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2023年01月16日20:17:07 熱門 1845

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問題,自從民進黨蔡英文在台灣崛起後,兩岸的關係就陷入了長期的對立之中。台灣島內的民眾在民進黨的蠱惑之下,對於大陸的偏見和敵意也越來越嚴重。然而台灣和大陸之間的貿易卻依舊保持着高度的繁榮,2021年台灣島從兩岸貿易中獲取的利潤就超過1700億美元。很多人也認為只要大陸持續惠台,台灣人得到了足夠的好處,自然會支持統一。知名的民進黨創黨元老、兩岸評論員葉耀鵬也直言“如果統一之後新台幣的匯率和人民幣一致,我身邊最頑固的台獨分子也支持統一”。事情的發展真的會如此簡單嗎?絕不是!歷史早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1945年的蔣介石光復台灣後就曾有類似的動作,結果卻在台灣釀成了大亂。想用金錢買到台灣人的真心從而推動統一大業,不僅是緣木求魚,而且貽害無窮。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葉耀鵬



二戰後的台灣金融市場大亂


1895年,台灣被清政府割讓給了日本人。日本在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中大肆掠奪島內的各項資源,壓榨台灣的經濟與農業,將台灣變成了戰時的中轉站和儲備倉。1945年日本戰敗之前,台灣島內的經濟就已經十分脆弱。從1899年開始,台灣島內就流通了一種“台灣銀行券”作為貨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命令台灣民眾以“台灣銀行券”去購買日本發行的所謂“戰爭國債”。當台灣經濟出現了不足時,日本人就開始超發“台灣銀行券”來補虧空。1945年8月13日,日本更是以近乎明搶的方式將台灣銀行金庫內價值6億4599萬元的債券強行運往了日本。8月15日,日本投降後,這筆虧空自然成為了“爛賬”,最後將由台灣銀行和台灣民眾承擔。而台灣民眾手中的貨幣“台灣銀行券”因為多次的超發,信用已經岌岌可危。日本人賊心不死,還想用“台灣銀行券”榨乾台灣人最後的財富。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台灣光復


根據島內的數據顯示,1945年7月“台灣銀行券”的發行額為14億元。日本人在最後的階段,以“退職金”、“慰問金”的形式向日籍官員、公營單位職員、教師、軍人發放了大量的“台灣銀行券”。到了1945年10月,“台灣銀行券”的發行額就暴漲到了29億元。這些日本人也不糊塗,“台灣銀行券”剛一到手就大量購買黃金、稻米、蔗糖、木材等一系列物資,而後將這些物資運回日本。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直到1946年5月18日才去正式接收台灣銀行。可官員們抵達銀行後才發現,賬面上幾乎是一片狼藉,金庫早已經被掏空。市面上各種有價值的物資也基本上都到了日本人的名下,隨着日本人分批次回到日本。台灣島內的市場就成為了一個空架子,無論是投資者雲集的金融市場還是老百姓每天都會去的菜市場實際上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蔣介石的懷柔政策招致惡果


台灣光復後,蔣介石一直是以懷柔政策來對待台灣的民眾。他不僅不在台灣島內懲處漢奸,而且還優待了島內的日本人。1946年5月22日,國民黨出台了告示,宣布發行“台幣兌換券”,俗稱“舊台幣”。它主要用於兌換台灣民眾手中的“台灣銀行券”,而兌換比例則被定為1:1。國民黨內並不缺少熟諳經濟和金融知識的人物,但是在當時的台灣省內,很明顯缺乏相關的人才。這樣誇張的兌換比例只會拖垮國民黨的經濟,因為這等同於國民黨替日本承擔了台灣銀行的所有負債,用大陸的錢堵上了日本人留下的窟窿。甚至就連日本侵華的部分軍費也變相由蔣介石買了單。也許當時的蔣介石是想要施恩於台灣百姓,所以逞強地吞下了這枚苦果。可是事態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老百姓的手中雖然有了舊台幣,可是市面上卻沒有物資,立刻陷入了混亂。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二二八事件


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不斷在台灣超發貨幣,通貨膨脹十分嚴重。但是因為台灣總督府在島內實行嚴格的“物資配給制”,台灣的民眾實際上並沒有感受到因為通貨膨脹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在台灣光復後,這種問題卻一次性爆發開來。台灣還曾出現過2個月內,物價上漲了1068.5%的慘象。當時的老百姓甚至懷念日本殖民時期的平穩物價。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惡性通貨膨脹,台灣島內的民眾對於蔣介石和國民黨的認同度不斷下跌。1947年,一起小小的稽查隊員查禁私煙引發衝突的治安事件就演變成了波及全島,致使數千人罹難的台灣“二二八事件”。台灣島內的士紳和精英階層差一點就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後來是因為大陸的國民黨21師奔赴台灣才平息了混亂。而到了1949年國民黨發行新台幣時,兌換比例已經變成了4萬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可見通貨膨脹之嚴重。


