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從台灣輾轉來到北京,向政府工作人員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老人曾是一名紅色特工,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被組織派到台灣進行地下工作,為解放台灣做準備,期間被國民黨特務抓捕入獄。
這一消息被立刻上報給中央,中央領導得知後,親自邀請他講述當時的情形,在此期間,老者拿出了一份多達百人的名單。
名單上記載的全是50年代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中共地下黨員!
在這份犧牲的紅色特工名單中,有一個人的名字立刻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視,因為此人被證實投敵變節。
而與此人名字同時出現的,還有六個字的情報贅述。
最終,憑藉這6字的情報,我黨洗脫了一位烈士的“投敵叛變”污名,也揭開了一段沉寂38年的謎團。
那麼,這位烈士是誰,這六個字的情報是什麼,中央又是如何證實其清白的?
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這還要從1988年的這份絕密文件說起!
一名老者帶回一份百人名單
1954年2月下旬,一個自稱是“劉光典”的隱線特工出現在香港,此人在公開場合大肆詆毀我黨,並表示決意“退黨”。
這一消息很快被刊登報紙,並引來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種不利於我黨的指責紛沓至來。面對劉光典的“變節投敵”,中央得知消息後儘管難以判斷真假,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採取應對措施。
劉光典的妻子王素蓮聽聞後如同晴天霹靂,她怎麼也不敢相信這一事實,原本就有心臟病的她大病不起,只能卧病在床。
很快,王素蓮就發現自己的住處被監視,周圍鄰居不敢同他們說話。劉光典的兒子劉玉平的生活同樣驟然發生了轉變,從小玩到大的夥伴紛紛疏遠於他。
同年2月底,組織上通知他們搬到北京雍和宮附近的一間房子內,屋子只有10平方左右,王素蓮帶著兒女三人住進了這裡。
因生活艱難,又沒有工作,王素蓮只能選擇變賣家產維持生計。
但即便生活再困難,她還是將兩個孩子送到學校里讀書,由劉玉平在身邊照料。
劉玉平對父親劉光典並沒有太多印象,父親最後一次離家之時,他才不過一歲零四個月。不過母親告訴他,父親離開時留下一封信,上面寫着:“我要去很遠的地方做生意……”
劉玉平並不知父親的特殊身份,他怎麼也想不通,既然父親只是做生意,為何全家人還被人指指點點?為何小夥伴不願意和自己說話?
每當這時,母親總是感慨:“也許等到全國解放,你父親就會回家了!”可見,王素蓮始終不相信丈夫投敵叛變,可劉玉平並不懂這些。
因長期受人指指點點和非議,鬱鬱寡歡的王素蓮不堪外界壓力,1955年10月18日就因病逝世,年僅32歲。
這之後,劉玉平姐弟三人相依為命,姐姐劉玉芳年齡最大,她當時就讀中學,每次吃飯時她只吃一半,另一半拿回家給兩個弟弟吃。
正是從小飽受着非議和磨難,鍛煉了劉玉平姐弟三人的心境,他們也迫切想知道父親的下落,弄清楚這一切到底怎麼回事,但始終尋不到半點蹤跡。
蔣經國夫婦
直到1987年時,蔣經國宣布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兩岸關係就此緩和,雙方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斷增多。
那些新中國前夕被迫前往台灣的國民黨老兵,也紛紛同大陸親人取得聯繫,迫切希望早日回到家鄉。
1988年,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從台灣輾轉回到大陸,他並沒有直接返回家鄉,而是北上前往中南海,聲稱自己是一名隱線戰場的紅色特工,新中國前被派到台灣執行秘密工作,後被國民黨抓捕入獄多年。
介於老者所言關係重大,警衛員當場將消息上報給中央領導。領導得知後,親自出門邀請老者上座,交流之時,這名老者拿出了一份多達百人的名單。
名單上全是50年代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中共地下黨員,老者語重心長道:“決不能讓英雄的血白流,決不能讓英烈們的後代受到不明之冤!”
