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興鎮黨委一直以“抓黨建、促發展”作為主責主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大抓基層黨建工作,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鄉村振興、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南興鎮鎮長陳錫廣(右一)與宋村黨員志願者在黨建文化園長廊參觀。
兩招致勝
黨建統領夯基礎
前幾年,該鎮共有4個村的黨組織被雷州市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南興鎮黨委高度重視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工作,採取系列舉措鐵腕整治,牽頭成立了4個治理工作組,對軟弱渙散村全面摸排矛盾,找准突出“癥結”,研究方案,派出治理小組,針對問題有效整治,有效解決了4個村社會治安環境惡劣、信訪矛盾集中等問題,徹底扭轉了4個村落後局面。
目前,4個村精神面貌明顯改觀,黨組織戰鬥力明顯增強,整頓軟弱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來,南興鎮黨委政府藉助雷州市“轉作風提效率優服務”百日攻堅行動、營商環境整治年行動契機,大力整頓黨員幹部作風,使鐵的紀律化成村(社區)幹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行動。

村委會黨員在黨建文化園學黨史。
五指成拳
推動黨建深發展
示範推動,實現達標創優。2018年,全鎮基層黨組織延伸到自然村,健全了鎮、村、組黨組織網絡,從而進一步激活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同時,在東村村成立雷州市首個鄉賢工作室,發揮鄉賢在脫貧攻堅的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南興鎮創建了東村、南渡、梅田、夏初、善排等五個黨建示範點,重點打造一體多功能的基層黨建工作綜合示範點。
主題活動,發揮黨員作用。該鎮在開展“掃黑除惡、黨員先行”主題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鎮34個(社區)2600多名黨員宣傳到農家,黨員排查線索及實行黨員聯戶制度,黨員包戶到人,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同時,開展“駐村律師以案釋法微宣講”活動。為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引向深入,對鎮村幹部進行“法律知識充電”,給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此外,全鎮黨組織還開展“全民禁毒講座”、“人際溝通技巧講座”、“環保講座”等,在講座中傳遞知識,傳播文明,讓黨員群眾受到教育。開展“雙5活動”,每月5日、15日,組織黨員幹部下沉到群眾中,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集體會診,促進治理創新。“集體會診”由鎮領導牽頭組織,邀請駐村律師、農村問題專家和村莊賢老參與,具體分“提出問題”、專家“會診”、“把脈開方”三個環節進行。
“集體會診”工程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湛江市委黨校對此組織了研討班,50多名處級幹部開展研討。各類媒體也對這一做法進行了廣泛報道。
至今,通過“集體會診”已經成功解決群眾突出問題52宗。如東村村委會輝塘仔村群眾“信訪不信法”、塘頭嶺承包糾紛、東吳村界糾紛等問題,使南興鎮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解難工程,書記示範帶動。南興鎮鎮長陳錫廣介紹,“書記解難”工程自2015年開始實施,提出以民間力量為主導,獲得廣大鄉賢支持。2016年,“書記解難”工程解決了路燈建設問題,還用剩餘的資金投入治安監控視頻系統建設,實現了207國道南興段等重要路段的亮化全覆蓋和視頻全覆蓋,切實解決了社會治安和群眾出行等民生焦點問題。
2017年,“環境衛生整治八大行動”作為“書記解難”工程,全鎮黨員、幹部、學生等人群廣泛參與,很好地實現了建設宜居宜業圩區環境的目標。
今年,該鎮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作為“書記解難”工程,成立鎮級勸導站。由交警、退休幹部、村幹部、返鄉大學生組成勸導隊伍,每個村(社區)配備2名勸導員,切實解決群眾抱怨的道路擁堵問題。
強黨建+,探索治理模式。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模式,通過“黨建+鄉賢”,以黨建引領,發揮鄉賢親緣、人緣、地緣優勢,讓他們積极參与村裡的公共事務管理,為鄉村振興發展建立強大的智庫。
“黨建+隊伍”是由南興鎮委鎮政府牽頭,特聘多名村幹部,同時兼任圩區交通勸導員和治安巡邏員,成立了交通勸導隊伍和治安巡邏隊伍。每村聘請1-2名村幹部,兼任村級道路交通勸導員和治安巡邏員,負責村級道路交通勸導及治安巡邏工作。
“自交通勸導隊伍和治安巡邏隊伍成立以來,這些特殊的隊伍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日漸成為管理農村道路安全及鄉村治安‘最後一公里’的有效民間力量。”陳錫廣如是道。
據不完全統計,南興鎮有效警情從2018年起,每年下降率超過20%。黃賭毒案件每年下降率超過50%。交通勸導員平均每月引導車輛5000餘輛,同時能及時處置突發交通安全問題,轄區內道路保持暢通平安。
四村開花
黨建引領顯成效
今年來,該鎮大力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選取步月村、梅田村、東村、宋村等四個點分類推進,堅持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作用效果顯著。
根據步月村在水稻產業發展的優勢,把脈開方子,黨支部提出發展水稻種植產業,作為步月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舉措,同時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利用黨員種植大戶引領群眾走產業興旺道路。
梅田村是革命老區村莊,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全國勞動模範先進村”,村莊水清景美。近年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梅田村開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紐帶重要,引導幹部群眾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東村村委會各自然村民風淳樸,注重鄉風建設,歷史教育和文化傳承。東村基層黨組織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中充分發揮基層堡壘作用,引領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構建家風、民風、社風三位一體文化生態治理機制。
宋村堅持黨建為引領,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村民自治為根本,探索鄉村治理,讓管理“活”起來,精準發力鄉村治理,描繪出鄉村治理的清晰脈絡。
四個行政村“開花結果”,黨建引領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成績顯著,極大地推動全鎮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