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和扎克伯格都深知注意力經濟的重要性。一直以來,科技億萬富翁們的凈資產不僅取決於顛覆性的技術,也取決於人們認為他們有多酷。

兩人身家相加達到3400億美元,卻像男孩一樣約架。
一個51歲,一個39歲。一個擁有特斯拉、SpaceX和Twitter,一個創立了Meta(前身為Facebook),擁有Instagram和WhatsApp。現在這兩名男子在網絡上宣稱,要進行“鐵籠格鬥(cage fight)”,也就是在鐵籠圍成的封閉空間中進行肉搏。兩人身家相加達到3400億美元,卻像男孩一樣約架。
這件事情是真的。當地時間6月21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發布推文稱,要和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展開鐵籠格鬥。隨後,扎克伯格在自家社交平台Instagram上應戰:“把位置發給我”。接着,馬斯克在推文中提議在“拉斯維加斯八角籠”中進行決鬥。“八角籠”是UFC(終極格鬥冠軍賽)使用的綜合格鬥籠的正式名稱。
兩人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幾個回合的口水仗後,UFC主席達納·懷特(Dana White)在接受娛樂媒體TMZ採訪時斷言,“兩人絕對是認真的”,他“可能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與這兩位世界上最知名的科技億萬富翁通了電話,結果發現他們都沒有對提議開玩笑。
但是,這場比賽是否會真的發生還存在疑問。馬斯克母親梅耶·馬斯克(Maye Musk)在Twitter上表示,馬斯克和扎克伯格不會打架,“我取消了格鬥,我還沒有告訴他們”。
無論如何,在某種程度上,馬斯克和扎克伯格通過談論格鬥已經獲得了宣傳上的好處。美國解釋性新聞網站Vox評論稱,這種共同吸引關注的做法,是想分散對他們想要埋葬的新聞的注意力:就在籠斗新聞爆出前,Meta宣布,因為加拿大通過《在線新聞法》,要求科技公司向媒體支付內容費,Meta將關閉加拿大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新聞訪問權限。與此同時,馬斯克的聲譽在去年暴跌,諮詢機構Morning Consult在2022年底統計的數據顯示,他在美國成年人中的支持率下降了13個百分點,甚至特斯拉的聲譽也因他的行為而受損。
與此同時,這樣的網絡爭吵似乎也反映了馬斯克和扎克伯格的虛榮心。報道格鬥運動的新聞網站Bloody Elbow的所有者內特·威爾考克斯(Nate Wilcox)說,年輕一代的綜合格鬥粉絲“願意做億萬富翁的粉絲”。馬斯克為了贏得媒體的關注曾做過類似的事,比如在播客節目中抽大麻,或者任命他的狗為Twitter的首席執行官。而扎克伯格把頭髮剪得像凱撒,曾表示很崇拜他。“我認為不可低估自戀因素。”威爾考克斯說。

馬斯克曾在採訪中抽大麻。
到底有多少真矛盾?
馬斯克與扎克伯格的矛盾有一些歷史淵源。2016年,一枚搭載Facebook衛星的SpaceX火箭發射失敗,摧毀了Facebook一直計劃在非洲部分地區提供互聯網服務的衛星。扎克伯格公開發文表示“非常失望”。從那時起,兩人關係就開始變得有點冷淡。
馬斯克公開表示,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對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而扎克伯格已經十多年沒有發過推文了。在2018年劍橋分析公司醜聞中,Facebook用戶數據被一家與特朗普競選活動有聯繫的私人數據公司濫用,在該醜聞之後,馬斯克刪除了特斯拉和SpaceX的Facebook頁面。
在最近的人工智能熱潮中,馬斯克頻繁警告稱人工智能具有對人類的毀滅性。扎克伯格則表示,馬斯克總是描述末日景象,是“非常負面”、“非常不負責任”的。
無論兩人的私人關係如何,但格鬥實際上與兩家類似企業的競爭有關。去年,馬斯克通過收購Twitter進入社交媒體領域。今年3月,科技自媒體“平台”報道稱,Meta正在開發一個類似Twitter的基於文本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一位Meta高管吹噓說,他們的版本將“瘋狂運行”,似乎是在嘲諷馬斯克自接管Twitter以來引發嘲笑的舉動。馬斯克在建議格鬥之前提到了這一評論,他在Twitter上寫道:“我相信地球迫不及待地想完全處於扎克的拇指下,沒有其他選擇。”
誠然,Meta旗下應用程序的總市值達到近7400億美元,月活躍用戶為38億。相比之下,Twitter的市值在馬斯克將其私有化之前約為410億美元,2022年月活躍用戶約為3.68億。但這種措辭也是經典的馬斯克式的,將自己定位為所有人的擁護者,承諾創造一個平等、言論自由的城鎮廣場,站出來反對暴君。
格鬥誰會贏?
很難預測馬斯克或扎克伯格誰會獲勝。威爾考克斯告訴Vox:“每當有業餘、非運動員試圖參加格鬥運動時,總是一團糟。”“你真的不知道該期待什麼,因為你以前從未見過這些人在競爭中格鬥。”
就扎克伯格而言,他最接近格鬥的能力是在柔術低水平業餘比賽中獲得了白腰帶。他還發布過穿迷彩背心的照片,表示自己每年會參加CrossFit墨菲挑戰,背着20磅的負重包,完成300個深蹲、200個俯卧撐和100個引體向上,還要跑1英里,今年他在40分鐘內完成了這項挑戰。這可能會讓他比馬斯克略有優勢,馬斯克似乎從未接受過這樣的訓練。扎克伯格也比馬斯克年輕12歲,這表明他的身姿可能更敏捷,這讓MMA(綜合格鬥)界的一些人把賭注押在他身上。