台灣問題不能用金錢來解決


馬英九執掌台灣時期,兩岸曾經迎來了春暖花開的“黃金年代”。大陸和台灣之間的商貿往來也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1999年台灣對於大陸的貿易順差為155.9億美元,2008年馬英九上台時的貿易順差為774億美元。2016年,馬英九下台時的貿易順差就已經超過了1100億美元。2021年台灣地區對大陸享有的貿易順差竟達到了1716億美元,但當時的兩岸關係卻可謂是跌入了谷底。兩岸之間的關係越發緊張,而貿易卻越發紅火,島內獲得的貿易順差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很明顯不符合常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陸的惠台政策。台灣有名的青年政治評論員甚至曾經在媒體節目中披露,大陸對於台灣已經寬容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有時台灣島內運來的柳丁(橙子)已經腐壞,大陸相關的人員忍着惡臭進入集裝箱內看了一圈後還是正常交付了尾款。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馬英九


我們原本的構想是希望台灣島內的民眾看到大陸的真心和誠意,惠台策略只是表面形式,深層的內涵是要喚醒島內民眾的同胞情、家國情。但很可惜的是,我們得到的只是一群被慣壞了的台灣商人。台灣島內的水果多次被查出寄生蟲殘留,海產品也被多次查出違規使用禁藥,可是台灣方面一直置若罔聞。直到近幾年大陸正式以違反食品安全等原因禁止台灣島內相關產品進入到大陸市場,這些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說明多年來大額的貿易順差並沒有讓台灣的民眾珍惜大陸的市場和大陸的情誼,有些人反而還利用這種情分對於我們進行情感綁架和要挾。台灣作家李敖之子李戡曾在北大讀書,享盡了惠台紅利。但是當李敖的某些作品因為內容不健康而被大陸封禁時,李戡立刻就跳出來攻擊大陸,用撒潑打滾的方式來對於大陸進行要挾,這都是被慣壞的表現。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李敖父子


近期,民進黨創黨元老、台灣資深評論員葉耀鵬先生在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提出:“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的匯率一致,我身邊最頑固的台獨分子也會支持統一。”如果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以1:1的比例兌換,按照現在1元人民幣兌換4.48元新台幣的匯率來看,台灣民眾的身家將立刻暴增4倍以上。可是這真的能讓台灣的老百姓支持統一嗎?根據歷史的情形看來,絕對不會如此簡單。國民黨在1945年簡單粗暴地以匯率來向台灣民眾示好,卻忽略了市場經濟的運行原則。雖然一時讓台灣民眾看到了甜頭,但錢還沒捂熱就成為了廢紙。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其破壞力相當驚人,大批的大陸人枉死於台灣人的屠刀之下。而就在兩年前的1945年,這些台灣人還揮舞着國民黨的旗幟湧向台北街頭慶祝台灣光復,這種前後反差值得我們深思。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1945年台灣人慶祝光復


兩岸交流頻繁時期也正好趕上了大陸經濟騰飛的時代,大陸遊客的購買力和大陸龐大的經濟潛力已經讓台灣地區的民眾有了切身的體會,更有人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兩岸的關係實際上是越走越遠,這也佐證了經濟無法左右島內的政治走向,大陸的鈔票也換不回台灣人的真心。即使統一以後,新台幣和人民幣的匯率一致,也難保不會出現新的問題。兩岸之間的經濟制度不同,市場架構也有很大的差異。匯率問題是重中之重,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不慎重。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林正傑


大陸有一句俗話叫做“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如果簡單的經濟手段就能解決台灣問題,那麼台灣海峽早已風平浪靜。經濟手段只能是一種輔助措施,而不能作為主軸,就好像北宋不能用錢買回燕雲十六州,大陸如今也不能用錢買回台灣島。台灣老一輩政治人物的頭腦中仍然有兩蔣時代的殘留,在台灣經濟騰飛時代的確有“金錢萬能論”的腔調。同樣身為民進黨創黨元老的林正傑在日前因為民進黨不肯向台灣民眾派發過年紅包而痛批民進黨稱:“如果民進黨不發過年紅包就讓大陸來發,只要同意‘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每個人十萬人民幣。”這裡面固然有玩笑話的成分存在,但是也說明一些老人家依舊認為兩岸之間的問題是錢能解決的。殊不知時移世易,兩岸的局勢早已不同。台灣問題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大陸絕不能採用飲鴆止渴的方式來運作。

若統一後新台幣和人民幣能夠等額兌換,台灣人就會支持統一嗎? - 天天要聞

黃征輝


關於統一之後的島內經濟設想,原台灣海軍艦長黃征輝也曾有所提及。但他的預想則是建立在解放台灣的軍事行動正式發生,且勝負已定的基礎上。他認為大陸在勝利後為了穩定人心將會大力支持新台幣。台灣的股市也會因為大陸的積極政策而快速復原甚至是再攀高峰。而大陸方面也會出台更積極的惠台政策,鼓勵大陸企業對於台灣投資,市場重獲新生。他的觀點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有一點尤其值得關注。那就是惠台政策應該出現在大陸已經成功統一台灣之後,用以發揮撫慰台灣民心,安定島內社會的作用。在次序上應該是先統一,再惠台,而非是以惠台來實現統一。無論是從歷史上的經驗還是近十幾年來的教訓都在告誡我們,不能簡單地用經濟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只有以軍事戰略為主,政治手段和經濟策略為輔,寬嚴相濟,恩威並施才能推動統一大業的進程。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