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初,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廠-中國台灣台積電投資建設的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晶圓廠隆重舉行了首批設備到場典禮,將此前的預計總投資金額120億美元提升至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億元,同時聲稱將在該美國工廠未來將生產截至目前最為先進的3納米晶圓,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台積電是下了血本決心將目前已具備生產條件的最為先進的芯片製程放在美國。
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會各界的擔憂,其中有人認為本來美國工廠是打算生產5納米晶圓,而現在在投資金額倍增的情況下,又將生成芯片的製程提高到3納米,難道台積電會捨棄台灣自身核心利益而奔向美國?同時台積電此舉也讓業界對台積電未來的發展前途充滿擔憂。畢竟美國人工成本、以及芯片製造產業鏈體系配套等各方面的的能力受限,可能給台積電未來前途蒙上陰影,那真實情況又是怎麼樣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具體的聊一聊!
據悉美國當地時間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晶圓廠正式開工當天的儀式上,美國國家元首及台積電負責人蘋果公司負責人等均參加了典禮。並宣稱這是亞歷桑那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帶來超萬個建築業工作崗位。項目建成後,更將提供持續穩定的提供超過1萬個高科技就業崗位。而此前更早的消息是在2020年台積電曾經宣布在亞利桑那州建造1座5納米12寸晶圓的工廠,此次正式宣布的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預計第1期,將建設1座5納米的晶圓生產工廠,並在2024年建成投運;更為重要的是工廠二期將部分三納米救援生產線技術產能轉移到美國進行生產,該項該2期工程預計將在2026年建成正式進入量產階段。而整個工廠兩期項目建設完成之後,將達到每年產能六十萬片的規模,每年終端產品的產值也將會達到2,800億元人民幣。
而作為一個這樣重磅的利好消息,卻沒有給台積電的股價帶來抬升等利好行情,反而7號股票,下跌了三元台幣,跌幅為0.63%,這也反映出市場,對台積電在美國建廠負面情緒是主導的。更有甚者認為,此曲是台積電,在美國相關政策及市場的壓力下所做出的無奈之舉,18台積電從台灣島掏空的嫌疑和風險。甚至時間長了,“台積電”就得變成“美積電”了!
在美國人高喊,美國製造業從此回歸的興奮情緒中,由於台灣和美國人員文化上的認知差異,台積電內部員工也不擔心,有些人甚至認為,一旦搬到美國自己就成了“二等公民”,矮美國員工一頭似的,比如在福利待遇上美國當地人搬家津貼能達到2萬元,而台灣研發技術人員不遠萬里而去,卻只能達到7000元左右!對於台積電在美國發展的前景也有擔憂,主要是美國芯片製造業產業鏈配套體系不完整,實體經濟空虛,再加上人工技術,土地等經營成本,將會相比台灣和大陸地區大幅提升,半導體製造相關的人員嚴重不足,並認為這將嚴重拖台積電未來的發展,影響其與三星等國際巨頭的競爭。
為此甚至台積電曾經就主動致函美國商務部,表達了上述擔憂,尤其是在美國勞動法在框架下,24小時不停歇的持續生產恐難以做到。台積電創始人更是曾經表示,這可能是一個昂貴挺浪費的空歡喜。即便台積電官網美國能夠使其訂單量增加,可以對沖一部分核心技術外流等的負面影響,但是高端製造業,就業機會在台灣將會受到巨大的打擊。甚至有更加悲觀者表示,按照台積電全面在美國建廠的思路,未來很有,可能其也將一納米和兩納米的代工生產廠搬到美國,這種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台積電曾經在2021年就曾表示過將在台灣地區,龍潭科技園內投資700億美元建設兩納米和一納米的半導體晶圓廠,這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對台灣島內的一個最大的期望,畢竟最先進的芯片工藝製程仍然有可能留在台灣地區,從某種角度也驗證了台灣台積電與美國之間也存在着相互不信任的情況,2022年12月中旬在美國宣布建廠開工之後,台積電相關人員又重申了這一計劃,也說明台灣還是留了後手的,並沒有把這個核心的技術和最先進的工藝毫無保留的搬到美國的決定。
台積電作為芯片代工領域的全球一哥,佔據55%的世界市場份額,我們熟悉的美國的蘋果公司昭通和中國的華為都是其重要客戶,其高度依賴美國市場時期,緊跟美國對華芯片發展限制政策,砍掉了與華為的代工合作,對雙方的損失都是顯而易見的,至少是傷敵1000自損800。呃,作為半導體這個高端科技領域中利潤率水平極低的代工行業,台積電所能賺取的僅是很小的一部分利益,基於資本的逐利性,理應與人才集聚和勞動力成本低廉為主要的選址建廠的定位, 而其反其道而行之,連鎖商業奇觀!對美國來講,一方面能夠增加自身製造業水平和就業,另一方面也能夠壟斷先進的半導體工藝技術限制競爭者。而據悉此次美國建廠,台積電用10架運輸機打包帶走了,核心技術設備同時隨之而去的,還有申請移民半導體行業的技術頂尖人才和工程師。
說到這裡,我們對於台積電相關人士表示一納米和兩納米製成芯片,仍然將在台灣島內進行生產,並重申建廠投資規模及地址等,也說明台積電並沒有打算把最先的技術搬到台灣去,還留了一手!
更進一步的相信來講,台灣竹科管理局負責人也在去年12月份,中旬透露消息稱,用於生產一納米兩納米芯片的龍潭園,科技產業園3期工程的擴建計劃已經上報有關部門,如果順利的話2026年年中的時候就可以為正式開工建設,由於該類廠房的標準化建設水平很高,因此只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就能夠全部建成,所以按照這樣的計劃,最早2027年1納米芯片就可能在台積電的台灣龍潭源科技產業園內生產出來,2028年就可以實現量產。
同時這也是現有技術路徑下芯片製成的最高極限。如果按照這樣的路徑走下去,台積電海外建廠最先進制程為三納米的情況,下台積電在台灣的產業園將會持續保持業界最先進製程工藝的芯片留在島內,全球主要客戶仍然會依賴中國台灣廠區生產的台積電最先進制程工藝的芯片。而台積電另一位負責人在以前也多次表示過,3納米的芯片在2022年就有望在台灣進行量產,2025年將量產2納米芯片。從上述種種消息來講,台積電並沒有把所有的寶都押在美國,基於自身企業發展的需求和台灣利益,台積電未來並沒有打算把最先進的技術一股腦搬到美國去,但是作為中國大陸來講也不能過於樂觀,畢竟一切都還在變化之中,預料之外的事情還都有可能一夜之間發生,作為中國芯片代工行業的龍頭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以及上海微電子等,更需要強化危機意識,加大科技研發攻關和投資力度,爭取在芯片製程工藝領域儘快實現更大的突破,儘早擺脫來自美國等國家的限制措施的不利影響,發展出獨立自主的一條新片工業之路,支撐起中國高端科技領域發展的現實的急迫需求!
關於龍潭源科技產業園,是台積電在台灣生產先進工藝製成芯片最主要的基地,現有半導體相關從業人員7000餘人,年營業額更是超過500億元,主要生產集成電路,光電和半導體等,合晶科技和蘋果都在此設備有分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