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網友說“其實愛人如養花。”
第一次養花,你擔心的要命,既怕水澆多了澇,水澆少了會枯萎。
你小心翼翼,生怕有什麼閃失
你整天想着要讓它多晒晒太陽,要給它拍照看它長大的過程
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有一朵好花
我太喜歡這朵花了
你在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但是它還是死了
你甚至不知道為什麼
究竟是水澆多了 還是少了
是沒有曬夠陽光 還是太陽太足它又偏偏喜歡陰涼
它死了之後 你很久都沒有養過花
你怕養不好 你怕它再死了
你會再難過一場
少時非常任性,身邊的人又很寬容,對我的傷害行為沒有回擊,無意中造成了我換位思考能力的缺失。後來在人際中遇到另外一些人,他們在被傷害時就疏離我,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才明白別人被我挫傷自尊時的傷心,不斷透支耐性的力竭,慢慢學會疼惜對方---教我們學會愛的,恰恰是痛苦。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初戀都走不長久?
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傳統教育中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跟異性相處,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做情感挽回的這幾年裡,我們都口口聲聲說著很愛前任,不能失去前任,於是拼了命的挽回,可是在交談中他們只知道去愛一個人但卻不知道怎麼去愛,尤其是初戀分手的朋友們。
初戀這個是我一直沒有怎麼講過的一個話題,一直不願意講初戀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年少時的初戀,基本上很少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青春懵懂時初讀《小王子》,最令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小王子決絕的離開了玫瑰,他們的結局難道不應該是相知-相愛-長相廝守的結果嗎?
後來,初戀和我分手,我氣憤、難過、暴躁、孤單、悲傷,總之心中五味雜陳的,有對她的不舍、對她的懷念及對她的怨恨。
我曾不要臉皮的死纏爛打,甚至會因為說錯一句話惹對方不高興了而約對方吃飯,姑娘沒有去,那時的我也是一根筋,就是倔強的在那裡等着,一等就從五六點等到了十一點多,那是冬天大街上已經沒有了人,後來,經常在喝醉的時候哭的一塌糊塗。
我們總是容易用一種自虐的方式製造出一種痴情的假象讓自己站在感情的道德制高點上,從而獲得一種畸形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偶爾在大街上聽到的苦澀情歌、看到的單戀電影等,對旁人無所謂,對我卻是大的衝擊,彷彿大壩決堤,悲傷一瀉千里。
年少的愛是洶湧的,總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滿腔愛意表達出來,而結果往往是陷入表演之中而不自知。
喜歡的是喜歡她的自己,表達的是自己有所謂的表達,至於她是誰,她有什麼,反而都放其次。
被這種悲憫情懷迷糊心智,所以同一事件,經歷的兩個人會有不同偏差,你以為的天崩地裂,對她而言云淡風輕。那些你覺得刻骨銘心的過去,對方往往沒有同樣的感覺,甚至茫然不知。
在分手的兩年時間裡,想起在這段感情中做過的每一件事可以說幾乎都是錯的、傷人的、刻意的,也是自私的,那時候的瘋狂也只不過是一種表演罷了,除了把自己感動一下製造一點痴情的假象,一點意義也沒有。
現在想想,無論是曾經的守約不見不散還是冒着大雨在她教室外偷看她一眼,回想起來往往覺得如喬峰大戰聚賢庄、關羽千里走單騎一樣壯懷激烈,而對於對方來說,一個眼神就是一個眼神,看不透裡面承載在上面寄託的山崩地裂的情懷。
你的大喜大悲,對她而言,或許是青春的不堪其擾。
當時的我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只是把自己的幼稚、吵鬧、長篇大論的情話當作愛,把衝動,無知,拒絕溝通,單方面的炫耀當作愛,唯獨不把理解,包容,信任,與陪伴,這愛情中最重要的四樣東西放在心上。
