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導彈襲擊烏克蘭能源設施
近日,烏克蘭多處電力、能源樞紐突然爆發出6團強烈火光,隨之而來是6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在此之後便是刺耳的防空警報聲、警笛聲此起彼伏……這其實就是俄羅斯使用包括6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在內的數十枚遠程導彈襲擊烏克蘭能源設施的經典一幕,在襲擊發生後,烏克蘭甚至實行了全國範圍的緊急停電,而在班長看來,俄軍利用飛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的招數,值得我們學習10000遍。
米格31攜帶匕首導彈
先來說說俄軍這個“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它就是“伊斯坎貝爾”彈道導彈的空射型號,由於大大減少了上升段燃料消耗,使得“匕首”導彈相較陸地型號射程、射速大大增加,據俄軍宣稱射程達到2000公里、最大速度達到10倍音速。因此匕首導彈目前幾乎可以突破所有末段反導系統攔截,用它那數百公斤的戰鬥部摧毀一些重要的加固目標,這一點在俄烏衝突中得到了多次驗證。
轟6K攜帶高超音速導彈
至於班長所說的俄軍這招值得我們學習10000遍,其實指的是這類高速飛行類彈藥,我們完全可以大批量準備。眾所周知,現代戰爭對各種精確化制導武器的需求量劇增,俄軍之所以在俄烏衝突中折戟沉沙,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類對地攻擊導彈數量嚴重不足,比如開戰第一天僅發射100餘枚遠程導彈打擊烏軍指揮中心、交通樞紐和機場等重點目標,這是遠遠不夠的。即便是衝突打了一年多,雙方開展原始陣地戰,仍是以火炮、火箭炮為主要遠程打擊手段,導彈數量仍是缺的多。
中國東風導彈數量眾多,但仍不夠
回到中國,我們擁有遠多於俄軍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可以做到開戰之初就摧毀上千個重點目標,但就目前看仍是不夠,我們要擁有摧毀數千甚至上萬個各類大小目標的能力。因此光靠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是遠遠不夠的,由於防空導彈的普及,戰機臨空投彈、武裝直升機的生存能力已經大大降低,俄空天軍和武裝直升機部隊損失慘重就是最好的教訓。
中國遠程火箭炮
但如果我們能大批量裝備“匕首”這樣的空射高速彈藥,那就是另一種情形了,當然空射彈道導彈價格極其昂貴,不可能大批量裝備,但我軍卻有另一種“廉價”的替代品:遠程制導火箭彈。設想一下,如果我們能夠將遠程制導火箭彈掛載到戰機上,由於沒有了爬升階段,火箭彈可以從最高點直接發射,其射程同樣可以達到500-1000公里,由於遠程制導火箭彈造價遠低於導彈(一般出廠價在100萬-200萬人民幣一枚),完全可以大批量生產裝備。
轟6K完全可以當做一架空中“武庫艦”
比如殲-16戰機,如果掛載單枚重量為800多千克的300MM遠程火箭彈的話,可以一次掛載5-6枚,還不影響其掛載格鬥導彈自衛。再比如我軍轟-6K,一次可以掛載10-20枚(符合掛架),最重要的是,這種空中發射的遠程制導火箭彈和陸軍版在結構、零部件上基本通用,方便大批量製造並降低造價。如果我軍戰機能夠在500公里外發射這種遠程制導火箭彈,那麼我軍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至少能增強3倍以上,而且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難度。
俄烏衝突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現代戰爭導彈、無人機是多多益善,導彈我們有很多,無人機也有很多,但如果想達到一個排長甚至一個班長都能輕易申請一枚500公里外的遠程戰略“導彈”,那班長所設想的空基遠程火箭彈或許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