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 林
最近,改編自多木木多小說《清穿日常》的甜寵劇《卿卿日常》播出,下飯看了幾集,真的很好樂,卻沒想到,越看到後面越覺得膩味。
原著雖然是一本甜寵,但筆者一直認為是言情中比較深度的一本,女主李薇是穿越到清康熙年間的現代人,因為自襁褓時期就生活在清朝,她在古代適應得還算不錯,嫁給胤禛(沒錯,又是大家熟悉的九龍奪嫡背景)後,她收起了在娘家時活潑可愛的性子,為了讓生活過得好一些,她慢慢摸索胤禛的喜好,將一個來自人人平等觀念已經普及的21世紀的自己馴化成了“主人”喜歡的模樣。
女主李薇在書中一直寵冠後宮,但又很多細節上讓人細思極恐。身為側室的李薇一直覺得自己是第三者,壓抑自己的性格,不願參與爭搶,後來生了孩子,才為母則剛;比如作為穿越女,李薇對歷史走向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她始終沒有透露過半分,也從未想過向胤禛獻策,因為她清醒地認識到,在胤禛眼裡,她和他後院的所有女人,都不過是寵物般的存在,喜歡就多摸兩下罷了,如果她有一天妄議國政,對胤禛來說,就像聽見哈巴狗說起了人話,實乃異象,說不定馬上就會殺了她。
她的內心獨白中寫道,她一直覺得胤禛是她穿越生活的一束光,但如果有辦法能回到21世紀,誰會願意一束光待在不見天日的地獄呢?
與李薇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胤禛的嫡福晉,因為想和丈夫平起平坐,很有主意,始終不能得到胤禛的歡心,最後鬱鬱而終,她是女性意識覺醒抗爭後結局悲涼的典型。也因如此,這本書給人的感覺非常沉重,儘管李薇一生順遂,但封建時代人治的殘酷,人性的異化,讓人對於穿越類小說的浪漫幻想都打破了,有讀者留言:看完這本書,再也不想穿越了。
九龍奪嫡這一背景的小說已經拍過太多電視劇,《甄嬛傳》《步步驚心》《宮》《夢回大清》等等,講的都是康熙這幾個兒子們風花雪月的故事,觀眾估計也膩味了。所以《卿卿日常》避開一味的重複,選擇了架空背景,這一點還是非常明智的。
劇中背景天下分有九川,70年前各川混戰,直到新川主上平定戰亂,成為九川之首,新川地大物博,繁榮昌盛,男尊女卑,就像幾百年前的封建時代最講究嫡庶和規矩;其餘各川都有各自特色,比如女尊男卑的丹川、奉行一夫一妻的霽川、特別會經商的金川等等。為了穩固盟約,各川會選派適齡女子與新川少主成婚,故事由此展開。
誠實地說,打開《卿卿日常》,筆者連刷好幾集,笑得合不攏嘴,一些反套路的設定讓人感到驚喜。比如劇中的綠茶女郝葭,陰陽本事一流,讓人眼前一亮。從小的生活經歷讓她對所謂的愛情並不嚮往,丈夫對於她來說更像是一個老闆,家庭生活就是她的職場,所以她毫無疑問選了新川嫡長主,最有機會成為新川下一個boss的人,即便她只能做個妾室。不過,表面上對於老闆百依百順,實際上她可不是個能夠被pua的人,柔情蜜意的時候也不忘吐槽老闆,像極了當下的打工人。而且,她也並沒有因為閨蜜丈夫和自己丈夫有競爭關係就黑化,反而為了維護閨蜜幾次被老闆責罵冷淡,算是一個非常出彩的人物了。
不過,接連看了十幾集,筆者就有點看不下去了——無他,膩爾。
一膩在於劇本深度不夠,雖然劇情設定是架空的,但看多了九子奪嫡的小言愛好者加上原著黨,裡面不少劇情和人設都和歷史人物對得上,但,均為降智版。比如原型為胤禛的男主尹崢,要知道胤禛前期和太子關係很好,還是個秘密的八爺黨,總之是個滑不溜丟的人物,一直默默培養自己的勢力,非常後期才開始嶄露頭角。但尹崢之前一直以身體不好示人,剛成年就開始搶奪皇帝的注意力,後面給皇上辦差,也是清代劇最愛寫的河患、國庫空虛等,但靠嘴炮就能解決問題,無法讓觀眾相信。事實上,劇中喊口號過多,劇情單薄的地方還有很多。
二膩在於人物設定。不得不說,這部劇雖然有原著,但劇情走向跟原著基本沒關係,反而在各種套路上能夠看到這幾年許多大熱劇的影子,比如《傳聞中的陳芊芊》《夢華錄》等等,編劇也是煞費苦心,努力從優秀作品中找觀眾的口味偏好,但第一次吃新鮮,第二次吃回味,第三次吃就太膩了。比如女主的吃貨人設,早就不流行了,但編劇為了表現這一特點,很多不合常理的劇情一股腦往女主頭上放,實難讓觀眾喜歡——男女主相識的那場戲,女主因為溜進少主府迷路,肚子餓了,找到廚房(廚房一個人都沒有,要下毒so easy),吃掉了原本為男主準備的飯食——那可是滿滿一桌子菜啊,就算餓了,需要全吃嗎?就算全吃了,不跑路還在那裡把剩菜擺盤給男主送去?擺盤就算了,還要在盤子里放上泄露自己身份的玉牌?被抓包了,就說自己是試毒師傅?
更別說後面女主還在皇宮裡吃燒烤,結果着火被罰,丟失了和父母見面的機會——女主啊,看見吃的就不管不顧,你是女主還是女豬啊。所以說,為了塑造人物性格,不要故事的邏輯性和合理性,是殺雞取卵的行為。
看到這些劇情後,筆者就從原先的興緻滿滿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所以還沒棄,是因為我一直在期待女主逆襲變聰明.....結果好像一直沒有等到,遂棄。
三膩在於劇本長度。看到十幾集的時候,我已經發現這部小甜劇大概是寫不出什麼深度內容了,打算磕磕男女主的cp打發打發時間,結果感情線進展異常緩慢,全都是些無聊劇情。一看40集的長度我明白過來——編劇開始注水了。其實,既然沒有什麼野心做正劇,一部小甜劇拍個20集左右就夠了,比如《陳芊芊》,20集的體量讓劇情非常集中,支線劇情有但不多,點到即止,讓觀眾有充分想象空間的同時,把大部分劇情給到了男女主,進展迅速,沒有尿點,加上劇情新鮮,尊重觀眾智力,雖然後期走勢也有點爛尾,但完全對得起觀眾的時間。在這一點上,《卿卿日常》就有主次不分的嫌疑,九個少主,幾乎每個少主戲份都不少,光五少主追妻,就重複了一次又一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追個老婆這麼反覆,觀眾在屏幕前只想快進。
膩了又膩,最後只能棄劇,最後再感嘆一聲:高開低走,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