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媒報道,台灣日前1名ID為“LovError”的論壇網友發文稱,妻子與3名小孩發高燒住院,指衛生局、區公所都沒關心,甚至確診期間沒領到工資,最後經查該網友為台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的員工,台北市府也有多名員工被發現上班在網絡論壇發文,而被指“柯市府有網軍”。對此,台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受訪時表示,公務員上班時間做與公務無關的事情經查後受懲罰,但發言內容是否不實、或被認定是否造謠,或指控“柯市府有網軍”,這麼說都要被打上問號。
陳智菡解釋,“LovError”貼文指自己全家確診、領不到工資,還講了“塔綠班”等字眼,乍看像專批民進黨,經查是會展基金會員工,該基金會受市府補助,被認為是廣義台北市府員工。但若細看其貼文內容,“LovError”說自己沒領到薪水,或是台北市府衛生局、1922都沒回應,其實批評到的不只是民進黨當局,也批評到台北市政府。
陳智菡指出,該員工確實在上班時間從事非公務行為,違反“公務人員服務法”,基金會加以調查且懲處。另外經查,該員工的確確診、去台大醫院看診,但沒有因此拿不到葯或沒有薪水,後者不實的部分要由警察局調查。
“我們去問了調查局,他們說這類言論平台的發文,建議秉持‘只查不法,不查水表'的原則。”陳智菡表示,對於該員工,市府依“公務人員服務法”處理,不管是申誡或記過,但貼文內容不能就直接論定必然違反刑事法令如“社會秩序維護法”或“傳染病防治法”,因發文就說必然造謠,但現在某些側翼帶風向,刻意把公務員上班發文,就等於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有網軍,就等於是有組織的造謠,“這樣是說不通的。”
陳智菡表示,不少人在網絡發文時內容有誇大之嫌,但能否必然認定“造謠”沒那麼簡單,要經過偵查機制、司法介入,市府能做的就是對公務員上班做非公務行為懲處。要是貼文內容被檢舉,應另再調查是否可能造成恐慌,“除非有明確事證、有人檢舉,否則任意認定說別人造謠,就有查水表之嫌。”
上月底,柯文哲的Instagram粉絲數首度超車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被影射裡頭有粉絲“只有1張照片、同時也按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贊”,暗示買粉。陳智菡回應,就她觀察,上個月柯文哲與蔡英文2人的Instagram粉專有互相競逐的情況,有時柯文哲的Instagram粉絲數剛超過蔡英文,隔天蔡英文的Instagram粉絲數也會突然超車回來,但柯文哲的Instagram粉絲數是穩定小幅成長。陳智菡認為,相信是柯文哲社群網站經營的方式與內容貼近民眾心聲、獲得年輕人支持,被影射買粉若無實據,未免是帶風向,“若對方有證據早就公布了。”(編輯:方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