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喜馬拉雅FM超級製作的精品課《多多讀書·24節氣的秘密》
編輯丨三石
春分是一個有關春天的節氣,春暖花開、鶯飛草長。如果說早春的時候,天還有些涼。到了春分,就意味着春天已經過了一半,天氣已經越來越暖了。
春分的時間是每年的3月20到21號之間的一天。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的腰帶,也就是赤道,白天和黑夜幾乎一樣長。所以有句諺語叫做“春分秋分,晝夜平分”,講的就是春分和秋分這一天,平分了白天和黑夜,而春分之後,白天會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
晝夜的變化是因為地球的轉動而產生的
我們所在的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同一時間裡,離我們很遠的太陽只能照亮半個地球,被照亮的一半是白天,沒被照亮的一半是黑夜。
可以把地球想象成一顆圓圓的棒棒糖,把太陽想象成一隻手電筒,我們用右手順着一個方向轉動棒棒糖的小棍子,左手拿着手電筒朝着棒棒糖打出一束光,這束光只能照亮棒棒糖的一半,被照到的一半就是白天,沒有被照到的一半就是黑夜。
過了春分這一天,北半球,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半球,白天會越來越長,夜晚會越來越短。和春分一樣,秋分的這天也是晝夜等分,所以春分和秋分是一年裡最公平的兩天,南北半球的人們共同享受相等時間的日與夜。
春分有三候
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一候“玄鳥至”這裡的玄鳥指的是燕子,因為燕子的羽毛大都是灰黑色,玄色在古代就是黑色的意思,所以古時候,也把燕子也叫玄鳥。春分之後,燕子都從南方飛回來了,回來的時候還帶來了風和日麗,春暖花開,它們重新回到北方安居樂業,生兒育女。
燕子是農耕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象徵,它是農民們的好朋友。因為燕子是以昆蟲為食的益鳥,而農田附近常有蚊子和蒼蠅等昆蟲,所以燕子常在農田、農家附近出現,安家築巢。
第二候和第三候是“雷乃發聲,候始電”也就是說,春分之後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
春分是耕種的季節。春分之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對農民來說,意味着春耕開始進入繁忙階段。在我們國家的江南地區,會在春分時節犒勞耕牛、祭祀百鳥。
豎蛋的遊戲
春分秋分都是晝夜平分,所以這兩天民間都會玩同一個遊戲——豎蛋。雖然民間流行在春分、秋分豎蛋,但其實無論在哪一天,你都有可能把雞蛋豎起來,只要你能找到新鮮的雞蛋,又有足夠的耐心。
想玩這個遊戲的話,有下面3個訣竅:
1.找一隻剛生下來4-5天的雞蛋,因為這樣的雞蛋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更有利於將雞蛋豎立起來。
2.拿蛋的時候,我們的手要穩,拿好手中的雞蛋。
3.仔細觀察,利用雞蛋很多高低不平的,微微凸起的“小山”和桌子或者地面接觸,那麼這個雞蛋就有可能被豎立起來了。
春分時節帶孩子去戶外踏青,賞花,放風箏。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春天,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鳥兒們的歌聲,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感受自然的變化,也讓全家一起沉浸在爛漫的春光中。
關於主播:
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是孩子身邊的自然科學。每周兩天,早上跟多多一起晨誦關於節氣的詩詞童謠,學習國文經典,重拾母語之美;晚上聽多爸講每個節氣的物候知識、自然變化、傳統民俗和傳說故事。
二十四堂節氣小課,七十二個神秘物候,教會孩子認識時間,鼓勵孩子走進自然,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重新發現這個美麗的世界。
關於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