谷正文
而在這份犧牲的紅色特工名單中,劉光典名字赫然在列,儘管其中只有六個字情報:劉光典,旅順人!可仍然讓中央高度重視。
畢竟這6字情報洗脫了劉光典疑似“投敵叛變”的污名,揭開了38年來讓劉家三姐弟困惑的謎團。
1991年,由學者李敖出版的《安全局機密文件彙編》一書公開發行,這本書是李敖大師根據原國民黨軍統特務谷正文筆錄所寫。
谷正文被稱為“軍統中的活閻王”,他曾完成參與指揮鎮壓、抓捕紅色特工的全過程,因而這本書的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那麼,這本書中是否記載了劉光典的事迹呢?劉玉平拿到這本全文50萬字的書籍後,立馬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的閱讀,每讀到涉及劉光典的案件時他都會圈注出來,做好筆記。
劉光典
其中,《匪東北局社會部潛台匪幹王耀東等叛亂案》中對劉光典的描述較為詳細,其中指出劉光典長期從事“反動”宣傳,為躲避抓捕過着原始人生活,後於1959年2月4日被處決。
根據這一史實記載,劉光典作為英烈的身份已無可置疑,中共黨組織正式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並高度評價:我黨隱蔽戰線上的好同志,值得後人永遠懷念。
二 苦尋證據20年
劉玉平和姐姐是在1988年才在統戰部看到這份文件,當時他們一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直以為父親還活着,卻不曾想父親已犧牲30年。
因官方的說法十分籠統,劉光典追認為烈士的手續辦理妥後,劉玉平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一定要搜集更多更詳細的資料,證明父親是一個出色的中共地下黨員,並決心將劉光典“叛變”烏龍的歷史調查出來。
20年來,劉玉平工作之餘一直以各種渠道搜集父親的資料,期間遇到了太多困難。他先後多次前往劉光典曾工作過的上海、瀋陽、台灣省,弄清楚其父親的人生軌跡和犧牲細節。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秋,劉玉平收到了5份台灣朋友傳來的重要資料,其中包括劉光典被處決時的2張照片,以及蔣介石對案件的批示、劉光典的案件判決書。
不久後,劉玉平之子劉新宇利用互聯網搜尋劉光典信息,偶然找到一個關於《一個匪諜逃亡的故事》小冊子,引文上寫着:“劉光典是一名匪諜,是台灣和香港的交通聯絡員……”
劉玉平聽聞後吃驚不已,他連忙讓台灣的朋友幫忙拍下這一小冊子。半個月後,這本16頁的小冊子就被劉玉平拿到手中,其長為7cm、寬為10.5cm,為1955年元月印刷,記載了劉光典長達4年的逃亡生涯。
這是一本用文字和圖畫記錄劉光典台灣活動的原始資料,劉玉平看了後心酸不已,他沒想父親受到了太多的苦楚和折磨。
正是這本小冊子,讓劉玉平再次燃起了搜集證據的信心和希望,他認為只要堅持下去,就必然能夠用一塊塊碎片資料,將父親劉光典充滿困難而堅強的一生勾勒出來。
就這樣,劉玉平經過不懈努力,終於讓父親劉光典的形象豐富飽滿起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就此躍然紙上。
2010年,劉玉平首次在《環球時報》中披露劉光典的革命事迹,引來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那麼,劉玉平到底經歷了哪些挫折和磨難?
大連旅順
三 追求革命、慷慨解囊
劉光典1922年出生於大連旅順,15歲時父親因病離世,家庭生活愈發困難,他只能被迫輟學外出謀生,當過學徒、煤礦工人、學做醫藥生意。
工作之餘,劉光典從未放棄學業,他曾就讀於哈爾濱鐵道工學院,並掌握了日語、英語,後來更是來到北京輔仁大學學習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
1942年,劉光典和王素蓮經媒人介紹相識,因兩人都出生於鐵路工人家庭,再加上王素蓮為師範學校高材生,兩人門當戶對,很快就互生情愫結為夫婦。
婚後,劉光典帶着妻子來到山東老家謀生,因他精通日語,在朋友介紹下擔任日偽棗莊警察局長。
