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衛健委10月28日公布的數據,10月27日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14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123例。而在10月26日這個數據呢還只是193例和1033例。數據證明,近段時間國內疫情正悄悄地出現反彈的苗頭。同時國內的疫情由兩年前確診病例數多轉變為無癥狀感染者數多的現象。
進入10月份以來,國內疫情首先在國慶假期期間突然出現快速爆發,在10月10日出現最高峰值,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27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758例。特別是新疆和西藏兩個份省份,除了本土報告病例以外,還出了外溢現象。
為此呢,新疆還出台了暫停一切出疆的客車、貨車出行措施,防止外溢情況加劇。通過當地的強有力防控措施,疫情終於在10月14日迎來了轉機,情況一直延續至今,報告的新增病例都在個位數。
自10月10日拐點以來,連續一個星期疫情報告病例快速回落,但隨着我國秋冬季節的來臨,在10月16日開始又出現反彈情況。特別是近幾天來新增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均呈超過200例。
近日來這波疫情小爆發,致使當地因此陷入局部靜默狀態,但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近日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特別是省會城市,像西寧、蘭州、鄭州等這些北方省會城市人口密集、人員流動性大等特徵。這種現象提醒我們,秋冬季節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不論是北方的還是南方的其他大城市,一定要針對疫情擴大篩查面,及時發現新的感染者。
像青海、甘肅這些原本疫情不嚴重的地方,如今也因疫情登上熱搜值得我們重視。但是在這次疫情中,網上流傳一些疫情嚴重地區的防控措施被吐槽、被詬病的不和諧現象,比如當地群眾買菜難、排隊時間長,甚至有些無良商家哄抬物價。對於這種當地“忙中出亂”出現的一些疏漏情況可以理解,他們也着急想把疫情控制下來,但由於疫情來得快來得突然,一些細節上的東西就不能及時解決了。
胡錫進也針對網上這種輿論導向進行講話,希望當地以快制快地切斷感染鏈,千萬不要等疫情擴散開了再回頭來收拾,那樣輿論連帶風險非常高。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之前我們疫情防控經驗不足,在發生疫情後往往搞全域封控,防控措施比較粗曠,導致一些不利影響。但我看到,這次西寧的的中高風險片點劃分就做得較好,劃得非常細,是針對某個居民小區、某個居民樓或者某個居民樓的單元進行分類劃分的,不是一刀切劃分。這樣可以縮小封控面,保護廣大市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同時也降低了封控工作強度。
另外,我們在網上也看到過,有網友在網上說某某城市已封控“四十天”甚至“兩個月”,這種抱怨需要認真對待,應該把西寧的方法向全國推廣借鑒學習。
胡錫進還認為,按照最新的防控方案,7+3的隔離觀察是目前較好的方式,最多10天的時間上限,不能隨意延長,否則應該定性為過度防疫。防控措施要精準細緻,切不可搞一刀切,一勺燴。
當前呀,疫情有多點散發現象。根據衛健委公布的數據,10月27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分布來看,山西大同、內蒙鄂爾多斯、湖南邵陽、廣東廣州四地超過15例,福建南平、江蘇南京、陝西西安、內蒙呼和浩特、四川綿陽、新疆烏魯木齊等地超過5例。
疫情發生已經三年,在外部全面放開的前提下,是把人民的生命當兒戲,西方這種行為就是不尊重人權。我認為,動態清零總方略是有效保護我們的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的保障,我們人口基數太大,全面放開不單單造成風險大大增加,還牽涉到千千萬萬個家庭,試想一下,當疫情降臨到咱們家庭時,老人小孩就會成為病毒重點攻擊對象,後果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不能接受的。
基於我們的國情,動態清零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防控方法。如今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相對比疫情剛發生時,核酸檢測手段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經驗積累。各城市應加大日常的核酸檢測這種便宜方便的檢測手段,只有加大檢測力度,加強檢測結果查驗,才更有效的進行疫情排查。避免發生疫情後才擴大核酸檢測,那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