扎克伯格發布過穿迷彩背心的照片。
但馬斯克個子更大,儘管他最近減肥了,這在MMA中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我有一個很厲害的動作,我稱之為‘海象’,只是躺在對手身上,什麼也不做。”他在推特上寫道。馬斯克的體重據估為187磅(約84公斤),扎克伯格體重不到154磅(約70公斤)。

馬斯克發推文談他的“海象”招式。
雖然兩人可能都沒有擊倒對方的技能,但這仍然會是一場不太好看的戰鬥,讓人想起21世紀初的一些名人拳擊比賽。例如,上世紀70年代出名的情景喜劇明星羅恩·帕里洛(Ron Palillo)被電視劇演員達斯汀·戴蒙德(Dustin Diamond)打得特別慘烈,威爾考克斯形容為:“羅馬人把大象和獅子一起關在角鬥士籠子里,大象在被咬死時表演了悲傷的場面,以至於擁擠的羅馬斗獸場里的觀眾都感到反胃。”
此外,如果馬斯克和扎克伯格在UFC決鬥,比賽必須遵守監管規則,可能包括頭部護具等安全要求。
威爾考克斯說:“我唯一能向你保證的戰鬥結果是,兩個人都會讓自己難堪,如果他們中的一個比另一個有明顯的身體優勢,除非你喜歡看毆打,否則觀看就不愉快了。”
儘管如此,UFC似乎希望抓住這次機會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懷特表示,他將為馬斯克和扎克伯格的比賽收取100美元票價。
能一直炒作下去嗎?
Vox認為,馬斯克和扎克伯格都深知注意力經濟的重要性。一直以來,科技億萬富翁們的凈資產不僅取決於顛覆性的技術,也取決於人們認為他們有多酷。
馬斯克早就在互聯網上塑造了像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一樣的天才形象。相比之下,扎克伯格從未獲得過太高的人氣,特別是在2018年劍橋分析醜聞之後。隨着Meta元宇宙戰略進展不順,扎克伯格逐漸成為一個有點尷尬的形象,作為網絡梗圖被嘲笑。

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兩人約架的梗圖。
Vox寫道,科技公司常常以驚人的速度爆紅,比如過去6個月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的迅速走紅。但它們有時候也可以迅速衰落,“加密貨幣神通”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已經被捕,科技醫療公司Theranos的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剛剛開始11年服刑。硅谷明星以光速起落,其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炒作。回想起來,為什麼有人相信霍姆斯的謊言?為什麼沒有人更早地仔細審視班克曼-弗里德及其加密企業FTX?當擁有大量受眾、被籠罩在光環下的名人說出一些話時,受眾很可能輕信甚至奉承他們。
換句話說,“影響力”是一筆可觀的財富,特別是對於科技行業的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來說。馬斯克和扎克伯格知道,當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身上時,通常會使他們更富有、更有影響力。
只是,這樣的做法會一直有效嗎?至少一些媒體很清醒。6月22日,蘋果、谷歌和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在白宮與到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商討人工智能,美國財經科技媒體Insider報道稱,他們“以硅谷成年人的身份出現在(白宮的)房間里”,而馬斯克和扎克伯格缺席了這場晚宴,他們“現在應該感到有點尷尬”。

當地時間6月22日,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與其伴侶Oliver Mulherin出席歡迎印度總理莫迪的白宮晚宴。

當地時間6月22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出席歡迎印度總理莫迪的白宮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