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再遠 公平正義必達 人民法官“背着國徽去審判”

《人民法院報》5月16日第2版


人民法官跨越山海,騎馬溜索,破浪踏雪,“背着國徽去審判”,讓初心使命更接地氣,讓公平正義必達,有效維護了社會安定、人民安寧,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前段時間,一名女法官身背國徽騎馬趕路去辦案走紅網絡。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人民法院法官額日登其其格和書記員深入太僕寺旗貢寶拉格蘇木包恩本嘎查,對一起家事糾紛進行現場調解。她們背着國徽策馬而行,將巡迴法庭搬到了蒙古包上,法官席地而坐和牧民促膝而談,將庭審現場變為普法課堂,“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維護了基層和諧安寧。

國徽是國家的象徵,背着國徽去巡迴審判,就是背負着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國徽在哪兒,法庭就開到哪兒”“山高路遠,正義永不缺席”,以額日登其其格為代表的新時代人民法官用實際行動有力地印證了群眾在哪裡,法律服務就覆蓋到哪裡,群眾的需要在哪裡,為民服務就延伸到哪裡的真實寫照。

背着國徽去審判體現了新時代人民法官對初心的堅守。守初心就是要守住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之心,而守初心需要具體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到工作當中,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地處鄉鎮或城鄉接合部的人民法庭是基層法院的派出機構和組成部分,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也是服務基層百姓的橋頭堡。廣大人民法庭幹警背着國徽去審判,將庭審開到群眾中間,為人民群眾及時解決最關切的權益保障問題、最關注的公平正義問題,將司法為民理念、聯繫服務群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貫穿融入司法全過程,實現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

背着國徽去審判體現了對使命的擔當。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審判機關的職責,“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新時代人民法官的使命。“背着國徽去審判”,既是新時代人民法官履職盡責的具體體現,以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發揮人民法庭地利優勢,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通司法為民“最後一公里”;也是真真正正將職責與使命扛在肩上,誠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福祉”,不偏、不空、不虛、不假,讓群眾不出門也能解決問題,實現訴源治理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社會治理為了人民,善於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創新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機制,創新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的機制,讓群眾的聰明才智成為社會治理創新的不竭源泉。”筆者以為,以額日登其其格為代表的新時代人民法官“背着國徽去審判”,正是對這一要求的有力實踐。正是有這麼多人民法官跨越山海,騎馬溜索,破浪踏雪,“背着國徽去審判”,才讓人民法官的初心使命更接地氣。

背着國徽去審判只是法院工作的一個縮影,而法官額日登其其格正是廣大不辱使命的法院幹警的代表,正是有了他們對初心和使命的堅守,才有了司法審判工作的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才有效維護了社會安定、人民安寧,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