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在造紙業里,乾的是臟、苦、累的活,往往是男人的天下,陽盛陰衰。可她不一樣,接班十餘年來,在工廠一大群男性高管中特別顯眼,不滿足於現狀的她,在打造台灣工業紙巨頭時,又加碼投資在越南的第二生產基地。
身為家族二代,26歲那年從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返台時,她可能沒有想到,父親將交給她的是全台灣紙業最年輕的女董事長寶座。
全台灣紙業最年輕女性董事長獲獎了
正隆董事長鄭舒雲
前幾天,台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CGE),正在進行第三屆《台灣循環經濟獎》的選拔,特意一批企業和經理人蔘訪台灣工業紙巨頭——正隆公司的大園造紙廠。
在台灣島內,正隆是首家宣示2050凈零碳排放的紙業公司,也是島內企業循環經濟的典範;但很多人可能不曉得,領導這家工紙巨頭的鄭舒雲,是全台灣紙業最年輕的女性董事長,也是正隆家族第二代。
2021年年底,台灣島紙業雙雄中老大“正隆”和老二“榮成”,都已公布了年終獎發放計劃,均4個月起跳。其中,龍頭老大正隆宣布,依照營運績效發放年終獎金,每個人可領140天薪,約等於4.7個月年終獎。另外,受疫情影響,將停辦尾牙聚餐晚會,但特別加發每人新台幣2500元。從年終獎發放來看,正隆紙業已連續兩年維持發放近年來最高獎金,即便有疫情影響,也從側面反映了公司運營情況之好。
去年11月17日,正隆獲頒2021《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其中獲得了“台灣TOP50永續企業獎”、“永續報告白金獎”、“循環經濟領袖獎”三大指標獎,且是造紙行業唯一獲得三項指標獎的獲獎企業。
女董事長鄭舒雲掌舵的正隆,在2020年起推動“低碳智紙”轉型,是目前全台灣唯一取得再生能源憑證、以及簽署支持TCFD的紙業台企,也是台灣造紙業中首家導入產銷智能化的企業,在2020年起未來三年,將投資新台幣超200億元,深化在大陸、台灣、以及越南三地的循環經濟據點。
通過整合物聯網、大數據的產銷數字化轉型,正隆在島內行業里率先承諾2030年減少碳排放量30%,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目標。
鄭舒雲(右3)出席正隆TCFD查證最高評級儀式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基業長青、永續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很重要,致力於循環經濟、零碳排也就行動落實。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已是全球性關注議題,資源循環利用對於造紙行業而言,更是產業永續發展應該面向的方向。據正隆董事長鄭舒雲透露,該公司提出了4條減碳路徑,分別是能源效能提升、再生能源發展、深化循環經濟低碳燃料、創新應用負碳排技術,以致力於2050實現零碳排願景。
2021年12月中旬,響應“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倡議的正隆,成為台灣島內首家通過TCFD查證且獲得最高評級的紙業公司。正隆是2020年導入TCFD架構的,在2021年11月完成的TCFD符合性查核中,獲得了正隆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成熟度模型的最高評級——第五級“優秀”。
跨入2022年,正隆已進入了第62個發展年頭,作為家族第二代女接班人,鄭舒雲將穿越一甲子的正隆聚焦循環經濟、低碳綠能、智慧創新三大發展主軸,必將讓這家台資工紙巨頭走得更遠、更持久。
穿越一甲子歲月,鄭舒雲成了“紙箱女王”
鄭舒雲(中)主持股東會
正隆股份,是全球百大紙業公司,創辦於1959年2月4日,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目前在台灣、大陸和越南三地,有5座造紙廠和19座紙器廠,年產紙張和紙板逾210萬噸,也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工業用紙及紙器公司,也是全台最大的紙箱製造商。
10多年前,在東莞厚街設廠的台商企業就高達800家,而這些台商中,可能離不開的企業就是正隆。
