、外科疾病治療,而此次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蒂扭轉手術尚屬新區首例。“這類過去在新區沒法開展的疑難複雜三四類手術,隨着大鵬新區醫療健康集團的成立,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市二院專家駐點傳幫帶,已可日常開展。”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院長吳道深告訴記者,“讓新區居民在家門口看得上名醫,看得好大病,我們現在已經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本土醫療隊伍。”

知識拓展:

卵巢囊腫蒂扭轉指供應卵巢囊腫的血管發生了扭曲,使卵巢囊腫缺血,甚至壞死破裂,引起劇烈腹痛,為婦科急腹症之一,約10%卵巢囊腫發生蒂扭轉,好發於瘤蒂長、中等大、活動度良好、重心偏於一側的腫瘤(如畸胎瘤)。常在患者突然改變體位時,或妊娠期、產褥期子宮大小,位置改變時發生蒂扭轉,蒂扭轉一經確診,應儘快行手術治療。

譚艷提醒廣大市民:“一般來講不超過5cm的卵巢囊腫是不需要手術的,普通的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出現了蒂扭轉即便囊腫不超過5cm也必須手術了。卵巢囊腫或腫瘤有一個蒂,其中包括輸卵管、骨盆漏斗韌帶和卵巢固有韌帶,當蒂沿着一個方向旋轉時,稱為卵巢囊腫或卵巢腫瘤扭轉,一旦發生卵巢囊腫蒂扭轉,供給卵巢囊腫的血管就會扭曲,致使卵巢囊腫缺血,甚至壞死破裂,引起劇烈腹痛,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而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很有必要,及時發現疾病及時治療,避免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