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
3月10日下午1點,太陽當頭,曬得人懶洋洋的,正是飯後犯困的時段。馬師傅駕駛着大貨車行駛至G道213線川主寺段時,減慢了車速,駛入松潘公安交警在此設立的黃勝關“卡友之家”,稍作休息。

馬師傅前一天從蘭州出發,途徑若爾蓋縣,順着國道213,來到了這裡。在卡友之家內,馬師傅如同回家一般,先是給保溫壺灌上了熱水,然後躺在按摩椅上,閉目養神。房間內,還有幾位和馬師傅一樣在這裡休息調整的卡車師傅。
半個小時後,馬師傅休整完畢,拉上自己的一車牛皮紙往成都方向駛去。對他而言,這次途中的停靠,很是溫馨。
在以前,他經常遇到想休息時,卻沒有地方停車的尷尬,雖然自己清楚疲勞駕駛不好,但有時實在是車無處可停,只得硬撐着繼續開下去,實在撐不住了,找個地方停車還要繳納停車費,拉貨不容易,賺的都是辛苦錢,對於額外的花銷,他經常會捨不得。

沒有“卡友之家”的時候,馬師傅和其他卡車司機一樣,大部分時間真是“風餐露宿”,冷水冷饃饃、與同伴蜷縮在駕駛室趴方向盤睡…現在不同了,每次馬師傅,經過這裡,都會主動停下來休息,有熱水按摩椅床鋪等着他。
記者了解到,松潘縣“卡友之家”位於連接祖國西部重要通道的G213線和G544線結合線,高峰時日雙向車流量達7萬輛,前後路段海拔落差高、彎道隧道橋樑多車流常匯聚。冰雪、汛期季節時間長車輛易滯留事故多發,在這特殊路段設置‘防疲勞緩衝休息區’可使平安效果最大化。
另外,疲勞駕駛一直是交通出行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要誘因,危害大、風險高、預防難。松潘公安交警川主寺中隊中隊長辛增華介紹,以前在川主寺至尕里台80公里的區間,每年因司機疲勞或疑似疲勞引發事故導致的傷亡人數,接近事故總傷亡數的一半。80%以上疲勞駕駛引發的事故或違法發生在凌晨或中午時段,特別是午後1至2時、後半夜至清晨6時。

1.3萬平米的“卡友之家”里安全停車、車輛自主加水,休息室內飲水機、電磁爐、微波爐、按摩椅、火爐、床位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瓶裝礦泉水、方便麵、餅乾無限量免費供應,簡易的裝修風格是為了更方便的清潔和保養。
設立6年以來,松潘公安交警黃勝關“卡友之家”日均服務卡友司機超過三千人次,運行近五年來,使“卡友之家”前後近八十公里區間全國卡友司機眼裡的“魔鬼路段”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逐年明顯下降,交通安全形勢明顯好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