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青鳥消防(002960)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3年6月12日進行路演,BlackrockAlice 楊、Robeco秦程雪、西藏合眾易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虞利洪、湘楚資產李林森、衍航投資劉毅、頤和久富米永峰、易川資產於立婷、易方達萬宇翔、易方達基金林森、盈峰資本張庭堅、永安國富華文興、永贏胡亞新、Sherwood梁鐠、永贏基金慎勝傑、煜德投資蔡建軍、圓信永豐基金田玉鐸、長城財富胡紀元、長江資管羅聰 姚遠、招商基金劉宇晨、招商證券資管何懷志、中金基金姜盼宇、中金資管曹晏 李虒、中科沃土鄭向南、Spathiphy 白和資產鍾捷、中歐盧純青、中泰證券孫穎 韓宇、中泰自營計哲飛、中信建投自營劉嵐、中銀證券資管吳錦堯 張岩松、中郵人壽朱戰宇 張文鵬、珠江人壽王鍾楊、T.RowePriceZhifen Chen、Valliance 璞林資本Wendy、安信資管王晗暢、百嘉基金黃超、百年資產卓翔宇、北信瑞豐基金王忠波、博普科技馬迪、China Alpha FundElaine Huang、博時基金程卓、成都海川匯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李依蔓、誠暘投資張玉川、淳厚基金薛莉麗 顧偉、大摩段一帆、淡水泉楊馨怡、德邦證券閆廣、東北自營吳雁、東方證券崔洋、東方自營王樹娟 黃泓淵、Greenlane 璞瑜資本唐奕波、東吳基金歐陽力君 周全、東吳證券劉博 蘇立贊、東吳證券研究所唐亞輝、東證衍生品自營翟淑星、復星保德信李心宇、富國基金蒲世林、亘曦資產董瑜、觀富資產張昊、光證資管應超、廣發證券資產管理部于洋、Hel Ved Capital郭強、國君資管張晨潔 張炳煒、國融基金彭雙宇、國壽安保基金李捷、國泰基金施鈺、海螺創業投資張朝寧、海南鑫焱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陳洪、海通證券馬天一、恒生前海基金張昆、恆識劉文可、紅杉 PIPELucas 閆慧辰、InfiniBrian 鄭、紅土創新基金欒小明、泓德趙永健、泓德基金黃海、華安基金文康、華寶基金賀喆、華潤元大基金哈含章、華商基金常寧、華泰證券資管(權益)謝龍、華泰資產王鵬 胡志偉、華泰自營李鋒、King tower Asset ManagementWise Lui、滙豐晉信黃立華、混沌投資黎曉楠、嘉實基金卜寧 譚麗 李大炎、堅果投資姚鐵睿、建信信託程亦涵、交銀孔祥睿、金信基金許炯東、金鷹基金麥家煌、景順長城基金李建霖、九泰基金杜京果、Optimas王一諾、凱恩投資熊曉峰、理臻投資朱裕君 趙玄、路博邁基金王寒、明世夥伴基金孫勇、南方基金孫魯閩、南華基金徐超、諾安基金黃友文、平安張曉泉、平安資管萬淑珊、浦泓資本陳揚、PAG王明昊 Johnny、浦銀安盛鄒學文、前海聯合基金胡毅發、乾璐投資張迪 陳少楠、秋晟資產周越、趣時資產趣時資產、泉果基金尚廣豪 王惠、人保資產田壘、瑞泉基金趙岩、睿策李林楓、睿璞投資戴旅京、pinpoint李璇、上海翀雲私募基金俞海海、上海勤辰趙乃凡、上海天猊投資曹國軍、上海賢盛投資徐麗、拾貝投資楊立、世紀證券王毅東 何浩、太保資產沈維、太平資產鄭偉、途靈資產趙梓峰、西安睿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李強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青鳥和久遠品牌未來的發展戰略?未來有沒有可能把久遠的銷售模式從直銷改為經銷?
答:久遠品牌收購時就是一個直銷的品牌,這幾年增速很快一方面是此前的基數相對較低,一方面是青鳥端的技術賦能,一方面是靈活的激勵機制釋放了很強的活力。公司的規劃是未來 3 年久遠品牌做到 10 億收入。這個規劃是比較清晰的,但是到 10 億+規模之後,久遠目前還需要做很多的功課,包括平台化發展、人員的調優、企業文化、技術升級等等。至於將來久遠會不會轉變為經銷,這個大概率不會,因為這個和企業基因有關。
未來,久遠以通用報警為主線,而青鳥定位在國內行業端,這部分久遠涉及相對較少,品牌認知度不同,存在品牌區隔、模式區隔。同時在高端場景方面,進一步引入美安品牌做區隔,這本身也有解決客戶認知端有固化的考量。
問:公司布局的海外、高端等等新興業務領域,這個屬於目前還在鋪墊階段,還是說已經開始進入正常放量階段?公司有沒有評估過通用、疏散業務針對新增地產項目的敞口?價格戰的情況會緩解么?針對存量更換的市場,公司的銷售策略、產品方案是不是和傳統產品不一樣的?
答:海外目前已經進入了厚積薄發的階段,2022 年收入近 5 億、佔比近 11%,未來 3-5 年預計佔比總收入能進一步提升,海外的品牌都是採取在當地的本土化運營戰略。工業2016 年啟動,2020 年工業端的產品體系基本完善,2021 年開始正式進入銷售元年,2022 年以鋼鐵石化、地鐵軌交、中高端製造、電力儲能為主要切入領域,總發貨 3 億左右,預計未來 3-5 年工業端業務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增長引擎。
2022 年,青鳥+久遠的國內通用報警合計 20-25 億收入,總體平穩有增,未來對於客戶會有所選擇,如價格太低或款不好的會有所節制;國內市場約 30%左右是存量改造、70%左右是新增,對於改造更換的需求,公司一方面是很早就和消防維保公司打交道,做好鋪墊;另一方面,對於改造更換的項目,與新增項目的獲取渠道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業務模式應對。
問:外資品牌在逐漸淡出國內市場的過程中,公司業務是不是也有進展?
答:公司在該市場主要通過美安品牌來進行布局覆蓋,當前美安品牌主要採用直銷+合作(工程公司)的模式,定位主要是五星級酒店、地鐵軌交等高端領域,對標西門子和霍尼韋爾,從規模和市場空間上來說約在 20 億上下;後面東南亞的市場也會主要以美安品牌去做。公司預計在未來 3-5 年美安品牌能做到 5-8 億/年的收入規模。
問:未來幾年的資本開支計劃?定增的項目投產規劃?
答:公司的募集資金正在有序推進使用,馬鞍山基地預計 2023 年年底至 2024 年年初進行投產。其他的資本開支方面,1)美安品牌的建設,今年還是以租賃場地為主,明年要不要建產能還是要看銷售的情況;2)未來可能在海外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3)行業端的收購併購,以外延併購賦能內生增長為主。
青鳥消防(002960)主營業務:消防安全系統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
青鳥消防2023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8.31億元,同比上升11.38%;歸母凈利潤7737.81萬元,同比上升16.15%;扣非凈利潤6197.03萬元,同比下降1.1%;負債率23.34%,投資收益734.78萬元,財務費用560.13萬元,毛利率38.84%。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6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2家,增持評級4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27.3。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凈流入5978.14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凈流出91.12萬,融券餘額減少。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青鳥消防(002960)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營收成長性一般。財務相對健康,須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利潤率。該股好公司指標3星,好價格指標3.5星,綜合指標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範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