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部表示,根據監測,近期蚊媒密度呈現逐漸上升趨勢,今年我國南方城市登革熱防控風險和壓力較大。目前對登革熱的主要預防手段是防蚊滅蚊,每年從5月開始一直到10月都是蚊子肆虐的季節,怎麼和蚊子“血戰到底”,避免感染疾病,快來記住這些“錦囊妙計”↓
別讓自己成為蚊子的“萬人迷”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蟲媒傳染病,無法人傳人,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目前尚無可預防登革熱的疫苗,怎麼減少自己和蚊子的“親密接觸”是防範的關鍵。其實蚊子吸血也是有偏好的,當蚊子於1米距離內鎖定一群潛在目標時,有以下這些特徵的人容易變成蚊子的“香餑餑”↓

想避開蚊子,首先就要讓它們討厭自己,容易出汗的人要及時擦去汗液,運動後要儘快洗澡,少用香水、潤膚露等化妝品,少穿黑色衣服。
各種防蚊產品靠譜嗎?


△市面上常見的一些防蚊產品
說到為了迎戰蚊子準備的“軍火庫”想必大家的庫存都不會少,但有的時候即便“武裝”到牙齒,出了門還是難免被咬的一身包,這是為什麼?專家介紹,防蚊產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防蚊作用,但效果參差不齊,防蚊原理也不盡相同,無法保證對所有蚊子都有效。比方說所謂的“驅蚊聲波”是利用雄蚊的振翅頻率驅散交配過的雌蚊,但這招對一部分還沒交配過的“單身蚊”並沒有作用。
所以說,除了適當使用驅蚊產品之外,還要做到從源頭進行防治:
1 室內防蚊:進門前拍打衣服,看看身上有沒有蚊子再進門。 定期清理家中排水管道和盛水容器。 隨手關閉紗窗、沙門。 出汗後及時洗澡,保持皮膚清爽。
2 室外防蚊:在草叢和樹木較多的野外,穿上淺色的長衣長褲,避免光腳穿涼鞋。 盡量避免在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遠離積水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被咬了不能隨便抓撓

面對蚊子“賜予”的紅包,抓撓只會讓你感覺更癢,還可能造成感染,“掐十字”也不過是以痛止癢,治標不治本。科學止癢,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 剛被蚊子叮咬時
用冰塊冷敷或者輕輕拍打,再塗抹清涼油等外用藥物。一般來說被咬後15分鐘瘙癢感就會明顯消退。
2 局部起大包時
可以把濕毛巾放入冰箱後敷在被叮咬部位上,每2-3小時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
3 已經紅腫發炎、潰爛時
可使用紅霉素軟膏等預防感染,如伴有發燒、寒戰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被咬了如何鑒別登革熱?

專家介紹,登革熱和流行性感冒擁有很多共同癥狀,一樣都會引起發熱和肌肉酸痛,很容易被人忽視從而引發嚴重後果。
典型登革熱和感冒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它還會伴有“三痛”(眼眶痛、頭痛、肌肉和骨頭關節酸痛)、噁心嘔吐和皮疹,部分患者有出血現象和淋巴結腫大。重型登革熱常並發腦膜炎、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多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時內死亡。

△登革熱發病時常伴有皮疹。
目前我國各年齡段的人群對登革熱都易感,如果被蚊蟲叮咬後發現自己出現疑似癥狀,要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進行排查診治。
來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