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出動力 賽出速度 賽出活力——雲陽賽馬比拼鄉村見聞

2023年05月18日18:43:14 熱門 1362

重慶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翰書

“我們現在有旅遊路、產業路、致富路,就是沒有退路”“短短一周時間,我們就兌現了當初在招商引資時的承諾”……

在前不久雲陽縣舉行的鄉村振興“大比武”活動現場,來自該縣各鄉鎮(街道)的20名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同台“打擂”、現場“比武”,講村情、亮經驗、晒成績,展風采、比幹勁、謀思路。

賽出動力 賽出速度 賽出活力——雲陽賽馬比拼鄉村見聞 - 天天要聞

▲雲陽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台比武”初賽現場。通訊員 譚優平 攝

“此次‘大比武’,只是雲陽打造‘興雲賽道’實施賽馬比拼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3月14日,雲陽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賽馬比拼工作機制是該縣為了提升幹部能力水平,強化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擔當作為和增強履職本領,激發鎮街部門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所搭建的一系列晾曬活動平台;“興雲賽道”則是系列晾曬活動的統稱,包括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大比武”活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台比武”活動,組織委員觀摩交流活動,鎮街部門“雙曬雙評”活動等。

通過動態晾曬、賽馬比拼,打造“興雲賽道”這一品牌,雲陽縣基層黨組織賽出了動力、賽出了速度、賽出了活力。

賽出動力 有差距就要想辦法趕上去

3月14日上午,海拔600米左右的雲陽縣鳳鳴鎮陽鳳村,陽光傾灑在半山坡的油菜田裡,引來蜂飛蝶舞,春風裹挾陣陣暖意拂面而過。

賽出動力 賽出速度 賽出活力——雲陽賽馬比拼鄉村見聞 - 天天要聞

▲雲陽縣鳳鳴鎮陽鳳村推出的“我在鳳鳴有塊地”項目。通訊員 譚優平 攝

“全鎮24個村,跑在前頭的村集體經濟收入有100多萬元,我們才10來萬元。都是挨鄰接近的,確實感覺到有差距,更有壓力。”陽鳳村黨支部書記鄒江雲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台比武”活動中看到了差距,去年9月底,他們在全縣率先推出“我在鳳鳴有塊地”項目,在村裡辟出6餘畝土地,切分成30至60平方米不等的小塊,以每平方米15至20元價格供市民認領種植蔬菜。由於是有機蔬菜,而且能體驗農事樂趣,該項目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很多市民和遊客。村裡又順勢修建起作為餐飲住宿配套的“南山挹秀”,打造“我在鳳鳴有個家”項目,租賃閑置農家進行改造後,轉租給嚮往田園生活的城裡人,讓他們“來得了,留得住”。

塔吊、腳手架、工程車……距離不到10公里的鳳鳴鎮黎明村,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今年五一前夕,斥資6500萬元打造的黎明村農文旅融合園將與遊客見面。

“過去,我們村集體經濟主要依靠勞務收入和閑置資產的租金收益。”黎明村黨支部書記彭寧告訴記者,村裡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彭氏宗祠、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民居群,黎明村也相繼入選重慶市傳統村落和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他們便計劃對文物進行保護性開發,邁入農文旅融合“快車道”。二社55歲的李良明說,目前他正忙着將自家住房改造成民宿,讓一家人能吃上旅遊飯。

據了解,2021年開始,雲陽縣每年都要開展“雙曬雙評”活動,全縣42個鄉鎮街道和73個縣屬部門將黨的建設、產業發展成果、基層治理成效、招商引資等工作晾曬在由縣領導組成的觀摩團面前,觀摩團現場驗收、照單打分、片區排名,年終考核。

“知其不足,而後奮起。我們通過‘雙曬雙評’看到了自身發展的不足,就組織全鎮24個行政村的黨支部書記,分批次前往縣內外其他村子進行現場觀摩,”鳳鳴鎮組織委員譚小蜂說,大家在“紅臉出汗”的同時,找差距、學經驗,形成互學比拼共進步的氛圍,通過賽馬比拼賽出謀求發展的新動力。

