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2023年01月13日10:47:30 熱門 1277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C4

怪物馬戲團 | 文

日本的下北澤,是個神奇的地方。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在去年的二次元圈,下北澤絕對是討論度最高的現實地點。因為一部《孤獨搖滾》黑馬般於年底殺出,頂着毫無期待的預測,成了口碑和銷量上的大爆款,還少見地以百合萌番的身份征服了歐美市場。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孤獨搖滾》的故事發生在下北澤,很多場景中,芳文社直接將照片渲染後用作背景,所以其場景與現實的下北澤重合度極高,連空地上的鋼管、車站旁的施工地都能復刻。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著名的本多劇場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毫不意外,《孤獨搖滾》的爆火,引來了聖地巡禮的人,《孤獨搖滾》的官推也提醒大家巡禮時別打擾當地人。

然而,在《孤獨搖滾》前,下北澤就是個著名聖地了。每年都有一群人去參觀其中某部作品的拍攝地,他們排着隊,對街邊的一棟房大喊不明所以的口號——因為下北澤同時還是野獸先輩的家。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我覺得,只要你是BB姬的粉絲,那應該就認識野獸先輩。

野獸先輩和其相關梗,基本上憑藉一己之力,將下北澤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景點(悲)。下北澤這個名字,和野獸先輩綁定了數年,所以現在才有人打趣說《孤獨搖滾》憑藉一己之力,終於扭轉了下北澤被害的風評。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孤獨搖滾》和野獸先輩這兩個相差如此大的東西,都出自下北澤呢?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要弄清這個看似抽象,實則嚴肅的問題,你需要先了解下北澤是什麼地方,而且,不能靠那些複製粘貼的景點介紹文。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其實嚴格來說,下北澤是個車站,它不是真正的區。東京有23個區,下北澤就在其中的世田谷區里。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下北澤有個外號是“亞文化天堂”,因為在這裡,各種亞文化都會留下自己的痕迹。這裡有大量的古着店(賣有一定年代二手衣的地方,你可能淘到先輩穿的ISLANDERS),還有濃郁的文藝氛圍,滿是唱片店和咖啡館、書屋。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此外,這裡還屬於剛啟程的藝術家,小小的下北澤,有很多中小型劇場和live house,讓尚未出名的演員和樂手找到自己的舞台。因為這種濃郁而年輕的藝術創作氛圍,下北澤常被選到“世上最酷街景TOP 10”里。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很酷對吧?更酷的要來力。

不管嚮往下北澤的人願不願意承認,它最有影響力的標籤都是野獸先輩。野獸先輩的名氣大到只要你上網衝浪,就能在任何想不到的角落看到他的臉和梗,雖然很多人其實不了解這梗的細節。

很不幸,要看清先輩和下北澤,乃至和《孤獨搖滾》的聯繫,你就得深入了解這梗。簡單來說,野獸先輩是20年前一部重口GV(《仲夏夜*夢》)中的人物,他在劇中的身份是24歲的學生,家住下北澤。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在先輩的劇情中,他用一杯紅茶迷倒了後輩,並將其引入強迫の愛(所以誕生了音譯的“雷普”梗)。而在整個過程中,先輩的激情叫聲被空耳成了“114514”等短語,其表情和叫聲也極為出名。

還有兩個片段,也屬於先輩梗的大家庭。其中一段是數名大學生因為和黑幫的高級黑色轎車追尾,被逼入一個房間進行強迫の羞辱。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另一段則是字面意義上臭名昭著的食雪漢,說的是兩個男人——

——可愛的倉鼠都有食用自己便便的習慣,因為倉鼠所吃的食物纖維,會在盲腸被細菌分解成碳水化合物,沒被吸收就排泄掉了,所以它們會將便便再吞到嘴裡,這樣,就能有效攝取能量啦~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由於這個梗被惡搞時,倉鼠的便便被P成了一團團雪,所以就有了食雪漢的稱呼,而倉鼠進食的地方,也被戲稱為“會員制餐廳”。

這事之後,下北澤的雪,就再也不是純粹的雪了,它下的是回憶和象徵。在日本,有三個地方的雪因藝術創作而聞名,一個是小樽,因為《情書》,另一個是新潟縣,因為《雪國》,第三個就是下北澤,因為愛。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還記得剛才說,下北澤其實是個車站,對吧?所以它也被叫做雪國列車。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野獸先輩應該是互聯網史上最yue的主流梗,所以就此打住。之所以介紹上面幾處,是因為它們已經深深臭進了下北澤的簡歷。

