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著名蝦麵攤高薪招聘資深師傅,月入高達3400新元(約1萬7000元人民幣),比起一般攤位助手的薪水高40%,引發關注。位於新加坡竹腳小販中心的“545黃埔蝦面”自1934年由先輩在沿街挑擔做起,至今已由第三代35歲傳人—李瑞芳打理,是擁有85年歷史的家族品牌。“545黃埔蝦面”曾登上美國名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製作的美食文化節目。德國電視台(ARD)也刊登過該攤蝦面的特寫報道。
蝦麵攤日前在社交媒體貼文聘請資深師傅,薪水可高達每月3400新元,立即引起網友熱議。新加坡記者聯繫上攤位38歲負責人之一的陳志聖,他受訪時表示,蝦麵攤目前生意不錯,因此希望能請一位願意長期投身飲食行業的頭手,一同發展事業。根據貼文,資深師傅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時間是早上5時至下午2時,期間有用餐的休息時間。陳志聖表示,他們希望以每小時約14新元(約70元人民幣)的薪水,吸引三四十歲年齡層的公民或永久居民應聘,這比一般攤位助手每小時8至10元(約50元人民幣)的薪水高出至少40%。月收入方面可達2500新元至3400新元,這視乎每天工作時間的長短,可以日做9小時至12小時。他表示,聘請員工主要看工作態度,經驗方面可以慢慢累積。他會通過穩定的加薪,以及花紅的方法留住員工。
除此之外,陳志聖表示,35歲的太太李瑞芳懷有第二胎5個月身孕,加上父母年紀漸長,因此希望新師傅完成培訓後,能在9月前接手打理攤位。根據報道,“545黃埔蝦面”的女攤主被稱為“蝦面嫂”,她曾在金融街任職的白領麗人。她辭職後到黃埔小販中心的家族蝦麵攤幫忙,於2014年1月在竹腳小販中心創業。隨後,父母也來幫忙。
陳志聖表示,一天之內,攤位已接獲約50個申請。“我們通過電話、臉書和短訊,接到了許多申請。經過篩選後,我們會再進行面談來決定人選。”“多了一位幫手後,我們也能騰出時間,探討開分店或加盟店等發展方向。”另外,陳志聖也希望能請到一名長期共事20甚至30年的員工。請資深師傅主要目的是負責在攤位煮食以及接待食客,陳志聖表示,暫時不會把烹煮蝦湯的家傳秘方傳授給師傅。“日後若有機會開加盟店,可以探討讓頭手自成一家當老闆。”
為避免傳統美食“絕後”,蝦面嫂的丈夫建議推動“小販實習生”計劃,讓退休小販傳藝、新手小販拜師,國家環境局當中間人結合供需。2018年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配合李顯龍總理宣布小販文化申遺,李瑞芳受邀和另外八名年輕小販到大會現場烹煮。陳志聖說,申遺的重點之一應該是推動年輕人當小販,傳承美食。因此他建議環境局與傳統小販攤、大專學府合作,讓有興趣入行的年輕人體會“當小販是怎樣的”,並邀請打算退休或已退休的小販傳授手藝。他說,雖然也有小販不願傳授秘方,但總有願意教的、願意學的。“很多年輕人想入行,但不知道應該賣什麼、具體怎麼做。當局可以當中間人,撮合供需,可以私下開班,或公開授課,讓傳藝者收取合理費用,不讓美食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