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上,時年剛滿4歲查爾斯三世被拍到了托着腮、百無聊賴等待的一幕。
這一幕,成了他一生的寫照。
誰也沒有料到,身為王位第一繼承人的他,竟然等了整整70年才終於坐上了國王的寶座。
近日,全球的視線都聚焦到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僅是為了見證查爾斯的加冕,也是為了一睹塵封了70年,每位君主一生只能佩戴一次的稀世珠寶。
一、加冕儀式成各國王室成員的珠寶秀
英王加冕,各國的王室自是要傾巢出動,以示祝賀。
雖然當天的主角是查爾斯,但來參加儀式的其他國王室成員顯然不願意被壓了一頭,當天全部盛裝出席,女眷們更是將這場加冕儀式變成了王室珠寶展。
被稱為北歐王室顏值擔當的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和王后萊蒂齊亞一出場就成了眾人的焦點。
萊後不愧是歐洲人心中王室時尚的代名詞,一身芭比粉套裝搭配斗笠蕾絲禮帽,一般人真的不敢輕易嘗試。
而這一身裝扮里,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萊後耳朵上的簇狀鑽石耳環。
這對耳環是西班牙上上任王后Ena的結婚禮物,以一顆碩大的鑽石為主鑽,在周圍鑲嵌滿一周的小鑽製成,閃耀非凡。
這對簇狀鑽石耳環是萊後重大場合的必備耳環,此次能戴着它出席加冕,足見西班牙王室對這場典禮的看重。
丹麥王室派來參加加冕禮的是王儲弗雷德里克和王儲妃瑪麗。
瑪麗當天身穿一身紫色套裝,典雅大氣,她胸口的頂級綠松石胸針讓人眼前一亮。
這枚胸針由兩顆碩大的綠松石為主體,四周鑲嵌鑽石作為烘托,清新典雅卻又貴氣十足。
這兩枚綠松石上一次亮相時還不是胸針,而是丹麥女王項鏈上的掛墜,歐洲王室再一次展示了珠寶改裝的神奇。
去年因為一場世界盃,在全世界面前露了一把富的卡塔爾王室,這回依舊低調不起來。
卡塔爾王室沒有歐洲王室那麼久遠的傳承,沒有太多的傳家寶,但勝在有錢。
王妃謝哈·賈瓦赫一身煙灰色禮服上綉着精緻繁複的圖案,這身禮服一看就價值不菲。耳朵上戴着極具中東風情的新式珠寶,兩隻手的無名指上各佩戴一枚近兩厘米長的核形鑽石戒指,可謂是通身的富貴。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攜王儲維多利亞公主一同出席加冕禮。
卡爾十六世身穿瑞典軍裝,各種勳章掛了滿身,盡顯國王的威儀。
一旁的維多利亞公主則是內斂中透着奢華,一身王室藍套裝端莊得體,富有設計感的方形小箱包精緻又不缺時尚,脖子上的鑽石項鏈更是吸睛。
而在所有的王室里,泰王哇集拉隆功和王后蘇提達絕對是最高調的。
自2019年當上王后以來,這是蘇提達首次進行對外訪問,因此在着裝上下足了功夫。
她在加冕禮接風宴的造型就稱得上的珠光寶氣,特地找婆婆詩麗吉太后借來了滿鑽項鏈和太陽腰帶,這條項鏈和英國王室的加冕項鏈相比也不遑多讓。
而加冕禮上,素提達的豪氣更是有增無減。
鑽石項鏈換成了更加碩大的藍寶石項鏈。
這條藍寶石項鏈以鑽石為底座,鑲嵌了15顆至凈至純的頂級藍寶石,最大的那一顆方形藍寶有郵票大小,絕對是稀世珍寶。
蘇提達的鑽石腰帶也換成更加稀有的七彩寶石腰帶,腰帶上的各色寶石奪目閃耀。
除此之外,蘇提達還佩戴了各色胸針,似乎是想一次性把泰國王室的稀世珍寶都戴在自己身上,向全世界宣告自己身為王后的尊貴。
二、東道主的珠寶更是艷壓群芳、碾壓全場
賓客們個個有備而來,但英國王室素來有“珍藏最多珠寶的王室”之稱,因此哪怕面對泰王后的滿身珠寶,英王室也無所畏懼,加冕禮上的4件寶器就實現了全場碾壓。
1、行走的黃金博物館
當天載着查爾斯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是有着“移動的歷史博物館”著名的黃金馬車。
這輛馬車打造於2014年,由400多片金箔裝飾而成,車頂和車輪通體金色,華貴非常。這輛馬車的黃金用量,比英國近200年所有車輛上使用的黃金總量還要多。
但這輛馬車的珍貴之處並不全在黃金,馬車的製作材料每一件都大有來頭,取材於英國100多件文物。
比如:馬車車身使用的木料就充滿了歷史感,它來自於亨利八世的戰船“瑪麗玫瑰”的碎片和那棵砸了牛頓而舉世聞名的蘋果樹。
這也是這輛馬車被稱作“移動的歷史博物館”的原因。
當這輛長5.5米,重達3噸,需要6匹馬才能拉動,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的馬車出現在教堂前時,所有賓客的珠寶都要為之黯然失色
2、一生只能帶一次的聖愛德華王冠
當天最吸引人眼球的珠寶,莫過於查爾斯加冕時佩戴的這頂聖愛德華王冠。
這頂王冠至今已有357年的歷史,是英國王室真正的傳家寶。
