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國管委下屬衛生部消息,2023年1月1日至5月20日,全國範圍已有1717人感染了登革熱,並有7人死亡。
登革熱感染及死亡率最多的省邦為仰光省、德林達依省、伊洛瓦底省、孟邦和克倫邦。
據稱,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4億人左右感染登革熱,包括緬甸在內,印度、印尼、斯里蘭卡和泰國登革熱感染率均非常高。
根據年齡段進行研究統計發現,以前,緬甸感染登革熱的病患中,15歲以下兒童感染病發率最高,但10年前開始,15歲以上感染病發率也在增高。並且,以前登革熱主要在城市感染病發,但現在農村地區也高發,因此登革熱防治工作,也需深入到農村地區開展。
登革熱是東南亞常見的熱帶疾病,一般雨季為高發期,民眾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蚊滅蚊措施,避免感染登革熱。
登革熱到底可怕在哪裡?在於你再也得不起登革熱了!我們經常說“事不過三”,這登革熱可不給你三次機會。第二次,你就自求多福吧。真的叫做“下不為例,如有再犯,拿命來換”。
▲登革熱導致的出血(資料圖片)
登革熱患者感嘆:一個大活人還抵不過一隻蚊子!
高燒不退、渾身乏力……據一名登革熱患者描述,一天晚上,他突然發熱,還感到一陣陣骨痛,住院後確診患上登革熱。躺在病床上的他不禁感嘆“一個大活人還抵不過一隻蚊子!”
在緬甸,登革熱又被稱為“骨痛熱”、“斷骨熱”。顧名思義,登革熱患者會感到肌肉和骨關節等部位的劇烈酸痛。
通常,登革熱患者初期癥狀是發燒,看起來更像普通感冒,而且有一定的潛伏期,難以早期診斷,甚至少數感染者在初期根本沒有任何癥狀。
“驗血很重要,只有通過驗血才能確定血小板是否降低。”一名醫生表示,“在染病後第二天至第七天,病毒通常都會出現在血液里。如果檢驗抗體,則需要五天後才能發現抗體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