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宋清影
4月19日,印度多家媒體紛紛報道,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的最新數據,2023年印度人口將達到14.286億,“超過中國”而“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由這一數據帶來的喜悅籠罩着印媒,但同時,印媒也看到人口增長所帶來的人口焦慮、土地緊張、農業受影響等問題。

印度人口達到14.286億(圖源:法新社)
40年後印度人口或增至17億
據《印度教徒報》報道,根據官方預測,印度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到16.7億,預計將在2064年的某個時候達到17億的峰值。這意味着印度將繼續擁有大量適齡工作人口,也能供養更多老年人。
《印度斯坦時報》則着重提出了印度人均中位年齡的優勢,報道引用世界人口展望 (WPP)的數據稱,印度人口的中位年齡為28.2歲,南亞地區對比顯示,印度的中位年齡明顯低於斯里蘭卡(32.99歲),但高於巴基斯坦(20.62歲)、尼泊爾(24.41歲)和孟加拉國(27.06歲)。
4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例行記者會上,當被問及“印度將在今年年中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時,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中國有14億多人口,其中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更是達到14年。同時,中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積極應對人口發展變化。正如李強總理所指出的,中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擔憂人均土地面積下降
《今日印度》在19日刊文稱,人口不斷增加,這對印度來說是一件幸事,但也帶來挑戰,因為人均土地面積將不斷減少。文章稱,截至現在,印度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34.6人,比中國的人口密度高出近三倍。

印度聚集的人群(圖源:路透社)
文章指出,人口增加對印度來說是人口紅利,但國土面積卻保持不變。因此,在一個人口穩定增長的國家,每一代人都必然會看到人均土地面積的減少。“假設土地分配公平,一個印度公民可以擁有的土地面積是多少?答案是2301平方米。一個印度板球場的面積為61.4平方米。因此,一個印度人擁有將近37個板球場的土地面積。”
文章認為,人均土地佔有量的下降,對農業有較大影響。隨着人口增加,土地持有量將變少,農業土地很可能被轉用於非農用途。
根據印度農業普查的最新信息,經營農場的平均面積已從1970年-1971年的2.28公頃,減少到2015年-2016年的1.08公頃。
考慮到農業經營規模的下降趨勢以及隨着時間推移的人口預期增長,農業經營的分散可能會繼續,預計印度農業經營的平均規模將進一步減少。
《印度教徒報》還提出,人口增長也意味着,提供高質量工作崗位的壓力也將繼續增加,同時,人們對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也在增加。
印度許多政治領導人越來越多地呼籲實施二胎規範,阿薩姆邦等一些邦已於2021年發布命令,禁止擁有兩個以上孩子的人從事政府工作。聯合國機構表示其對印度的調查結果也表明“人口焦慮已經滲透到大部分公眾中”。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