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到嚇人”的ChatGPT到底是什麼?又會帶來什麼?

2023年03月29日18:34:30 熱門 1527
“好用到嚇人”的ChatGPT到底是什麼?又會帶來什麼? - 天天要聞“好用到嚇人”的ChatGPT到底是什麼?又會帶來什麼? - 天天要聞

“好用到嚇人”的ChatGPT到底是什麼?又會帶來什麼?

文/青鳥

誰是近期全世界最受矚目的聊天對象?

在今天,答案有且僅有一個,那就是ChatGPT。

ChatGPT是一款由美國OpneAI公司推出的智能聊天程序,用戶只需簡單註冊,就能與這款世界上參數規模最龐大的AI機器人對話。

令人稱奇的是,ChatGPT不僅能像常規的搜索引擎、問答機器人一樣,答覆你所提問的基礎問題,而且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編故事、寫情詩、敲代碼、寫作業……ChatGPT憑藉著豐富的“學識”,讓大家切實感覺到科技的震撼。

ChatGPT自2022年11月發布後,短短5天註冊用戶數就超過100萬。僅兩個月時間,ChatGPT月活躍用戶數突破1億人次大關,成功打破TikTok的紀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要知道為了實現這一數值,互聯網用了7年,Facebook用了4年半。

現在,作為一款強勢吸睛的人工智能程序,ChatGPT每分鐘要與全球1300多萬用戶同時對話,成為人工智能領域乃至整個科技圈最炙手可熱的“新寵”。

“好用到嚇人”的ChatGPT到底是什麼?又會帶來什麼? - 天天要聞

人類無法達到的學習體量

在分析ChatGPT為何能引爆AI賽道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這款產品是如何誕生的。

2015年年末,一家名為OpenAI的小型公司在美國舊金山硅谷成立,這家貌不驚人的小公司背後,主要投資者有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平台“貝寶”(PayPal)的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近年來因特斯拉名聲大噪的超級富豪馬斯克等多位硅谷科技大亨。

OpenAI公司宣稱,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製造能理解自然交流對話的人工智能,並最終實現讓物理機器人理解和完成人類的工作,並且,正如其名字OpenAI(開放人工智能)一樣,他們也承諾將所有技術開源,打破大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寡頭壟斷,讓人工智能的益處可以進入日常生活中。

OpenAI公司成立之初曾推出了一些不溫不火的技術產品,與同時期戰勝圍棋冠軍的谷歌AI程序AlphaGo相比,簡直雲泥之別。正當大家以為OpenAI會和硅谷大部分的科技創業公司一樣盛大開場後又沉寂落幕時,OpenAI卻在2018年6月拿出了跨時代的GPT-1模型,並在隨後兩年推出了後續的GPT-2和GPT-3。

GPT,可以簡單翻譯成“生成性預訓練”,意為在不提前對內容進行注釋講解的情況下,讓AI閱讀大量的文本數據,通過這些實際的文本例子來學習真實的語言表達。

打個比方,它類似於人類在幼兒時期學習語言的方式,並不是先去記憶單一詞句的意思,而是通過語言環境、語言的反饋行動等,慢慢地對語言內容進行判斷和理解。只不過GPT-2學習的數據是800萬個互聯網網頁,GPT-3更是訓練了2000億個單詞,這都是人類無法達到的學習體量。

當然,AI的學習雖然比人類更為快速高效,但同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使用的處理器越多,學習得越快,成本也就越高。據有關科研機構估算,GPT-3的投入在500美元至2000美元不等。

這樣大量的投入,使得OpenAI公司急需一款產品維持自己的收支平衡,ChatGPT便應運而生。

ChatGPT,絕不尬聊

ChatGPT也是一款基於GPT模型所研發的產品,OpenAI公司將它稱為“GPT-3.5的主力模型”。而在“語音助手”“AI聊天”已經屢見不鮮的今天,ChatGPT能夠引發熱議,其最核心的特點在於它能夠實現上下文互動的自然交流。

