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股價連續暴跌,美國政府“功不可沒”| 新京智庫

2023年02月02日18:49:02 熱門 1265
英特爾股價連續暴跌,美國政府“功不可沒”| 新京智庫 - 天天要聞

英特爾intel)產品。圖/IC photo

近日,英特爾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情況,截至2022年12月31日,英特爾營收達140億美元,同比下降32%,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低季度營收;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達7億美元,同比下降114%。

英特爾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也是首家推出“x86”架構中央處理器的企業。

在上世紀90年代,英特爾由於在微處理器領域的先進技術成為全球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並長期保持這種優勢。但根據2022年底“可取得的追蹤12個月資料”(TTM)數據顯示,英特爾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總營收中排名第三。

在全球化走弱及中美高競爭背景下,英特爾的業績出現了嚴峻的下跌局面。

英特爾呈現疲軟態勢

通常,英特爾收入來源於六個主要業務部門:客戶端運算事業群(CCG)、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事業群 (DCAI)、網絡和邊緣事業群(NEX)、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群(AXG)、晶圓代工服務事業群(IFS)以及旗下自動駕駛方案公司Mobileye。但過去幾年,這六個領域均表現出了疲軟態勢。

英特爾業績不佳主要由於其兩個主營業務收入下降: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以個人電腦為例。由於全球消費科技市場受供應鏈、高通脹等因素導致全球消費者情緒悲觀,消費者降低了對PC設備的需求。

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6530萬台,同比下降28.5%。英特爾走弱既有市場規模下降的緣故,還有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其中,AMD作為全球第二大CPU芯片供應商是英特爾強勁的競爭對手,其市場份額不斷獲得提升,讓英特爾猝不及防。

2022年第四季度,英特爾營收達140億美元,同比下降32%,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計算同比下降28%,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低季度營收;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達7億美元,同比下降114%,Non-GAAP下凈利潤同比下降92%;每股收益同比下降92%至0.10美元;毛利率達43.8%,同比下降12.1個百分點,整體業績均低於市場預期。2022全年,英特爾獲利暴減60%,今年計劃縮減成本30億美元。

在系列利空消息下,英特爾股價26日盤後、27日盤前連續暴跌10%以上,創2022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並引發整個芯片股下跌。截至美股1月27日收盤,英特爾報收28.16美元/股,下跌6.41%;半導體設備巨頭應用材料股價下跌2.66%、科磊(KLA)下跌6.85%;費城半導體ETF指數(PHLX)則下跌0.72%;但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NASDAQ:AMD)、英偉達(NASDAQ:NVDA)股價卻在盤中由跌轉漲,收盤時分別上漲0.32%和2.84%。

截至1月31日,英特爾股價依舊在28美元/股上下波動。這些都反映了英特爾的疲態,以及半導體市場的恐慌情緒蔓延。

美國限制令導致英特爾股份暴跌

盈利弱化,既有公司管理、競爭力走低以及對手崛起的因素,也同美國政府政策息息相關。

在很長一時期內,英特爾在中國的商業布局是其全球商業戰略的重要一環。英特爾在2007年興建了大連芯片廠,該廠是公司在亞洲唯一的晶圓製造工廠,成為英特爾在華業務與地位的象徵。

2022年8月,拜登正式簽署《2022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該法案整體涉及金額約2800億美元,包括向半導體行業提供資金支持、投資稅抵免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芯片法案》限制美國企業支持中國等國家的半導體研發和生產。

《芯片法案》要求在向有資格獲得聯邦財政援助的半導體製造商提供聯邦財政援助的至少21天前,受援實體必須與商務部簽訂協議,約定從接受聯邦財政援助之日起的10年內,受援實體不得參與任何使中國或任何其他“受關注的外國”包括俄羅斯、伊朗、朝鮮等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

2022年10月初,美國將31家中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團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的名單”,限制它們獲得某些受監管的美國半導體技術的能力。

隨後,拜登政府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更嚴格的出口限制令,要求美國及關聯企業必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才能將用於AI和超級計算的先進芯片及相關半導體設備出售給中國業者,理由是“防止用于軍事”。

具體針對三種先進技術做限制:14及16 納米以下的邏輯芯片;18納米或以下的 DRAM 芯片;128 層以上 NAND Flash 芯片。此舉令全球芯片製造商和芯片設備製造商面臨巨大的商業困境,直接導致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全球高端芯片廠商晶圓代工廠股價出現連續多日的暴跌。

2022年10月11日,英特爾表示從美國商務部獲得為期一年的授權,繼續運營其位於中國大連的NAND閃存芯片業務。這表明其在華業務需要得到美國政府的安全評估和首肯。

直到目前,美國依然在積極推動與韓國、日本、中國台灣組件“芯片四方聯盟”(CHIP4),旨在防止中國獲得先進的技術和產品。這種在芯片領域的圍堵和限制,使英特爾這一全球重要的芯片生產商在中國的業務受到嚴重的干擾,企業在執行商業計劃之際不得不考慮美國的安全規範,由此帶來利潤下滑,競爭力走弱。

實際上,英特爾不能完全按照市場供需組織在中國市場的生產,這也壓縮了公司的市場迴旋餘地,加劇了英特爾的困局。

美國芯片法案給企業帶來巨大沉沒成本

芯片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美國動用立法手段和行政命令表達美國政府對中美在芯片領域的競爭和安全偏好,旨在服務美國對華安全戰略。這與過往實施的“優勢抵消戰略”邏輯一致,即美國政府並不希望中國通過國際投資和貿易等渠道擁有一流的芯片,以防止中國在這一領域尤其在軍民兩用產品上實現對美國“彎道超車”。法案還禁止獲得補貼的美國及盟友夥伴企業10年內在中國和其他關切的國家新建或擴大先進制程芯片廠。

《芯片法案》對以芯片為基礎的中國數字經濟進行赤裸裸的打壓,加碼對華科技圍堵和“脫鉤”。該法案旨在重塑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領域的核心領導地位,並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發展。這意味着,英特爾、三星、海力士等企業在中國已有投資和後續擴大投資將面臨“二選一”的困境。毋庸置疑,這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沉沒成本”。

儘管該法案明顯違反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規則,充斥着貿易投資保護主義色彩,並已引發歐洲盟友的補貼競爭,導致歐美關係出現齟齬。美國政府的一意孤行並未考慮本國跨國公司的利益,在中美競爭下,美國以行政力量干預企業的全球經營,從側面也凸顯了美國長期自詡的“商業自由主義”其實名不副實,本質上依然是政府掌控國家安全的界定,以“莫須有”的理由干預商業自由運行。

由於可能失去中國市場加持,諸如英特爾等跨國公司的利益就明顯會受到損害,儘管美國政府可能會實施一定補貼,但在巨大且持續的損失面前,無異於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中國長期是全球芯片及半導體的最大進口方和消費市場,然而中美戰略與安全競爭使得眾多的商業要素出現“政治化”。作為跨國公司,英特爾無法忤逆美國政府法案,但是法案帶來的負面衝擊確屬消極。

美國政府實施的立法及所體現的產業競爭政策,使得“自由市場的靈魂”進一步扭曲。美國政府把中國作為“假想敵”,設計本國產業與安全政策,政客只需考慮政績以及宏大的政治敘事,並不在意微觀層面企業所要付出的代價和競爭力的弱化。

在偏頗的安全政策下,美國國力所依賴的跨國公司出現新一波的弱化和洗牌將會是大概率的事情。

文/王英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國際關係博士生)

編輯/查志遠

校對/趙琳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