不過當他親眼目睹日寇在中國犯下的諸多罪孽後憤然辭職,並再次回歸老本行,從事醫藥行業。因他頗有經商頭腦,且認識諸多朋友,其生意順風順水,很快就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劉光典
1946年底,劉光典在上海從事毛皮生意時,認識了東北老鄉洪國式,而這也是他人生中的轉折點。
洪國式早在1938年時就走上革命道路,抗戰勝利後被組織上安排到上海參加地下工作,負責收集國民黨軍情報。
此時內戰已全面爆發,為了更好地獲悉情報,黨組織急需發展可靠人選,洪國式和劉光典接觸後,認為此人富有愛國情懷,為人正直,追求正義,且機警沉穩,進而有了拉攏他的想法。
劉光典當時才24歲,已是醫藥領域的知名富商,且家庭幸福和睦,不缺金銀,按理說他不會冒險從事高度緊張的革命工作。可當洪國式拋出橄欖枝後,他二話不說當即加入革命隊伍中。
經過短暫的培訓後,劉光典被任命為中共大連市委社會部交通員,並被安排到上海,和洪國式一同籌建情報站。
黃金
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組織上決定註冊一家公司作為掩護,可因經費有限,沒有太多資金籌建公司,劉光典得知後當場拿出1000美元和十兩黃金援助。
當時30美元可折算一兩黃金,1000美元可摺合33兩黃金,可見劉光典為組織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加革命後,劉光典一直抱有極高的熱情和覺悟投入工作中,他多次以醫藥和毛皮生意為掩護,前往山東、上海、東北、山西等地,完成黨組織交給他的艱巨任務。
作為妻子的王素蓮察覺到了丈夫的不對勁,她發現丈夫變得更加繁忙,似乎是在從事某種特殊的工作,但始終沒有過問。
每次丈夫外出前,王素蓮都會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在外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1947年秋,隨着東北戰爭形勢達到了緊張時刻,劉光典又被調回奉天,負責偵察遼瀋戰役的相關情報。
劉光典和妻子王素蓮
劉光典抵達瀋陽後,在市中心位置開設了一家“福生大藥房”,看似這是一家藥房,實際上樓上則是情報站。
在這裡,劉光典接收和傳遞了多個重要情報,也接納過地下黨員和傷員,其三子劉玉平就是在這裡出生。
次年6月,國民黨特務懷疑大藥房有貓膩,對其進行突擊檢查,但因劉光典業務素質過人,平時隱藏得好,國民黨軍搜查一番沒有什麼收穫。
但為了避免不測,組織上立即要求劉光典轉移,前往平津敵區繼續從事情報工作。就這樣,劉光典一家抵達北平,並在錢糧衚衕四合院內租了個房子,繼續從事隱線工作,每天遊走於危險之中。
平津戰役是國共兩黨在秘密戰線上的生死博弈局,蔣介石派出大量特務,逮捕、迫害大量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
但即便任務艱巨,可劉光典仍堅決完成各項任務。如他曾將情報放入香煙盒內,穿越敵人封鎖線送傳大連,圓滿完成任務。
北平和平解放前後,劉光典繼續深入敵占區和香港,將一眾民主愛國人士接到北平,因而得到組織上的肯定和讚揚。
當時貨幣貶值嚴重,組織上資金短缺,為了支持黨組織的情報傳遞工作,劉光典再次拿出一筆資金,以解救組織燃眉之急。
四 告別妻兒,深入虎穴
1949年上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已解放,劉光典以為自己的任務結束,即將和家人團聚,但實際上最危險、最艱巨的使命剛剛趕來。
此時,蔣介石已生無可戀,他急匆匆將100多萬軍隊以及大量黃金、槍械運往台灣,企圖利用台灣島繼續同我黨負隅頑抗。
劉光典
不過組織上也將一批國民黨系統內的中共特工安插到台灣去,並讓他們和潛伏台灣已久的中共地下黨員一道搜集情報,發展武裝,以更好的配合台灣解放。
當時地下黨員雖說已在台灣搜集了很多重要情報,可我黨和台灣方面的電台並沒有建立,想要取回情報,那隻能派交通員出馬,利用香港到台灣航線潛入台灣,和組織取得聯繫,並獲得情報。