賽出速度 一周解決投資方三大訴求

2021年8月選址規劃、2022年9月建成投產,短短一年時間,一個佔地107畝、年處理能力10萬噸的畜禽糞污生態化處理中心在雲陽縣巴陽鎮永利村拔地而起——賽馬比拼,讓永利村賽出了“永利速度”。

賽出動力 賽出速度 賽出活力——雲陽賽馬比拼鄉村見聞 - 天天要聞

▲位於雲陽縣巴陽鎮永利村的畜禽糞污生態化處理中心。通訊員 譚優平 攝

“目前,我們正進行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在提高產能的同時還能減少人力成本。”負責該中心運營的雲陽縣農高永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主管項瑞介紹,所謂畜禽糞污生態化處理,就是將養殖場糞污收集攏經過腐熟發酵後,生成有機肥返田,用於果蔬種植。

該中心不僅實現了對雲陽縣內畜禽糞污的生態化處理,還帶動了永利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除了每年固定的15萬元分紅外,村裡持有該公司7%的股份,並享有5000噸生態肥銷售權,還向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短短一周時間,我們就兌現了當初在招商引資時的承諾。”2021年,在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台比武”活動上,永利村黨支部書記萬丹談到這個項目時頗為自豪。

他告訴記者,2020年,村裡在引進一個投資近7000萬元的養殖項目時,對方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企業用電問題、建設用地問題和道路修到廠門口的問題。為此,永利村拼時間、搶進度,多方協調努力,僅用了一周時間,就解決了投資方提出的三大問題——牽設起2公里的電線、流轉了110餘畝土地、修建好從主馬路到廠子的近一公里道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我們被永利村的高效率和誠意所打動。”重慶訓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六三說,這樣的速度完全出乎當初的預料。

“永利速度”帶來的效益也顯而易見:訓康農牧公司已在當地形成年產值近億元的養殖規模,還吸引了其他4家規模化智能化生豬、牛羊養殖企業集聚,並帶動了畜禽糞污生態化處理中心的落地,形成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有機統一。

雲陽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基層黨建賽馬比拼,實現了基層黨員幹部從“要我變革”向“我要變革”、從“適應變革”向“引領變革”、從“承載壓力”向“釋放張力”的躍遷。通過全方位重塑組織新形態、幹部好狀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明顯增強。

賽出活力 偏遠小村成了遊客“打卡地”

站在雲陽縣巴陽鎮巴陽村臨江而建的景觀長廊遠眺,網紅“打卡地”“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盡收眼底,漫山桃花與一江碧水相映成趣。

賽出動力 賽出速度 賽出活力——雲陽賽馬比拼鄉村見聞 - 天天要聞

▲雲陽縣巴陽鎮打造的巴陽村人居環境改造示範點。通訊員 譚優平 攝

“周末一天可以收入5000多元,節假日單日收入可近2萬元。”巴陽村全地形山地越野車項目經營戶汪俊說,每逢周末和節假日,來自雲陽及周邊區縣的遊客絡繹不絕,“我們這裡位置比較偏遠,原來出名的只是枇杷,沒想到環境打造變美後,能這麼吸引遊客。”

變化始於當地從2021年開始進行的人居環境整治,目前,巴陽村不僅建起了智慧枇杷園,還依託“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發展起集觀光農業、生態旅遊、項目體驗於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項目,僅今年春節假期,就有上萬名遊客慕名而來。

巴陽鎮組織委員葉子語認為,巴陽村的變化,正是堅持黨建引領院落式鄉村振興示範點的一個縮影——通過學習先進、找尋差距,以鄉村面貌的煥然一新推進鄉村振興。

“2022年,我們聯合縣農業農村委、縣財政局,建立月調度、季通報、年評比‘三項機制’,大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雲陽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底,全縣44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總收入達1.39億元,同比增長40%,順利突破億元大關。 接下來,雲陽將圍繞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作為固底板、補短板、延長板的有力抓手,繼續在賽馬比拼中提升組織能力,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交出基層黨建高分報表。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