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各行業正在有序組織復產復工,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物流行業,將促發哪些新趨勢?以深耕行業20年的傳化智聯為樣本,到底是什麼樣的底層邏輯讓這家企業能夠應對不確定性,搶佔產業先機?
疫情之下智慧物流不停擺
非常時刻,怎麼把一批消毒水從從合肥運到武漢?這場387公里跨省運輸讓吉濤物流的老闆犯難。
武漢封城,省際通道受阻,司機到哪找?線路怎麼安排?物資怎麼轉運?安全怎麼保障?
這家入駐杭州傳化公路港的物流企業,通過傳化智能物流平台找到運力拉貨。線路安排全部由傳化平台調度,所有交易費用在線支付。2月7日,這批消毒水順利抵達武漢。
浙江稻花香食品有限公司是金華市應急物資保障企業,已復工20多天。這家企業每天有1.8萬桶速食米線下線,但生產出來卻運不出去。通過金華傳化公路港,這些食品順利運到溫州、寧波、上海、杭州。

1月25日起,傳化智聯攜手傳化·安心驛站開通抗疫支援物資的綠色物流通道,同時免費開放全國20多萬平方米倉儲服務。通過這條綠色物流通道,中轉、運送100萬副手套、101.5萬個口罩、33000多箱消毒液,1500箱醫療原材料,總計超過3000噸醫療緊急物資,將它們送到武漢、孝感、黃岡、宜昌等地。
傳化在浙江9個公路港目前已經全部開業,港內600多家物流企業復工,平均每天配送量近20000噸。這些物流企業主要為當地超市、防疫站點、藥店配送糧油、口罩、藥品等,確保疫情期間基礎民生保障和醫療物資保障。
這些物資通過智能調度,在傳化分布在浙江省的各個公路港聚集再分散,然後以最快速度運送到該省數十個市、縣鎮以及南京、上海等地數百家商超、藥店等。

在山東,青島傳化公路港調集運力,8天跑了3300公里,向濟南、濰坊、淄博、日照、煙台等十地市捐贈輸送防疫除菌液。
在黑龍江,哈爾濱傳化公路港每天約有上千噸的民生物資在平台聚散。
截至目前,傳化智聯全國的公路港內已通過審核復工的企業近2000家,這期間,傳化公路港平台一線沒有出現一例疑似或確診病例。
“斷鏈”後如何“補鏈”?智能供應鏈加速發展
元宵節開始,原本應該進入復工狀態的物流企業,因為人員、道路阻斷等問題,尚不能完全復工。
2月17日,傳化智聯旗下傳化物流集團推出17項扶助措施,幫助物流企業復工。包括對傳化在全國的公路港約500多萬方經營面積減免租金、減免全國公路港內7.5萬個大小車位停車費;免費開放傳化智能物流信息系統服務;免費開放傳化網絡貨運綜合服務平台;免費為防疫抗疫公益物資提供物流服務;免費為平台客戶提供傳染病保險;免費協同平台內小微企業申報疫情政策補助等6大類措施。
據傳化方面初步預估,這些舉措將為平台下端的物流企業和上端的製造企業降低2%-3%的成本。
與其他平台推出的扶助措施不同的是,這次傳化還送“數字化能力”——免費開放傳化智能物流信息系統服務。
這項普惠措施實際上表明了國內公共物流平台龍頭企業對行業趨勢的判斷——那就是此次疫情將加速信息化、智能化的到來,智能供應鏈體系將快速成為實體企業標配。
去年12月底,京東發現武漢、華中地區的口罩銷售明顯上升,京東捕捉到該數據變化,並在武漢“亞洲一號”倉儲運轉中心開始大批量備貨,第一時間援助武漢100萬隻口罩。
這就是數據的力量。
海爾COSMOPIat 工業互聯網平台短短兩天搭建起一個連接780家醫院、500多家企業單位,發布5500萬件口罩等防護物資需求的“抗疫”資源精準對接的新冠病毒戰疫供需平台,48小時為山西侯馬完成了一條日產10萬隻醫用口罩防產線、原材料等生產資源調配。這個平台還專門設置了物流供需對接板塊。
不難看出,中國製造業體系的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因為突發疫情受到一定影響,化工製造、電子電氣等產業鏈相關行業受影響大,很多產業的供應鏈殘缺不全,工人短缺、原材料短缺、部件短缺。
這個時候就對物流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想方設法降低物流綜合成本。從各個維度收集、調取、共享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大平台作用凸顯,成了跨界調配各方資源的最佳陣地。
這不僅將給平台型企業帶來重大機遇,也將有利於加速製造業體系的信息化、智能化。智能供應鏈體系高效“補鏈”的時候到了。
2月17日起,傳化智聯在全國開通物資保障綠色通道,提供免費智能供應鏈平台服務,從上游廠商的生產、庫存,到物流運輸,配送、交付,實現全鏈條線上協同管理。

