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國巨宣布新建高雄廠擴產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近年擴大加碼台灣,高雄更成為國巨生產重鎮。預計下周六(14)日,國巨高雄大發三廠將舉行動工典禮,未來國巨將串連目前高雄現有資源,打造高雄成為國巨高階產品生產重鎮。


據中央社報道,因應5G、車電的需求,國巨預計大手筆在台灣加碼逾300億元擴產。其中,在高雄大發工業區擴建新廠案將於11月14日舉行動土典禮,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將親自出席,國巨的大發三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竣工,初期投資額約新台幣200億元。


國巨2日由總部發出活動邀請,除國巨高雄大發三廠動土典禮之外,國巨集團與成大共研中心揭牌儀式也在同日舉行,由於陳泰銘是成大工程系校友,國巨與成大攜手成立共研中心可望反饋母校,也替國巨的高雄廠吸引在地人才。


國巨持續看好被動元件的市場需求成長動能,近幾年來持續併購及擴廠,主要聚焦第五代行動通訊(5G)及車用電子等需求成長強勁,國巨近幾年來加碼投資高雄大社、楠梓及大發廠區等產線,提升量能及優化產品組合。


初估大發新廠滿載稼動之下,合併計算基美的MLCC產能,新國巨MLCC月產能可望站穩1,000億顆,僅次日商村田(Murata)、韓商三星電機(SEMCO),穩居全球第三大廠。


至今年底,國巨MLCC產能約600億顆,若加上基美主攻車用電子的月產能200億顆,新國巨今年底MLCC月產能合計上看800億顆,進一步拉開與台商、陸資廠的產能差距,明年國巨則鎖定門檻更高的鉭質電容進行擴產。


據代理商統計,基美的產品涵蓋鉭電、MLCC以及電感,其中鉭電有三成以車用為主,MLCC更有超過六成應用在車電上,新國巨併入基美之後,車電占國巨MLCC營收比重將逾四成。 


另外,高雄可以說是國巨的發跡地,自2000年以180億元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廠時,就選擇在高雄梓南區新建廠區。之後,帶動國巨持續成長,2018年,國巨在高雄大發廠買地擴廠,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曾對外表示,2018年會在高雄買地設廠,是因為受到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的邀請,讓未來的高雄轉向科技城邁進。當時取得約6,300坪的土地面積,興建1.6萬坪的全新廠區。


市場人士評估,高雄大發三廠除可能擴充國巨集團在積層陶瓷電容(MLCC)產能外,國巨集團旗下包括基美(KEMET)、普思(Pulse)等高階產品產能,也可能在高雄新廠落腳。


據悉,國巨在大陸蘇州、台灣高雄均設有廠房,合併美商基美(KEMET)之前,有高達七成的產能比重落在蘇州。隨着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加上車電、5G需求升溫,中長期需求看旺,國巨除了資金迴流,在台灣申請項目投資之外,也積極在台灣規劃高階產能,聚焦高單價、高毛利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