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佼連爆13名藝人醜聞,這才是最大的醜聞。
很難想象,台娛竟然能搶選戰的戲。我一直以為台灣選戰比娛樂節目有意思多了。但娛樂圈這次加了猛料,加料者,藝人黃子佼也。
黃子佼1972年出生,10歲時母親離家,15歲時父親遇車禍,後得台灣女藝人張小燕扶持和照顧。2001年,黃子佼與女藝人曾寶儀交往,而此時他已與小S相戀,這件事情曝光後,弄得大家都很不體面。2014年,黃子佼開始與女藝人孟耿如交往,後來在一次頒獎典禮上,小S、黃子佼和曾寶儀三人得以和解。2020年3月5日,黃子佼宣布與孟耿如登記結婚。2022年5月19日,孟耿如宣布產下一女。
走到這一步,對於一個五十齣頭的男藝人來說,快接近happy ending了。
但就在2023年6月19日這天,旅居法國的網紅Zofia在臉書上指控某男主持人在她17歲時強吻並拍攝未成年少女私密照片。
對號入座,很容易能辨識出某男就是黃子佼。
黃子佼即日承認,表示歉意,然後酒後發視頻,連爆13名藝人醜聞,包括大S、小S、具俊曄等多位藝人吸毒,自己多年前還被具俊燁硬塞毒品,等等。
他這是自殺式爆料,爆料不久後他有自殺行為,被送醫救治,目前並無生命危險。
事情來得太突然,來得太猛烈,台灣娛樂界一片嘩然,一時間柯文哲的新聞都靠邊了。當然,大陸這邊的張蘭和汪小菲母子更是坐不住——怎麼又牽扯到大小曲線和光頭身上去了呢?Small world.
每次看到他母子倆及曲線一家,我就覺得台灣和大陸真的是血肉相連啊,婆媳糾紛都是純正的中國味。怎麼能分得開?
事情大體就是這個樣子。怎麼看?
我的看法是:
一,個人發布視頻所提供的材料,暫時不具備法律上的意義。一個案件在判決之前,原告和被告都認為自己代表着真相和正義,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的是非曲直一定要法官定奪,居中裁決。
黃子佼的話,說過聽過就可以了,不好太認真,他只是從他自己的立場傳遞一些信息,這些信息與真相有很遠一段距離。
接下來被爆料的藝人一定會紛紛出面自證清白,毫無疑問,他們所說的話也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並不代表完全的真相。
請記住,不要在社交媒體上無條件地相信任何一個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二,私底下,我會相信黃子佼說的那些事情嗎?
我不需要通過他來說,根據我的常識判斷,他說的並非完全不可信。
撕開世界的面目,任何一個人都有不堪的一面,有的屬於法律層面,有的屬於道德層面,有的純屬隱私,例如個人癖好等。這些東西撕開,擺到聚光燈下,並用手機屏幕放大看,都不好看。
娛樂名人,被撕開後,難看的一面會更難堪一些,這不光在台灣,就是在大陸,在香港,在首爾,在好萊塢,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他們有更多的資源,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他們有更多的誘惑,而他們並不具備超越普通人的道德感和約束力。
娛樂名人也是人。
三、我個人非常反感黃子佼的這種爆料的做法,所以我要說一句“黃子佼連爆13名藝人醜聞,這才是最大的醜聞”。
他對自己曾經的醜聞,不,曾經的犯罪,表示道歉,表示抱歉,三言兩語後,就開始往大小S吸毒上扯,然後扯出一連串的所謂猛料,“我不管了,我就是要說出來,管你們去死,反正沒有人管我去死,說明他們就可以若無其事地紅下去......”
他的基本邏輯是:我做錯了,但我身邊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人;如果我被自己曾經的作惡“報應”了 ,那麼,我現在就要成為我身邊所有人的“報應”。
他對自己的惡並沒有真心懺悔,他以為曝光別人的惡就能減輕自己的惡。他要把別人拖下水,自己死,也要拉一群墊背的。
我極度噁心他的這種做法,這就是“告密文化”的翻版,刻薄,陰損,毫無一個男人的擔當。如果有人為他的“坦誠”而歡呼,我只能說,這是人性的悲哀——這近乎沒有人性。
藝人之間的交往,也有隱私的界限。玩不到一起去,可以不玩;看不慣的,可以不看;觸犯法律的,做為一個守法公民,可以選擇報官。
暗中寫下小報告,等自己的醜聞曝光,再把這些小報告拿出來為自己贖罪,這是人之下品。
這種風氣風行下去,人人自危,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鬼樣子?
我認可台警方的做法:對於黃子佼曝大小S吸毒,無實證且過追訴時效,將不會偵辦。
演藝明星不是完人,他們跟普通人一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擁有不可以隨隨便便就被“有罪推定”的權利。
至於“事件”的實質,民眾自己心裡會做出判斷,她們的商業價值就能體現民眾的判斷。
再說一遍:遵紀守法,遠離毒品。
順着黃子佼,我想起另一位黃姓藝人,黃海波。2014年5月15日黃海波因涉嫌一起詭異的嫖娼案被抓進看守所,2014年11月30日釋放,2014年12月1日凌晨,黃海波向公眾致歉:
“各位好。事發至今,恍若隔世。關於我的事情終於可以親自向大家有所交待。真誠地向全社會說一句:對不起!
身為一個公眾人物,我做出了錯誤的示範,愧對於觀眾朋友們的喜愛支持,也給合作夥伴們帶來了重大損失和諸多困擾。
事已至此,所有對我的懲罰,我全盤接受。未來,我將會用很長一段時間來反思和沉澱自己,並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沒有人可以做到不犯錯,但有人可以做到自己的錯自己咽下去。
小人無過,君子常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君子與小人的差異在哪裡?“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出了問題找自身的原因,小人出了問題找別人的茬。
黃子佼就是小人,他不是君子。《論語》里一共出現過24處“小人”,其中19處是作為“君子”的對立面而出現的,黃子佼不過是跨越千年的一個腳註而已。
孔子不喜歡這樣的人,MeToo。
|原創作品·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