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的細節也太多啦!大家一定要來看!”“我父母看了劇之後說太還原了,把那個年代的人演活了。”《夢中的那片海》開播以來,收穫了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諸如此類的評價不在少數。同時,酷雲全國直播關注度最高突破1.8350%,位列同時段Top1,開播以來日均收穫全網熱搜150多個。
《夢中的那片海》由西嘻影業出品製作,楊曉培擔任藝術總監、總製片人,付寧執導,葉京總策劃,徐兵、周鶴洋任編劇,肖戰、李沁領銜主演,劉芮麟、曹斐然、趙昕、崔航、張齡心、魯諾主演。本劇主創以高要求與高標準深入故事創作中,力求還原劇中年代的那份淳樸和純粹。劇中大量精益求精的細節為該劇鋪就了真實、厚重的歷史底色,將上世紀70年代的背景搬上熒幕的同時,也為觀眾感知人物的熱血激情並從中汲取力量,提供了豐沛源泉。
考究點滴劇情,貼合本真歷史
《夢中的那片海》以七十年代的北京為背景,聚焦於小人物的奮鬥史,時間跨度長達三十餘年,敘述了改革開放前後時代飛速發展的故事。但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之外,劇中還有不少值得考究的劇情細節。
從始至終,肖春生、葉國華等人都以成為一名軍人為榮,這與1977年城鎮子弟爭相選擇入伍的時代背景相吻合。而陳宏軍則選擇參加高考,趕考時他身穿棉服,也是對應了1977年的高考在冬天舉行。還有隨着經濟的進步,下海從商成為了越來越人的選擇,在劇中肖春生、葉國華等不少北京青年就選擇了下海創業。這些帶着那個年代特有印跡的人物選擇,將時代的氛圍構建得更為充盈,為觀眾提供一種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除此之外,劇中部分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跡可循。例如開篇登場的修冰刀老師傅王培芝,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正是“北京冰刀王”傳承人,他的出現不僅深了這個時代的印記,也讓熟知行業的觀眾倍感親切。而第六集中賀紅玲母親需要進行心臟搭橋手術時,葉國華提到的蘇教授也是真實存在的。他是中國心臟外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蘇鴻熙,被認為是中國醫學史上的傳奇人物,他的出現也側面向觀眾展現了那個醫療資源緊缺和醫患關係緊張的時代困境。
種種細節在劇中比比皆是。《夢中的那片海》所構建的故事樣本展現了被飛速發展的時代裹挾卻依舊勇敢做出選擇、並為之拼搏的人生態度;所講述的故事呈現了青春蓬勃的日常風格,而這也更能引發不同年齡人群的情感共鳴。
細摳每處場景,還原當年質感
當然,要想還原細膩真實的時代質感,除了劇情細節要經得起推敲,細心考究過的場景、燈光、道具等要素也必不可少。為此,主創團隊也花費不少精力,最大程度重現了上世紀70年代的北京城:在拍攝過程中,劇組用草席在什剎海圈出1萬多平米場地,只為還原當年的年輕人休閑玩耍的冰場;輾轉大半個中國,從北京到海南再到橫店,劇組用實景和搭景拍攝相結合,再現午門宏大場景。還有光影色調上,攝影指導高琦表示,劇中涵蓋30年之久的時間跨度和不同地點的空間跨度,這在拍攝方式上都會進行精細的調整,以求讓觀眾從視覺上真切感受時代的變更和發展。
此外,在妝發方面,肖春生的圍巾非常整潔,葉國華的圍巾則是起毛球的,這恰恰與二人在劇中一穩重一浮躁的性格相符;在道具方面,因為找不到當年用的扎啤酒杯,劇組專門用3D打印技術做了50多個杯子;還有肖春生帶賀紅玲去看望肖父時,細心觀眾就發現了,旁邊的煤爐上是老式的鋁製燒水壺,也正是燒水壺燒開時發出的鳴笛般聲音。
平凡且頗具生活化的場景安排、道具設計,充滿着劇組的匠心。不僅喚起了60後、70後對往昔時光的回憶,也為觀眾營造出了沉浸代入的氛圍,增加了當代的年輕人對過往的了解,為青年群體代入當時的情境創設了基本條件。
展現動人演技,構築鮮活形象
如果說真實的場景氛圍奠定了硬件基礎,那演員在細節之處的演技便是徹底演活了角色。為還原“北京小爺”的角色感,從小在南方長大的肖戰會去北京的衚衕裡面沉浸式體驗北京氛圍,看老大爺打牌,近距離感受當地的生活。在此基礎上,他也在台詞中加入了“嘿呦喂”“回見了您嘞”等方言,小小細節凸顯了地道的北京味,也讓熱血且具有正義感的肖春生形象更加鮮活。
李沁飾演的佟曉梅性格內斂含蓄,她將南丁格爾視為偶像,希望成為一名優秀醫者懸壺濟世。面對父母的反對、質疑,她堅定自己的選擇並勇敢指出,醫生和護士差別只是專業知識的不同。在人前佟曉梅據理力爭,在人後她還是控制不住情緒崩潰哭出聲,這一幕又將角色的倔強、委屈和隱忍刻畫得入木三分。還有賀紅玲,她的性格更為外向熱情,平時愛笑,一笑臉上就會出現酒窩。難怪肖春生提起賀紅玲就想到她甜蜜的酒窩。
當然,劇中還展現許多動人的女性角色形象。葉芳耿直堅定,預言了高考必將重啟,並為之不懈奮鬥;趙小惠有勇有謀重情重義,因擔心郭黑子被李上游所利用,一面請求肖春生助力,一面設計讓郭黑子發現李上游對自己有所圖……青年演員們生動形象的刻畫,讓一個個角色的個性更加鮮明生動,使觀眾在感受時代命運的同時,也得以從中感受到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毫無疑問,細節成就了一部嚴謹紮實的年代劇,塑造了一群熱血奮進的年輕人。而無數觀眾正是從細節中獲得與角色的共鳴,被角色與劇情所感染、鼓舞。正如藝術總監、總製片人楊曉培所言,“這部劇不僅希望大家看到人物們年輕時的熱血激情,更是獻給曾年輕正年輕,永遠年輕的英雄兒女,獻給每一個為了夢中的那片海,不斷奮鬥,平凡但不平庸的你我。”雖然50年前的青年人面對的考驗和抉擇與今天不盡相同,但他們面對困難時的熱血與勇氣,為夢想奮鬥的精神,對當下乃至未來,都有無窮的感染力與影響力。相信只有乘着可貴的精神財富,方能通往夢中的那片理想之海。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