年長几歲後,我經歷了初戀的挫敗,也目睹了身邊初戀以失敗告終,在電影中看到的也是無數初戀以遺憾而告別,曾經我想不明白的為什麼最刻骨銘心的初戀總是那麼脆弱而短暫,在摸打滾爬中也逐漸地找到了答案。
就像小王子要離開玫瑰,並不是因為她們不相愛,而是因為他和玫瑰雖然都愛着彼此,但是卻不會如何相處,相處得不太好,以至於經常產生誤解互相折磨彼此。
愛一個人很重要,兩個人在一起時的舒適感更重要。
因為都是初戀所以在面對感情問題時是手足無措、茫然無助的。他們深愛着彼此,但他們不懂得怎麼維繫這段感情。
一段穩定的關係,不僅需要激情,還需要聆聽、理解、互相體諒和分擔。而初戀之所以脆弱正是因為雙方都渴望得到最好的愛,但卻不懂得怎樣去愛。
而學會愛一個人註定是從失去後明白的,而這個過程註定是痛苦的。
所以才有了小王子這段教人動容的懺悔:
“當時我什麼都不懂!我應該根據她的行為,而不是她的言語來評斷她。她芬芳了我的生活,照亮了我的生命。我真是不該離開她!我早該猜到,在她那可笑的裝腔作勢後頭,暗藏着柔情蜜意。花兒總是如此言不由衷!可惜當時我太小,不懂得好好愛她。”
這就是痛的領悟,但沒有失去這段關係就不會有這樣的領悟,只有見識了不同的人經歷了成長才有足夠的閱歷去理解玫瑰及曾經的自己,真正的痛不是在分手那一刻,更多的是在領悟後,多年後再回頭看這些,你會發現那是你人生的分水嶺。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是我後來明白的道理,任何事物一旦超過某種程度的界限範圍,就會直接影響和干擾到這件事本來的性質,不管是不是初戀只要用力太猛,必然走不長久。
戀愛是感受兩個人在一起時的溫暖,而初戀在當時的年紀對彼此的感情是最熱烈、炙熱的,這種感情已經遠遠超過了【溫暖】的範疇,這種炙熱的愛註定會在某些時候不小心灼燒對方。
第一次戀愛,我們把愛情當成了生命的全部,我們以為那個人就是我們生命中那個正確的人,在不知不覺中為這段感情加入太多籌碼,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越是高期望,結果越是不盡人意。
隨着戀愛時間的增長,對另一半的高期待、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所謂的生命中正確的那個人都逐漸的變成了失望,在戀愛中給太高的期望、不切實際的幻想,本身就是感情失敗的重要原因。
初戀是每個人在愛情上的第一堂課。 這堂課沒有老師,沒有教材,沒有作業;但是卻天天都要考試。而你的主考官,心情也是陰晴不定。
初戀的時候,每個人對於愛情的定義都是完美無瑕的。很多人就像“何以笙簫默”中的以琛一樣,”那個人出現了,其他人都是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他們愛的,是自己心中那完美的王子/公主。但更多時候,他們的王子與公主們,僅僅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可是不是那麼多人,都能夠接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說句不太好聽甚至有些殘忍的話:初戀出現在你的生命中的意義根本不是陪你一輩子,只是給你留下一個回憶而已,說得再殘忍一些,你第一次接觸一件事的時候,你沒有任何經驗,你也不會去處理,那結果大概率會失敗,因為你們在當彼此的小白鼠。
既然結局註定是不美好的,那就沒必要因為失敗的結果而惋惜什麼,更沒有必要糾結如果當時換一種做法會不會就能改變歷史,因為你當時的心智只能做出這樣的行為,你要做的就是吃一塹長一智,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僅此而已。
在真實人生中,不管是小王子還是我們這一分別,恐怕是沒有什麼回頭路了,即使再次重逢,由於兩人分別後走上不同的道路,兩個人的心恐怕難如當初那樣相印。燈火闌珊處站着的那人,遂似近卻極遠,可望而不可即。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是件必須接受的事。
懷念只能留在心中。
所以說,很多事情沒有必要去惋惜和留戀,如果你真的不想辜負這一段經歷,那就在以後的生活當中過的更好,初戀只是情感生活的開始,而非終結。我們都會繼續在路上跌跌碰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