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2日訊(記者 龍文泱)1月11日,湖南省群文創作現場研討會在邵陽市隆回縣六都寨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行。
本次會議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圍繞“《早安隆回》現象”看群文創作發展路徑的主題展開,彙集省、市、縣、鎮、村五級群文創作者,旨在以創新的思路、務實的舉措推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探索全省群眾文藝創作的正確方向和創新路徑。
近期,由隆回縣文化館音樂專干袁樹雄創作的歌曲《早安隆回》在網絡走紅,湖南群眾文藝創作隨之引發廣泛關注。隆回縣文藝土壤深耕厚植,近年來,當地堅持把群眾文藝工作作為堅定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礎,積極發現培育本土文藝創作人才,組織舉辦了一系列有內涵、有影響力的文藝活動,群眾文化和群文創作活躍繁榮。目前,隆回縣共有文藝創作骨幹280餘人,創作了較高質量的作品3100餘件。
知名詞作者金沙、曲作者李培生、歌唱家易秒櫻等文藝專家建議,發展好群眾文藝,各級創作人要打好思想功、補充文學功、拓展博學功、練就生活功、下足創作功,在創作過程中要緊跟時代主題,大膽追求中國風格,大力傳播中國精神。
來自全省各地文化館的負責人、基層創作人代表認為,推動群文創作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培植豐厚的藝術土壤,抓好專業人才的培訓,加大經費投入力度,舉辦群文活動和賽事,成立重點作品的創作小組和各級創作基地,抓好重點作品的創作與打磨,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同時,群文創作者要深入基層、紮根人民,不斷豐富藝術創作形式,注重借力新媒體、數字化等平台和手段更好地推廣優秀群文作品。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尚斌介紹,近10年來,湖南高度重視群文創作,全省群文創作人才數量超過1萬人,創作群文作品近18萬件。下一步,省文旅廳將加快建立新時代群文創作機制,出台《湖南省群眾文化創作三年行動計劃》等相關政策,創新條件,全力推動湖南新時代群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