傳化的智能供應鏈系統,上端連接快消、鋼鐵、家電、化工、能源40多個行業領域,成為數萬家製造企業的物流外腦,下面集結了數十萬家物流企業,連接貨運車輛400多萬輛,形成了倉儲、運輸加配送的全國化網絡和一體化能力。這樣的智能供應鏈,能為製造業企業降低20%-30%的綜合物流成本。
隨着各地物流企業復工,全國各方數據正源源不斷彙集到傳化的智能物流平台上。製造業產能變化會第一時間被傳化平台感知。
在這個龐大的信息網絡中,採購信息、供貨信息、物流信息高效交互,快速匹配並即時分發任務。各個環節及時聯動,針對各種需求第一時間響應,為企業快速進行物資協調,運力協調提供了可能。
在江蘇無錫傳化公路港,一家物流企業老闆從朋友圈看到信息,僅用48小時就將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所需的3萬平方米板材及時運到。
為了這張“大網”,傳化智聯投入了數百人技術團隊打造中後台。多年積累下,在貨物集散、運輸等全流程數字化處理並進行數據採集形成的基礎能力,最終讓這張智慧供應鏈網絡擁有超凡洞察力。
傳化提供的智聯服務讓湖北九州通醫藥物流完成了從現場勘察、資料準備,設備調度,人員配置,短短一天時間就建成一個現代化物流中心的任務。2小時完成從進倉、分類、分區、編碼、掃描出倉,到定向發放的工作,做到賬目清楚,發放有序。專業物流倉儲企業上陣,把緊急救援最後一公里銜接上。
此次疫情中,溫州市衛健委負責應急物資管理、分撥、運輸等職責。傳化智聯子公司為溫州市衛健委打造了物資管理進銷存系統,相當於應急物資管理的“大腦”,將供應鏈技術直接參与到政府疫情防控決策中。
我捐贈的物資到哪兒?其實,一個技術小裝置就能打消公眾疑慮。2月11日,溫州發往樂清人民醫院的物資,裝上了傳化開發的“天翼鏢星”。這個小裝置融合了5G技術、電子圍欄等功能,捐贈人掃二維碼就能知道物資運到哪裡,物資開箱啟動第一時間就知道。整個運輸過程完全可視化。
傳化方面認為,“通過數字化平台來快速了解變化,做到對供應鏈、物流狀態的及時、透明、可控。”這將是製造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過程。要麼加速淘汰,要麼加速升級,佔據先機的企業會迎來一個新的產業空間。
生態共享線上線下一體化或將成常態
此次疫情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共享資源的案例,京東與中鐵快運、順豐、中國郵政共享運力資源。傳化智聯和京東、順豐、菜鳥共享倉儲資源。吉濤物流在傳化智聯、京東、順豐三家資源整合下,將消毒液從合肥順利發往武漢。
非常時刻,一個開放的生態才能實現資源的集約化最大利用,這向業界釋放了一個信號:未來,全生態的綜合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將成為常態。
而線上線下一體化是傳化智聯長期以來堅持的核心業務模式。傳化智聯在全國布局的近100個智能公路港園區,現在成為重要的大數據來源。
當原有運行秩序被打亂後,行業開始意識到信息化、數字化、智能供應鏈、在線支付的價值,而服務於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將變得日益重要,由此產生巨大市場需求。平台模式將具有更大發揮空間的價值。冷鏈物流、應急物流等專業化要求高,技術要求高、多體系協同要求高的物流服務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而這正與傳化智聯20年來一貫堅持的發展路徑和業務模式相契合,將使傳化的智能物流平台在未來行業競爭中搶佔先機,20年來積累的服務客戶的能力將會厚積薄發。
“社會需要的,國家支持的,傳化能做的”,“責任”和“實業”,這兩個關鍵詞是傳化選擇產業發展的原則,這一底層邏輯決定了企業的業務模式和商業邏輯,決定了企業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