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倒閉風波”背後,傳統大賣場亟待轉型

2023年06月30日21:10:03 熱門 1506

(文/韓宜珈 編輯/馬媛媛)近期,“家樂福購物卡在門店無法購物”的消息在社交持續發酵,多地居民反映使用家樂福購物卡進行消費受限,部分家樂福門店貨架出現空置現象。

面對顧客的疑問,儘管家樂福1月9日回應稱超市仍在正常經營,購物卡限購是因為系統升級和供應鏈優化所致,試圖把影響降下來。但“家樂福倒閉”的傳言還是甚囂塵上。

數據擺在眼前,過去幾年家樂福門店數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自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從235家店,到2020年終的228家店,再到2021年終的205家店,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家樂福在全國僅剩151家門店。

過去幾年間,大賣場的關店調整已經成為常態。家樂福進入中國這28年,也是大賣場業態由盛而衰的發展史。

家樂福“倒閉風波”背後,傳統大賣場亟待轉型 - 天天要聞

圖源:觀察者網

難掩業績頹勢

作為大賣場模式的開創者,家樂福1995年進入中國,彼時中國消費發展蓬勃待興,可以囊括所有生活所需品類的大賣場模式,受到了市場消費者的歡迎。

開業風光,發展迅速,家樂福可以說是零售大賣場時代的佼佼者。其模式也被多數零售商家學習,大潤發便是這一模式的後來居上者。

而曾經風靡一時的“家樂福模式”,主要指的就是由供應商直送到店的“零供模式”,即以收取進場費及條碼費用作為經營利潤的補充。

這一模式也埋下了家樂福經營漸衰的伏筆。

供應鏈業內專家向觀察者網表示,“從商品採購來說,家樂福最早是供應商直送到店的模式,雖然有利於快速擴張,但是沒有對上游企業併購或者供應鏈協同。後來永輝沃爾瑪,大潤發等競爭者憑藉買斷、直采等方式,慢慢都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壁壘來加強商品的差異化優勢”。

此後新零售逐漸興起,盒馬、叮咚等線上線下生鮮平台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對供應鏈的考驗也不斷加劇,但是家樂福卻遲遲未做改變,仍舊沿用着舊的模式。

零供關係也加劇了供應商和超市的矛盾,在這次家樂福“倒閉風波”的輿論中,就有不少供應商表示,已經很久沒有向家樂福供貨了,家樂福方面也多次延期賬款,現在大部分供應商們也無法確定是否能繼續維持合作了。

無法跟上時代的家樂福,終究會被時代淘汰。

20世紀開始,家樂福就在不斷地收縮自己的全球市場,2005年退出日本市場,將門店買給永旺;2006年退出韓國市場;2011都2012年接連推出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家樂福在亞洲市場已經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2022年7月20日,統一集團以新台幣290億元的價格買下台灣家樂福,按照當日匯率換算摺合人民幣約65.54億元。

據悉,交易完成後統一集團將持有台灣家樂福70%股份,統一超商持有30%,預計在2023年中完成交割。此次交易完成後,統一集團將成為台灣家樂福的唯一所有者。

2019年蘇寧易購以48億元收購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家樂福中國)公司80%股份,當時約定剩餘的20%股份將於收購日後滿兩年的九十天內按照協議約定的固定價格轉讓給蘇寧國際,蘇寧國際需無條件購買。

彼時家樂福被蘇寧收購,業內人士都表示這筆交易對雙方都有所助益,蘇寧也雄心勃勃地預備依託家樂福的線下零售資源,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然而換過一次血的家樂福,似乎仍舊是“回天乏術”。

家樂福“倒閉風波”背後,傳統大賣場亟待轉型 - 天天要聞

圖源:觀察者網

蘇寧易購在2022年三季報中表示,當前公司仍處於凈利潤虧損狀態,其中家樂福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難以分攤。2022年半年報顯示,家樂福中國同期對蘇寧易購凈利潤影響約為-4.71億元,佔比超過同期公司凈利潤的10%。

而在2022年11月10日,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旗下子公司Suning International Group Co.,Limited(蘇寧國際)收購Carrefour S.A.(家樂福集團)剩餘20%股份的進展公告。

公告稱,蘇寧國際因與Carrefour Nederland B.V.、家樂福集團達成協議時的客觀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就剩餘家樂福中國股權的收購發生了較大爭議。

如今蘇寧深陷泥潭,面對行業更替,家樂福如何挽救頹勢?

傳統超市困局

不光是家樂福,這幾年大潤發、沃爾瑪等都傳統大賣場企業都面臨著規模收縮的困局。

消費模式的多元化,消費者的根本變化,讓整個零售業態都產生了影響,如何抓住新的消費群體,如何形成差異化競爭,這是擺在所有大賣場企業面前的問題。

如今,會員店和“小型化”似乎是大部分超市選擇的改革方向。

大潤發的經營者高鑫零售自2019年起便大力拓展多業態,在改造商超大賣場的同時,提速小潤發開店數,同時開設M會員店。

根據財報,2020財年,大潤發開出24家小潤發(小潤發或大潤發mini), 2021財年開出103家,期內新增73家,開店數同比增300%。

小潤發麵積約為200-500㎡,靠近社區,不做活海鮮,可以提高滲透率,靠近消費者,縮短配送半徑,提高履約率。

大潤發旗下全國首家M會員商店落子揚州,改造升級預計需要8個月,將於2023年4月開業。

對會員店的轉型,是家樂福嘗試過的一次自救。

在2021年10月17日開出家樂福中國首家會員店成山路店的時候,家樂福規劃在未來3年內,將200家大賣場中的100家全面升級改造為付費會員制的會員店。

但截至目前,家樂福中國在上海的會員店,一共只有四家。

家樂福“倒閉風波”背後,傳統大賣場亟待轉型 - 天天要聞

圖源:觀察者網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認為,在當前線下零售業態承壓的情況下,國內大型會員制商店的市場表現卻較為亮眼,這體現出會員制商店在抵抗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上的抗壓能力,而這也是各大賣場轉型會員制商店的原因之一。

而以盒馬、叮咚為首的新零售業態,也是如今的大勢所趨。

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供應鏈業內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from farm to fork都是食品供應鏈的負責範圍,而盒馬和叮咚,都在last mile(商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最後一公里)這方面做得很好。

不過根據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2超市業態調查快報顯示,超市行業困難時刻已過,企業表現開始回暖。

2022年,樣本企業銷售同比持平及正增長的企業佔55.7%,遠高於2021年32.9%的佔比;凈利潤同比持平及正增長的企業佔52.9%,遠高於2021年27.8%的佔比。

處在轉型調整關鍵期的大賣場超市,如何深入供應鏈的源頭,加強掌握供應鏈的能力,是亟需解決的。面對不斷追趕的“新勢力”,傳統超市們的轉型之路任重道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