正隆在上海很早設廠,但由於地處繁華地帶,後來受困環保要求,不得不關閉遷移他處。正隆在上海投資的中隆造紙廠,最早時產能高達45萬噸。正隆是在大陸投資設廠且布局較早的台資紙業,比如為了搶佔包裝商機,於2010年與重慶出版集團合作辦廠。正隆與永豐余、榮成是台資紙業三巨頭,這當中,正隆是同業中在大陸設置紙器據點最多且分布區域最廣的一家。
正隆股份
到鄭舒雲這裡,歷經62年風華歲月、穿越一甲子的正隆,已經傳承三代了。1959年2月,第一代創辦人鄭火田創辦了正隆瓦楞紙器廠,最早時僅台幣80萬元,生產出全台灣第一張牛皮紙。
早於1971年,正隆股份就成功在台灣證交所上市。秉持中華文化傳統理念的鄭火田,以“忠、孝、信、義”治企。到了1984年,正隆與日本井出株式會社進行技術合作,引入塗布技術,開始生產白卡紙。
到1989年,正隆在泰國曼谷設立泰國台旺紙箱廠,正式開拓東南亞市場。到了1990年,公司又生產文化用紙,1995年開始生產“春風Andante”品牌的衛生紙,這一年集團總部——板橋正隆廣場正式落成啟用。
進入2001年後,正隆大舉西進,拓展大陸市場。這一年,與台灣鞋業代工大王“寶成工業”在東莞合資創辦“東莞正隆紙製品有限公司”,正式進入大陸紙器市場。2002年又與日本東海紙業、三菱公司三家合資在上海創辦了“上海中隆紙業”,正式進入大陸工業紙市場。到2004年,正隆在越南投資設立“越隆紙業”,生產紙箱,此後越南也成為正隆在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
2008年,為統合大陸市場業務,正隆成立了“中隆紙業控股”,在這一年,正隆也成為全台灣首家獲得國際碳交易權的公司。2018年,正隆處分了合資企業“上海中隆紙業”股權。
有意思的是,台灣紙業雙霸——正隆和榮成二家掌門人都姓“鄭”,正隆董事長鄭舒雲和榮成紙業董事長鄭瑛彬都姓“鄭”,鄭家獨霸台灣紙業!
正隆董事長鄭舒雲(中)和副董事長鄭人銘(中右1)
到正隆董事長鄭舒雲、副董事長鄭人銘姐弟,台灣紙業巨霸正隆已傳至家族第三代,形成了“姐弟配”管治模式。
在鄭舒雲26歲時,她從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國際貿易研究所畢業歸台,就被父親鄭政隆安排進入正隆公司,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到她35歲時,父親鄭政隆將董事長大位交予她,她也成為全台灣造紙行業最年輕的女性董事長。
“扶上馬、送一程”,父親輔佐她一、二年後,除了重大事件會提出意見,大部分日常管理運作都讓她自己處理決定。接班早期,如果她有做不好的地方,父親也會罵她,但都是就事論事。
由於上海正隆廠處在鬧市區,被迫遷移。到鄭舒雲主理公司時,她將投資較集中轉向了越南。目前,正隆在越南規划了三期百萬噸工業紙計劃,二期40萬噸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投產,三期40萬噸預計最快在2024年投產,屆時,正隆在越南的工業紙產能將有望突破百萬噸。
鄭舒雲(左)
正隆此前在越南設有1家造紙廠和3家紙器廠,產能在30萬噸左右。在越南,造紙業的投資均為外商,像來自中國大陸的玖龍紙業、中國香港的理文,以及來自泰國的SCG公司,年產能都達到50萬噸。
在2021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加上市場需求旺盛,特別是全球廢紙價格也在上揚,造紙行業面對成本壓力劇增,也不得不調漲。目前,正隆公司營收佔比中,台灣佔比大約在68%,大陸及越南兩地大體均為16%左右。
正隆家族第三代,均早熟,鄭舒雲的弟弟、現任副董事長的鄭人銘,畢業於美國Northeastern大學企業管理系。早在2013年,鄭人銘就擔任國際瓦楞紙箱協會(ICCA)會長,而且是華人第一個會長,也是歷任會長里最年輕的。
在公益及與社會共融上,鄭舒雲推動“愛不紙息”,並透過“鄭火田慈善基金會”和“正隆關懷兒童基金會”,從事公益活動。
順帶提及,正隆創辦人,是鄭舒雲的伯父鄭火田,生於1931年,鄭舒雲的父親鄭政隆,是創辦人鄭火田之胞弟。為緬懷兄長之仁義德風,鄭政隆於1993年創設了“鄭火田慈善基金會”,而“正隆關懷兒童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
在英姿勃發的盛年,鄭火田與世長辭,事業交予了與之朝夕相濡以沫的弟弟鄭政隆,“兄友弟恭”傳承造紙之志業,成了業內佳話。
版權聲明:《一波說》所發布文章及圖片之版權屬作者本人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作者及/或相關權利人單獨授權,任何網站、平面媒體不得予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