看查爾斯戴帽子時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就知道其寶貴程度。
王冠的主體用黃金打造,然後鑲嵌上整整370顆的彩色寶石,包括了345顆海藍寶石、12顆紅寶石、7顆紫水晶和6顆藍寶石,王冠的總重量更是重達2.23公斤。
聖愛德華王冠的珍貴不只在於各種黃金和寶石上,更在於意義,這是一頂每位君主一生只能戴一次的王冠,也就是加冕禮這一次。
王冠上一次被使用正是70年前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
所以能夠看到它被使用,也算是見證了歷史。
3、鑲嵌最大鑽石的英王權杖
加冕儀式上,聖愛德華王冠彰顯的是國王的尊貴,而皇杖則代表着國王的權勢。
這柄世界上最古老、最威儀的皇杖擁有362年的歷史,純金的杖柄頂端匯聚了全世界各色頂級寶石。
其中最閃耀的,當屬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
這枚鑽石重達530克拉,官方顯示鑽石的尺寸為53mm x 44mm x 29mm,已經不能用鴿子蛋來形容它的大小了,用雞蛋形容會更為貼切。
4、世界上最貴重的“仿品”帝國王冠
第四件驚艷全球的寶器,是新任王后卡米拉加冕時佩戴的帝國王冠。
這頂王冠是1838年,女王維多利亞命人仿造聖愛德華王冠打造的。
雖然是一件仿品,卻也是一件稀世珍品,其華麗程度甚至遠超聖愛德華王冠。
帝國王冠上一共鑲嵌了2868顆鑽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以及5顆紅寶石。
王冠上稀世珍寶眾多,其中有三顆最為璀璨,一顆是從聖愛德華的戒指上取下的藍寶石,一顆是王冠正面鑲嵌的170克拉“黑王子紅寶石”,還有一顆是“黑王子紅寶石”下方的世界上第二大鑽石——317克拉的“非洲之星二號”。
伊麗莎白二世曾打趣稱戴這頂王冠時,要時刻謹記“別低頭,王冠會掉”。
除此之外,加冕禮上歷史悠久的加冕聖勺、王國之劍,鑲滿寶石的王權寶球……都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珍寶。
所以,哪怕蘇提達真把泰國王室的所有珠寶都帶來,估計都敵不過這幾件稀世珠寶的光彩。
三、加冕禮上讓人念念不忘的是一頂缺席的王冠
作為整場儀式的主角,英國王室成員當天的一舉一動也是備受關注。
查爾斯加冕時身穿的是1911年製作,每一任君主登基時都要穿着的黃金刺繡禮袍。
為了此次加冕儀式,早在數月前,工匠就開始對這件禮袍進行仔細地檢查和修復。
卡米拉則是身穿一身月白色,繡花的加冕長袍,袖口和裙擺處用金線綉出玫瑰花樣,搭一件長披風彰顯王后威儀。
不過比起禮袍來,卡米拉脖子上的那條項鏈更加閃耀。
這條項鏈是1858年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冕禮打造的,項鏈的鏈身共有25顆鑽石,並且在主鑽下掛着一顆22.48克拉的大鑽作為吊墜,同時搭配了一對水滴形鑽石耳墜。
這套鑽石首飾造型雖簡單,但確實足夠大氣且經久耐看,是歷任女王和王后加冕禮上的必戴之物,因此也稱之為“加冕項鏈”。
不過卡米拉打扮得再華麗、貴重,還是有許多人對這位新王后心存異議,因為他們心中有自己的王后,就是已逝的戴安娜。
他們無視了聖愛德華王冠和帝國王冠的華麗,心裡最想看到的卻是另一頂王冠——珍珠淚。
早在加冕禮之前,就有傳言稱凱特王妃會在典禮上佩戴珍珠淚王冠。
這是戴妃經常佩戴的一頂王冠,見冠如見戴安娜,有人認為這是凱特對這位後婆婆無聲的反抗。
就在大家翹首以盼時,這次凱特的確沒有佩戴珍珠淚,而是和夏洛特佩戴了一套母女款月桂頭飾。
但如果再仔細看,就會發現凱特耳朵上戴的珍珠耳墜正是戴安娜經常拿來搭配珍珠淚的那對珍珠耳墜。
凱特的這套珠寶,就是她所處的境地縮影,一邊是不能得罪的現任婆婆,一邊是要順應民意緬懷故去的婆婆,着實兩難。
四、加冕是時代的延續,也是時代的終結
英國媒體估計,這場加冕禮的總費用在1億英鎊(8.7億人民幣)以上。
而新英王的加冕代表着英國王室的延續,同時這場加冕禮也暗示着新時代的到來。
早已宣布脫離王室的哈里獨身出現在父親的加冕禮上,因為已經宣告脫離王室,所以他當天也沒有穿禮袍出席,只是穿着傳統正裝。
他的妻子梅根更是不見蹤影,可見她與英國王室關係緊張的程度。
英國王室傳承至今,所謂的王權早已不復存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像哈里和梅根一樣,正在試圖挑釁王室的威嚴。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英國王室的珠寶時隔數百年依舊閃耀如初,但英國王室的榮耀是否能像寶石一樣久遠,新的國王,新的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