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的是《朱子書八字勉庠友》八條屏的最後一幅《恥》字。如果單獨書寫一幅“恥”字,好像不雅,估計也沒有人會喜歡它。但這是作為“儒家八德”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一起展現,其意義就大不相同了。
恥,即羞恥、恥辱,作為“八德”之一,就是教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知恥、識恥、拒恥,“恥”是道德的底線,不可逾越,凡是不符合道德的事、違背良心的事,絕對不可去做。孔子云:“知恥近乎勇!”意思是說知道是恥辱的事,就不去做;或者做錯了,知道了去改過,也是勇敢的一種表現。所以,知恥,也是一種自尊自重的高境界的作為。人若無恥,無異於禽獸一般。我書寫的這首《恥》字七言律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詩的原文如下:
涉世休輕量淺深,時時舉恥問中心。
常存可許為賢聖,偶失須防入獸禽。
元亮惜腰輕五斗,仲連開口笑千金。
大廷對眾無慚色,行寢寧教愧影衾。
這首詩里有兩個典故值得弄明白,一是“元亮惜腰輕五斗”,據《晉書·陶潛傳》載,陶潛,字元亮,知識淵博,性格放蕩不羈,不諂媚長官。後來做了彭澤令,上峰下令公田一律種高粱做造酒原料,他的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於是命令一頃50畝種高粱,50畝種粳米。郡里派遣督郵到他的縣視察,他的下屬說應該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道:“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去彎腰,這就喪失尊嚴了,我是為小心謹慎地為鄉下百姓做事的啊!”這事被歷代人傳為佳話。二是“仲連開口笑千金”。仲連即魯仲連,是戰國時期齊國人,聰明過人,喜歡高談闊論和為人排憂解難。李白曾在《留別王司馬嵩》詩中首句寫道:“魯連賣談笑,豈是顧千金?”其意是說魯仲連“賣談笑”並不是為了掙點小錢,而是通過笑談提高自己知名度,為百姓辦事。
這首詩大意是說,人生在世要經常檢視對恥辱的認識是深還是淺,時時刻刻詰問自己的良心。應該經常保持這種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才有可能成為賢明之人;如果偶然失去這種觀念,就有可能做出形同禽獸一般的事來。就像陶元亮為了尊嚴不為五斗米折腰,魯仲連為笑談不向千金膜拜那樣保持高尚的人格。使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光明正大,在大庭廣眾面前無慚色,所行所寢行端品正都不會留愧影。
——武鋒(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