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譚盾為武俠電影《卧虎藏龍》所譜寫的配樂下,中國花滑選手金博洋登場。伴隨着充滿中國氣派的旋律,他在花樣滑冰團體賽男單短節目中,得到82.87分。
看花滑,“靈魂”是什麼?音樂,是繞不開的。就像金博洋所演繹的《卧虎藏龍》,音樂是譚盾為同名電影所做的配樂。2001年,譚盾憑藉電影《卧虎藏龍》的配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讓他成為了中國音樂在世界上的符號。
其實,花滑運動員的選曲,需要與個人風格和動作編排相符合。因此,經典音樂劇的經典選段、古典樂以及經典影視劇的配樂最常被使用。這些音樂的觀眾接受度高、熟悉度高、故事感強,符合花滑需要在極短時間內演繹故事的要求。
今天,就讓小編來和你普及一下,《卧虎藏龍》音樂是如何誕生的。
1986年,音樂家譚盾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赴美深造。和譚盾一起到紐約的有很多中國藝術家——陳凱歌、陳逸飛、張藝謀、馮小剛等等。其中,李安一直和譚盾聊音樂,他想做一部武俠片,探索“俠”內心深處的空間到底有多大,於是邀請譚盾為這部武俠片創作配樂。這部武俠片就是《卧虎藏龍》。

電影《卧虎藏龍》劇照
譚盾沒有讓李安失望。他用10天的時間寫了16首曲子,一天連續創作20多個小時。為了將電影的配樂做到極致,他還將大提琴進行改造,巧妙地在西洋音樂中融入了民族的因素,創作了和電影主旨吻合的音樂。《卧虎藏龍》一舉拿下了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四項大獎。

著名音樂家譚盾 受訪者供圖
譚盾說,為《卧虎藏龍》配樂,是他人生的轉折點,過去他只是在專業圈子裡得到認可,而這部電影讓全世界知道了他的名字。
如今,《卧虎藏龍》配樂在冬奧賽場上響起,金博洋隨着旋律,舞出一曲中國之歌。這些年來,中國花滑選手的選曲,都在有意識選擇一些中國作品。包括《梁祝》《卧虎藏龍》《一剪梅》,甚至還有《黃河大合唱》……越來越多的中國音樂出現在花滑比賽中,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彩。
作者:姜方
編輯:郭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