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剛在選舉中獲勝的捷克新總統帕維爾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過電話方式舉行了會談。帕維爾聲稱捷克與台灣在價值觀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點,所以捷克會繼續加強與台灣在包括自由,民主和人權等多領域的合作。而這對於中國來說無疑是挑釁,捷克也相當於走上了立陶宛的後路。
捷克新總統帕維爾會在剛當選時就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大陸主要有2個原因,首先就是他個人的政治傾向。
帕維爾本人是有着軍方背景的,他是典型的政治激進派。帕維爾曾擔任過捷克總參謀長和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所以他個人更加受到外界的影響。
帕維爾
在北約鼓吹要和中國搞戰略對抗的背景下,帕維爾肯定也會與大多數北約成員國保持態度一致,這可以讓他更好地獲得來自盟友國家的政治支持。
其次就是冷戰結束以後大多數中東歐國家都對社會主義抱有獨特偏見。而且在冷戰結束以後,絕大多數中東國家都是歐盟和北約東擴的受益者,他們早已和美國建立了比較密切的合作關係。在政治和外交策略上,也長期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
捷克和立陶宛的舉動其實都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搞集團化政策的一種體現,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的副所長洛馬諾夫就說過,美國是在利用中東歐國家對社會主義的“天然恐懼”,以及他們對美國自冷戰結束以後所建立的長期依賴關係,驅使他們對抗中國。但其實對於大多數中東歐國家來說,在台灣問題上表態都是相當危險的。
立陶宛
在捷克新總統與蔡英文交談以後。中國方面很快就做出了反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就對捷克總統的舉動表達了強烈不滿,表示中方已向捷克官方提出了交涉。
除此之外,中國外交部人權事務特別代表李笑梅在參與人權理事會的第42次會議時也聲稱,我方認為在捷克境內存在着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少數族裔的權利受到了刻意的限制,很多海外移民也無法享有公民權利,而且在捷克境內甚至有針對婦女暴力行為的存在,所以我們希望捷克可以採取切實的措施改善人權問題。
中方行動態度非常明確,我們絕不允許別國在台海問題上說三道四,如果捷克要繼續選擇跟隨立陶宛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要與台灣建立非法聯繫,中捷兩國外交關係還會繼續惡化。
人權理事會
現在我方只是提出了捷克存在人權問題,這是對捷克的警告。可如果他們不吸取教訓,那麼也不排除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反制措施,例子就可以參考立陶宛。
自立陶宛要在台灣設立經濟代表處,與他們建立“官方聯繫”以後,中國多次警告無效,所以我們已經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等級,並且暫停了與立陶宛在交通和國際運輸領域方面的交流合作。這對於立陶宛這個東歐貿易運輸樞紐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大。
台海問題
而中國也是捷克在歐盟之外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在之前近20年時間內建立了比較密切的經濟貿易合作體系,但前提是兩國外交關係穩定。
如果捷克繼續在中國紅線問題上反覆橫跳,那麼中捷貿易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也希望新上任的帕維爾不要單純地出於西方整體政治角度去考慮問題,他也應該出於自身國家和經濟利益去考慮,他所鼓吹的與“台灣建立合作”會給捷克帶來多少損失,希望捷克不要真的步立陶宛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