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共同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的採訪,談及當前各方高度關注的春季大反攻一事。作為國防部長的列茲尼科夫表示,西方盟友不要對烏克蘭大反攻抱有過多的期望,這高估了烏克蘭軍隊的反攻能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得更加明白,他警告華盛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即使烏克蘭發起春季大反攻,也不知怎麼做才能讓美國滿意,不知往前推進10公里、20公里、50公里還是100公里才算是春季大反攻的成功。總而言之,指望烏克蘭在春季大反攻中戰勝俄羅斯根本不現實,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的共同心愿是讓美國清醒過來。
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的這番表態也值得進行詳細解讀,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對春季大反攻的表態而言,確實讓很多人感到有點不對頭,尤其讓那些支持烏克蘭的人感覺,這個彎轉得太大了。從去年底開始一直到今年年初,澤連斯基、列茲尼科夫、扎盧日內、庫列巴都在各種場合掀起了“烏克蘭要通過大反攻與俄羅斯決戰”的輿論造勢。結果沒有想到,如今烏克蘭高官的口風一轉,出現180度的大轉彎,這讓支持烏克蘭的人情何以堪。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的態度之所以出現180度的大轉彎並告誡美國,對於春季大反攻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也是出於多方面原因。
第一,經過俄烏衝突在戰場上的拉鋸戰,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已經清醒地認識到,烏克蘭要想對陣俄羅斯並贏得勝利的可能性非常小。雖然俄羅斯很困難,還遭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有點拉跨,但相較於烏克蘭,俄羅斯畢竟是龐然大物,這一龐然大物就連美國及北約都不敢親自下場直接撼動,更何況是經濟上已經破產的烏克蘭。此前,澤連斯基雖然不斷叫囂要發動春季大反攻,要給俄羅斯顏色看看,但到了今天他也不得不認清現實。因此,只能通過降低調門的方式告訴西方的盟友們,對烏克蘭的春季大反攻不要抱太高的奢望,這種奢望只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認清現實的表態也表明,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在一年多的俄烏衝突中,終於在現實面前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第二,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口風變化的背後因素還是為了伸手要錢、以退為進。此次春季大反攻遲遲不能進行,西方指責烏克蘭沒有決心與意志,已經開始喪失戰鬥的意志,但澤連斯基、列茲尼科夫、庫列巴卻反向指責美國等西方盟友,沒有為烏克蘭提供烏克蘭所需要的武器。澤連斯基表示,西方要為烏克蘭提供能夠直接威脅到俄羅斯本土的遠程導彈,但美國一直拒絕向烏克蘭提供這種武器,這就使得烏克蘭在發動反攻時失去了制衡俄羅斯的能力,這讓澤連斯基、列茲尼科夫非常沮喪。烏克蘭需要先進裝備,但西方國家不給烏克蘭提供,即使口頭上說要提供,但送到烏克蘭手上的只是一些破破爛爛的二流武器,烏克蘭也無法發起反攻。即使烏克蘭政府再不珍視自己士兵的生命,也不願意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向俄羅斯發動反攻,給俄羅斯軍隊遞人頭、刷戰績。因此,列茲尼科夫與澤連斯基在接受採訪時告誡美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要達到的目的就是以退為進、伸手要錢。
第三,列茲尼科夫與澤連斯基口風轉變的重要原因在於,儘管他們口口聲聲地要將俄羅斯驅趕出去,恢復烏克蘭對烏東四州與克里米亞半島的統治權,但在這種政治宣傳背後,澤連斯基實際上已經意識到,與俄羅斯這一龐然大物交戰,必須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既然美國已經確定好這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在美國的歷史上,沒有哪次代理人戰爭通過一兩年就能夠解決,越南戰爭美國打了十年,阿富汗戰爭美國打了二十年。如今一場俄烏衝突才進行了400多天,美國也無法收手,美國好不容易找准這一機會將俄羅斯拖到戰爭泥潭中,進而削弱俄羅斯。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絕對不會允許俄烏衝突在短時間之內通過談判的方式得到解決,美國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延長戰爭的時間,既然美國政府對俄烏衝突的設計是這樣的,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當然也不用再着急。因此,這次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他們放低調門,也是告訴美國,烏克蘭政府已經從狂妄的速勝論慢慢清醒過來,要同美國保持高度一致,要與俄羅斯打一場誰都耗不起的消耗戰。澤連斯基的表態背後要表達的意思在於,既然美國想要與俄羅斯打消耗戰,烏克蘭只能奉陪到底,與俄羅斯戰鬥至最後一人。
第四,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作為烏克蘭軍政首腦,之所以在春季大反攻時態度出現180度大轉彎,還因為這場戰爭對包括澤連斯基、列茲尼科夫在內的烏克蘭高層而言,絕對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機會。此前,美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表示,烏克蘭動用了4億美元購買農產品的資金,通過各種方式流入烏克蘭高官的腰包里。儘管隨後美國國際開發署證明,美國援助烏克蘭的資金與軍火都有明確的用途,根本不存在西摩·赫什所說的那種情況。
從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經費濫用與挪用以及各個環節的貪污情況而言,美國之所以在俄烏衝突中能夠如此賣力地援助烏克蘭,能夠在自己國內通貨膨脹高企不下、國債危機步步緊逼之時依然為烏克蘭提供如此龐大的資金支持,中間如果沒有貓膩誰都不會相信。因此,這場俄烏衝突打的時間越長,對烏克蘭老百姓而言當然是災難,但對於包括澤連斯基在內的烏克蘭高官政客以及美國的政客們而言,確實大撈特撈的絕好機會,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也是澤連斯基轉變口風的另一原因。
總而言之,澤連斯基與列茲尼科夫在5月8日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對於春季大反攻已經表現出放棄乃至渺茫的心態,對此還是要奉勸一句,當前停火熄戰才是烏克蘭需要做的事。什麼時候烏克蘭能夠真正掌握自己國家的命運,不至於淪為美國對付俄羅斯的棋子,真正為烏克蘭老百姓考慮,烏克蘭才能從戰爭的打擊當中清醒過來,也才能在戰爭的廢墟當中重新建立起來。否則像現在這樣,美國與俄羅斯將戰鬥至最後一個烏克蘭人,帶來的結果只能是國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