用過語音AI產品的朋友不難發現,市面上現在大部分的產品,都是通過抓取關鍵詞的模式來與用戶進行“尬聊”,鬧出不少笑料。以Siri為例,假設你問它“哪裡有道口燒雞”,它可能會告訴你“從網上搜索了最近的道口在以下幾個位置”。這類產品更像是搜索引擎的“遙控器”,遠遠達不到自然交流的程度,更不用說進行創作了。

而ChatGPT擁有更智能的理解模式,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真實對話中大量出現的歧義和多義詞彙以及一些複雜句式。

這種優勢,在語法結構相對簡單的英語等印歐語系中顯得尤為明顯。據報道,有近九成的美國大學生利用ChatGPT做作業,這也導致巴黎政治大學、《科學》雜誌等多家院校、機構和學習期刊發表聲明,禁止或限制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機器人參與到撰寫學術論文中。

ChatGPT善長口語化的表達,這是與GPT-3等產品相比更顯著的優勢。在交流過程中,ChatGPT遇到不懂的就問,發現錯誤就指出,甚至能意識到語言上的陷阱和反諷,然後不卑不亢地進行反駁。有網友利用ChatGPT與客服對話,要回了多交的款項,並稱ChatGPT是自己這種“社恐人士”的好幫手。

ChatGPT還擁有更龐大的數據庫,由於擁有大量的學習文本,ChatGPT不僅交流順暢,而且多知多懂,它的交流內容不受到局限,除了能幫助學生寫作業,還可以替程序員敲代碼,為導演創作台本,寫歌,作詩等等。如果說在創作領域ChatGPT的發揮還難以與人類一爭高下,那麼在教育、考試等規範化領域,ChatGPT的表現則可以預見地全面優於普通人類參與者,據報道,ChatGPT的回答還成功通過了谷歌年薪140萬人民幣的編碼工程師考試。

迅速躥紅之後

ChatGPT迅速躥紅,帶來的影響也接踵而至。

多家科技巨頭紛紛下場競賽。2023年2月初,微軟率先宣布旗下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瀏覽器Edge將與ChatGPT合作,將AI模型集成到其中。隨後的半個月時間裡,谷歌、百度、阿里、科大訊飛等多家大型網絡科技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家的“類ChatGPT”產品,參與到競爭當中。蘋果也不甘落後,很快將舉行年度內部AI峰會。

有媒體採訪了華為、阿里、百度、騰訊等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它們都表示對ChatGPT關注已久。動作最快的是百度,將於下月推出ChatGPT的中國版——文心一言,預計於2023年3月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

ChatGPT所受訓的數據庫再龐大仍有其局限性,對一些即時性問題和特定的語境無法給出準確答案。同時,ChatGPT缺乏人類的道德體系和情感認知,很多冒犯性的回答也無法避免,所以更多的用戶開始擔心,假以時日,誰來為ChatGPT和其回答所帶來的影響負責?

自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被正式提出後,幾十年間,使用計算機學習、模擬和拓展複雜的人類思維,逐漸成為科技發展的前沿熱點。尤其是近些年,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曾經在科幻片中的“AI系統”逐步進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讓更多人對這個原本陌生的領域變得更為關心。

2021年9月,為合理規範人工智能的發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率先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範》,也正是由於國家的重視和支持,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成效顯著,人工智能創新水平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梯隊前列。

當下,隨着ChatGPT熱度的不斷升溫,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用戶的隱私是否安全?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人工智能的回答是否享受著作權?利用人工智能的合理界限在哪裡?

我們似乎嚴陣以待,嘗試從情感、法理、人文等多種角度,去揣測未來如何與人工智能相處。但唯恐對於ChatGPT來說,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給它提供更多的學習文本。

“好用到嚇人”的ChatGPT到底是什麼?又會帶來什麼?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劉曉 劉博文

編輯:屈舒鶴黃蓮蕊(實習)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