鑒於劉光典在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諸多大功,且經過戰火的磨礪成為經驗老道的王牌特工,組織上決定派劉光典擔任交通員,負責取回台灣方面的情報。
劉光典儘管對家人不舍,可為了新中國早日誕生,為了祖國完全統一,他義不容辭地接受新的使命,告別妻兒南下香港。
1949年6月,劉光典先是前往武漢,配合武漢解放,緊接着又輾轉4個月抵達香港。
解放前的香港
不過路途中,為了避免妻兒擔憂,劉光典特意為家人寄去一封書信,表示他要去很遠的地方做生意,一兩年就會回來。收到這一電報後,王素蓮內心很是牽掛,期待丈夫早日歸來。
同年10月25日,解放軍三野28軍發起金門戰役,此時第一梯隊9000餘人雖成功登上金門島,可因落潮,船隻全部擱淺,無法將第二梯隊接回島上,就此第一梯隊官兵孤立無援,最終全軍覆沒。
就是在這一關鍵時刻,劉光典踏上了去往台灣的危險旅途,此行他有兩個任務,首先是對潛入台灣的地下黨員進行考核,其次是取回台灣黨組織提供的軍事情報。
為了掩人耳目,劉光典以北方企業公司總經理堂侄的身份赴台,並讓國民黨陸軍上將劉多奎協助辦理身份證明,這才拿到入台證。
解放前的台灣
劉光典在台灣停留一個月,次月27日,他用米湯在一張紙上寫下情報,再用這張紙包茶葉以魚目混珠,從而成功將情報帶回香港。
這次的情報中,特別指出氣象、海潮漲退對海戰的重要性。他還拿到了台灣國民黨的基礎軍事情報、西海岸駐軍情況、高雄港隆基港的通訊密碼等情報。
當時金門戰役失利,這些情報對我軍來說意義重大,粟裕將軍十分重視。
不久後,中共社會部又派出洪國式進入台灣,組建情報小組,並在短時間內搜集了大量軍事情報。而為了取回這批情報,組織上再次要求劉光典赴台。
看似已有了成功赴台的經驗,可這次赴台卻危機四伏,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即將來臨。
原來,1949年國民黨退回台灣後,為了穩固政權,保存僅有的生存空間,在台灣實施嚴厲的高壓統治,並出台“戒嚴令”,也就是“白色恐怖”時期,期間一切犯罪行為由軍統審訊。
洪國式
一時間,整個台灣島內警車飛馳,四處抓人,不少人因遭人誣告而遭到逮捕,再將軍統酷刑審訊無奈招供。整個台北監獄人員爆滿,刑場上槍聲不斷,被關押的人員超十餘萬,上萬人被槍殺。
就在劉光典赴台後不久,台灣形勢就已變得非常嚴峻,此時國民黨特務經過秘密行動,已掌握中共台灣工委的詳細情況。
1950年1月,中共台灣工委書記蔡孝乾遭逮捕,而他作為中共在台的最高負責人,並沒有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的英勇氣概,在敵人的利誘威逼下他很快就叛變。
因他的叛變,我黨在台灣的情報機構一夕之間頃刻崩塌。某種意義而言,蔡孝乾變節不亞於30年代初顧順章叛變帶給黨組織的嚴重打擊,我黨多年來在國民黨內部的布局徹底打水漂。
在蔡孝乾的泄露下,中共台灣地下組織成員名單被逐一公布,國民黨特務順藤摸瓜,很快就抓捕1800餘人,其中包括已是國民党參謀次長的地下黨員吳石。
儘管洪國式情報小組隸屬於中央社會部,和中共台灣工委沒有太多聯繫。
可早在洪國式進入台灣後,國民黨特務就已有所察覺,並將楊文亮和陳琦兩名特務打入情報組織內部,獲悉情報內各小組成員的活動規律。
同年2月初,劉光典給組織上發送“貨已辦妥,日內運港”這一消息,可遲遲沒接到回港的指令。其實,洪國式此時已被抓捕。
原來國民黨特務快速行動起來,先是一名無賴故意糾纏正在台北車站的洪國式,引來了車站警察,並將兩人帶到派出所調查。
警察表示,只要洪國式提供親友的聯繫方式,證明身份就可回去。洪國式不知有詐,將成員聯繫方式說了出來。結果一天之內,情報小組內除劉光典外的其他人全部被抓。
五 緊張的逃亡生涯:掘地為穴
此時的劉光典正巧領取出境證,這才躲避軍統特務的抓捕。直到次月,他這才知道小組成員全部被捕,內心十分悲痛。
劉光典
但此時國民黨已派出警力,封鎖了台灣的所有交通要道,對其展開抓捕,他沒時間去悲傷。
此時,獄中的洪國式面對軍統特務審訊,始終沒有交代劉光典的下落,並謊稱劉光典已提前抵達香港,也正是他的這席話給了劉光典提供逃離的時機。
同年3月1日晚,劉光典離開中央旅社,並乘坐三輪車趕往“公論報社”。他此行前去是為了將重要情報交給另一名地下黨員王耀東。可來到報社後,他遲遲沒有找到王耀東,只能提議來到車夫家借住一晚。
