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位於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地區,連續發生了里氏6.4級與里氏7.1級地震,這場加州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地震範圍波及多個城市,儘管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消息,但引發了無數美國民眾的恐慌。事實上,美國加州所在的地區近年來地震頻頻發生,僅僅是自1989年以來,就先後發生了四次里氏7級規模以上的強震(1989年10月18日7.3級、1992年4月26日7.3級,1992年6月28日7.9級、2019年7.1級)。根據專家的介紹,加州的眾多城市正是處於著名的“聖安德列斯斷層”區域,由於近年來“聖安德列斯斷層”依然在不斷加快移動,根據專家的預測,真正的災難還在醞釀之中。
作為美國經濟最繁華、人口最密集的州之一,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最早引發移民潮還要追溯到美洲大陸被發現時期,由於舊金山等地區眾多金礦被發現,採金熱迅速帶動了整個加州地區的繁榮發展。如今,好萊塢、硅谷均位於加州,特別是經濟領域,根據美國商務部去年的數據統計,加利福尼亞州如果以獨立經濟體來計算,其經濟規模甚至要超過英國,位列全球第五。然而,如此富庶繁榮的加州,其地質情況卻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爆發的可能。
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表明,包括洛杉磯、舊金山等加州眾多大城市,均坐落在著名的“聖安德列斯斷層”上。作為目前地球上地層活動最頻繁的區域,這裡也是地震頻發的重災區。根據測算,每隔幾十年,“聖安德列斯斷層”就會發生一次破壞性極其慘烈的強震。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理論絕非危言聳聽,特別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加州地區的強震次數逐年遞增。特別是此次發生連續兩次6級以上強震之外,在短短數天之內,美國地震部門在加州地區已經檢測統計到4700多次餘震,幾乎達到了每分鐘地震一次的高強度。
事實上,早在1978年,美國《新聞周刊》就曾經刊發了權威地質學家的研究報道,報道中提到,“聖安德列斯斷層”近半個世紀以來活動頻率不斷加大,特別是地下地質運動聚集的能量由於在封閉的環境中,全部積存在岩石裂縫中,已經讓地下的岩石結構變得異常脆弱,一旦地質運動加速到臨界點,這種巨大的能量全部釋放,必然會引發破壞力極為可怕的強震。早在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大地震”帶來的巨大災難震驚全世界,也讓美國等世界各國對於地震進行了持續深入的研究,地震科學也從此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如此,此次地震對於“聖安德列斯斷層”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因為根據災後探測,此次地震讓“聖安德列斯斷層”滑動了6米,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強震發生的概率。
2017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此後的三十年中,加州發生地震的次數將逐年升高。特別是強震發生概率方面, 8級及以上強震的發生概率將在7%左右。與此同時,根據眾多美國地質學家的研究預測,從目前“聖安德列斯斷層”的運動軌跡來看,最遲在2030年前,斷層沿線再次發生強震的可能性將高達70%,屆時,位於“聖安德列斯斷層”核心地帶的加利福尼亞也將首當其衝,而下一次強震的規模和破壞力,也將超乎想象,在人類災難史上再度寫下慘痛的一筆。(利刃/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