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拼多多再加碼,再投10億補貼數碼家電,而此時,距離電商狂歡日618,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今年電商平台的促銷發生了一些小變化,平台不只在特定的日期開展大促,而是將補貼促銷融入常態化營銷之中,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想購物的時候,都能擁有折扣。
今年3月以來,拼多多、京東、淘寶均推出了補貼活動,尤其在數碼家電等價格較高的品類,各個平台的力度都比較大。對“大件”進行補貼,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費者的決策成本,良好的購物、售後體驗,也能提升消費者對平台的信任度。
除了數碼家電這一類可選消費品之外,必需消費品也是補貼重點關照的對象。必需消費品例如日用品、食品等,乃日常生活所需,消費的頻次較高,優惠的價格和折扣有望激起報復性消費的熱情。
電商平台從自己造節,到將補貼常態化,反應出電商平台的競爭策略正在發生着變化。從消費者需求來看,他們的決策更加謹慎,會有意減少不必要的花費,如果寄希望於每年那幾個有限的消費狂歡節日,也許遠遠不夠。
電商的價格戰其實一直沒有停止,如今,低價仍然能吸引消費者,而比價的行為也從單價較高的數碼產品、大件商品等拓展到日常消耗品等。消費者對比多個平台的價格之後,最終選定一個平台下單,這也是今年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加入補貼大軍的原因。而低價對於電商平台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調和供需矛盾、合理資源配置,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