你可以試着搜索下北澤的旅遊日記和文化介紹,會發現大量看似正常且文藝,實際上滿是惡臭先輩梗的文章,任何一個下北澤相關的視頻,也都逃不過先輩的彈幕。所以假如你要做這地方的旅行手記,請萬分謹慎,不然分分鐘被引去會員制餐廳。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更糟的是,不知道日本主流是不是也在故意玩梗。很多看着正兒八經的名人,都曾冷不丁吐過一兩句先輩梗,而很多看着正兒八經的節目,也以很可疑的方式做過下北澤的節目。

比如,這地方莫名其妙有很多咖喱探店的視頻,攝影師還總喜歡先懟着那坨外型可疑的咖喱來幾個特寫,再給吃了咖喱後仰頭高喊的主持人來幾個鏡頭。同時,會有一堆類似“吃完了有獎勵,吃不完有懲罰”的彈幕飛過去,大家都開心壞啦。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更匪夷所思的是,下北澤竟然還真辦起了一年一度的“咖喱節”。要知道,這地方其實沒有任何咖喱名店,也沒什麼特別的咖喱飲食歷史,整個下北澤有點名氣的咖喱餐廳,實際上就只有兩家。

這就是下北澤,看似文藝,但你摸不透有多少人是homo越共。

所以為什麼一個孵化出《孤獨搖滾》和青年潮流的地方,會出現野獸先輩呢?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赤西AkaniX

這事其實藏着很合理的解釋。很多人都說下北澤所在的世田谷區,是日本的老富人區。但實際上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下北澤的房租不算高,因為周邊發展緩慢,缺少升值空間,2021年世田谷區還因為包攬東京房價跌幅最大的前十地上了新聞。

但它又有交通上的優勢,去新宿和涉谷非常方便,畢竟有雪國列車。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於是,這裡在20年前吸引了一批不怎麼能在東京上檯面,卻能賺錢的企業,拍攝野獸先輩視頻的COAT公司就是其中一員。對他們來說,下北澤是個理想的辦公地點,而他們作品中很多片段都是在公司附近拍的。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透過COAT的作品,你能看到下北澤的歷史。當時COAT選在下北澤,可能還有個原因,就是這裡比較混亂,適合這種重口產業。因為直到90年代中期前,下北澤都是沒有警局的,而COAT成立在93年。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直到警局成立後數年,下北澤的治安也都不好,經常有暴力團體和街痞活動。這可能也是為何COAT在2001年拍攝的作品中,會出現學生與黑幫轎車追尾,並被黑幫脅迫的劇情。

這種治安上的混亂,來自更早的歷史。下北澤是20年代,關東大地震後建立的,而在二戰後,這裡成了著名的黑市。所以,在下北澤成為亞文化天堂前,治安混亂、違法行徑不少,是邊緣人的歸屬,這種環境,催生出COAT和野獸先輩,其實很正常。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部分黑市場地還在使用,但黑市已消失

順帶一提,世田谷區的大學數量,在東京23個區里排第三,學生很多。這恐怕也是為何先輩扮演的是學生,而同一批作品裡也總是出現學生角色。

好,現在得反過來問了,所以為什麼孵化出野獸先輩的下北澤,又能催生《孤獨搖滾》呢?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其實,孤獨搖滾和先輩本就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繫。你看,它表面上像《輕音少女》類的百合日常音樂番,但輕音的二創多是治癒系的少女貼貼,《孤獨搖滾》的二創,如今卻愈發群魔亂舞,充滿雷普、濫交和銀趴情節。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畢竟她們是,抽煙、喝酒、玩女人的下北澤搖滾,對吧?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下北澤是日本的搖滾名地,這裡出現了很多成功商業化的地下樂隊,比如你常在動漫里聽到的BUMP OF CHICKEN。日本喜歡用地名來給樂隊分類,有點加州殘死、西海岸說唱的感覺,但其實下北澤系樂隊本身沒有標誌化的音樂特色(可能因為地方太小了),要說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會帶一點地下搖滾的色彩。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之前我們提到,下北澤在戰後曾是黑市,實際上,這和它成為搖滾聖地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當時,這裡又是美國大兵的聚集地,而黑市也發展出了跳蚤市場,兩者結合,就產生了很多“美國商店”,賣和美國文化相關的舊物,比如歐美樂隊的唱片。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這些商店,一部分發展成了如今的古着店,另一部分則發展成唱片店與錄像帶——因為在40年代,一群藝術家在下北澤成立了很多文學沙龍,讓這裡有了文藝氣息。唱片店與錄像帶又逐漸在70年代發展出搖滾表演和話劇演出兩種產業,形成了下北澤今天的局面。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所以仔細一想,《孤獨搖滾》甚至和野獸先輩有些同源的東西(迫真),假如當時下北澤沒出現黑市,誰知它們還會不會出現?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NO ONE FOLLOWS