次日,劉光典發送平生最後一份電報:“俊弟得急性腦炎亡故!”意思是情報組織已遭到國民黨特務徹底打擊。
劉光典知道,想要活命就要想盡辦法離開台北,並一路南下,擇機乘船離開。如果不能離開,也要做好長期潛伏的準備。
通緝令
很快,他聯繫到王耀東,兩人一同偽裝前往台南善化地區,居住在王耀東的親戚家,就此和組織上徹底斷了聯繫。
期間,劉光典也尋找回到香港的辦法,可軍警已接管港口,乘船只能是狼入虎口。他又嘗試尋找去往香港的走私船,也沒能如願。
然而,不久後軍統特務還是發現劉光典沒出境的消息,並在整個台灣下達通緝令,還特別前往基隆、台南、高雄、台東等地突擊檢查,不過在台灣人民的掩護下,劉光典四處轉移,並來到了台南旗山深處,開始漫長的“掘地為穴”生涯。
來到旗山後,劉光典先是藉助在貧民賴正亮家,儘管賴大哥生活貧困,可對劉光典敬佩不已,最大化為他提供方便。劉光典很是感激,他先是資助賴大哥30元,改變其困苦的生活狀況,又積極干農活。
但隨着國民黨的抓捕力度加大,劉光典只好來到深山老林中生活,每天風餐露宿,以野菜充饑,下雨時則掘地為穴。
最後,他和王耀東躲到一個海拔上千米高的山洞內,此洞十分狹窄,兩人休息時根本無法蜷身,但這已是他們最後能躲避的地方。
儘管時刻面臨被抓捕危險,可劉光典堅信台灣一定會被解放,革命必定成功,因而不管處境多麼惡劣,他始終保有鬥爭精神,並在群眾中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堅定信心。
一次,他得知一台灣籍地下黨員生活困難,有投降意願,當即找到對方,並將全部身價200台幣交給對方,勸誡他繼續堅持下去,挺過難關。
六 叛徒出賣,以死明志
1954年2月,國民黨軍經過4年搜捕,最終在台南一帶抓捕了未曾暴露的情報小組,該小組成員胡滄霖賣友求榮、不打自招,稱有一個中共重要人物一直躲在深山內。
英雄紀念牆上劉光典的名字
敵人得知後,猜測此人應該是他們此前沒能抓到的劉光典,隨即組織大量軍警人員徹夜搜山抓捕。
儘管劉光典二人聽到動靜後離開山洞,但還是在溝坪一帶被敵人抓捕。不過他在獄中始終堅守本心,捨生取義,堅決同國民黨軍作鬥爭,從未泄露黨的機密。
陰險毒辣的國民黨軍上演了一出“離間計”,他們安排神似劉光典的“替身”公開露面香港,表示自己“投敵叛變”,這才有了劉玉平姐弟三人長期被指指點點的三十餘年。
即便如此,劉光典仍沒有和敵人妥協,他被關押5年內從未向敵人低過頭,從這就可看出他對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對黨的革命事業的堅定意志。
國民黨經過近5年的利誘威逼,發現劉光典軟硬不吃,隨即將其判決死刑。而蔣介石於1959年1月13日收到報告後,當場大怒,稱此案早已偵破,為何拖延這麼久還沒判刑?
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同年2月4日清晨,憲兵隊將劉光典五花大綁押到刑場。臨行前,敵人問他有何遺言,劉光典乾脆利落的搖頭。
面對記者的拍照,劉光典從容不迫、大義凜然、目光堅定,帶着輕蔑的神情面對鏡頭,留下人生中最後的高光形象。
執行槍決後,劉光典仰面朝天、瞋目裂眥,表達了他對反動派仇視以及同敵人鬥爭到底的精神。
劉光典犧牲後,他的遺體被送到軍事醫院解剖,後又對其進行火化,安放在六張犁靈骨塔內。
2008年11月,劉玉平三姐妹前往台灣取回父親骨灰。但考慮兩岸還未統一,劉光典骨灰一半安放在八寶山,一半安放在六張犁。
就此,時隔一甲子之後,劉光典烈士的遺體終於回到祖國懷抱。後來,在劉玉平等革命烈士後人的建議下,中央在北京西山建立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為在台灣獻出生命的英烈們提供一個魂歸之處。
劉光典烈士骨灰罈
正是劉光典等隱秘者在另一環境下的艱苦鬥爭,才使得解放事業更快一步的進行。而他們就算身陷囹圄,仍能以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同敵人鬥爭,這一精神和信念值得每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