那為什麼《孤獨搖滾》中的下北澤,在視覺上又和野獸先輩的下北澤差別如此大?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這問題很容易回答,因為廢萌系動漫和重口GV本就不在一個世界。確實如此,但還有個原因:《孤獨搖滾》展現了多年不變的下北澤,終於改變後的模樣。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下北澤是個街道狹窄的地方,看着很有特色,但其實通行不便,還有火災隱患。早在40年代,日本政府就計劃改建這地方了,但直到04年才真打算動手。

誰知,這改建計劃在當時遭到了大量抗議,因為人們認為它破壞了下北澤古舊的文藝氣息,導致計劃擱置。一直到14年後,計劃才被重啟。隨後,下北澤煥然一新,很多地方變得現代了不少,像是《孤獨搖滾》里的場景。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這個萬年擱淺的計劃,突然被實施了?可能是因為下北澤的房價一直前景不妙,下行的全球經濟更是給各種店鋪當頭棒喝。

別看百度能搜出一堆賣日本房產的軟文告訴你,世田谷區房價的前景棒棒,空房率低低,實際上它不止房價下跌,空房率還居高不下。在2010年左右,政府給出的區域空房率在20%到30%間,在2019年,東京23區的空房率如下所示,可以看到世田谷區立得梆硬。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這事背後,有些很諷刺又很熟悉的東西。

日本的高空房率,是因為60年代出現房屋短缺後,開始狂建房。其實到70年代,房屋就已經夠了,但為了恰米,人們還是不斷建房,80年代泡沫破碎後都沒停,直到現在真的嚴重過剩。民用房屋壽命一般就五十年,老房子無法使用,但拆房又需要人力財力,只剩下一地爛攤子。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野獸邸前的房子已被拆

這事配合社會的老齡化和少字化,讓空房率成為嚴重問題。於是你能在下北澤看到魔幻的景象:這裡分明是老一代的富人區,新一代在這裡建起的一切卻是反富裕和反舊價值觀的:二手店、舊物鋪、地下搖滾、GV公司……在下北澤,甚至依舊有能用舊衣物換食物的店,其對象就是周圍貧窮的學生。

舊時代的代價,產生了高空房率和新老兩代割裂的價值觀,也引來了地下搖滾樂和COAT公司,接着,它會讓人為了生活出演重口GV,再之後,催生出廢萌動畫和家裡蹲的風潮。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昭和男兒與平成廢物、令和萌豚,都在下北澤。

但最終,一切都會被資本回收:身份亞文化天堂的下北澤,也被現代化改建,引來新的產業、地價的回升。這有好有壞,總之不可阻擋,而這份時代的改變,被展示在了《孤獨搖滾》中。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透過波奇的眼睛,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現代的下北澤;它逆轉了野獸先輩所在的下北澤,就像《孤獨搖滾》在逆轉先輩留下的惡臭口碑。近年來,日本的生育率已經開始回升,或許也是因為生活變得更像《孤獨搖滾》中的模樣,而非《仲夏夜*夢》戲裡戲外的故事。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所以為何說,下北澤是個神奇的地方。因為在它身上,你能看到年輕人的精神面貌;在這裡,有搖滾和小眾話劇,有反潮流的時尚和反奢侈的店鋪,有輕鬆的萌系動畫,也有重口GV和抽象梗。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同時,它又凝聚了日本年輕人面對的困境;從價值觀的崩塌與重建、階級的離散與時代之傷的癒合,到藝術與資本的矛盾、金融泡沫和社會危機的餘震……在下北澤,希望和廢墟並存。

這些標籤看似矛盾,因為年輕人的世界就是如此矛盾複雜,它如《孤獨搖滾》般明亮治癒,也如野獸先輩般惡臭抽象。你常看到人們在聊到下北澤時,刻意將它們分開,對其中一者避而不談,但它們總是一體的。

“孕育”了野獸先輩和《孤獨搖滾》的下北澤,真的是聖地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處於戰爭和亂世外的年輕人,可能都能在下北澤的寓言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著名的搖滾樂隊The Who曾面對戰後迷茫躁動的一代,寫出描繪他們靈魂的《Baba O'Riley》。在歌中,他們用高亢的嗓音唱到:不要哭泣,不要大驚小怪,這裡只是年輕人的廢土;放逐之人在此,樂觀之人也在此,所以我們合為一體吧,在變老之前。

所以不要大驚小怪,下北澤只是一片年輕人的廢土,如是而已。

-END-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