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亞洲行正在進行,其團隊將訪台行程設成“待定”,意味着並未取消訪台計劃。眼看着中期選舉即將來臨,美國民主黨為了爭取政治利益,已經拿出“佩洛西訪台”這樣的反華大招,共和黨當然不能示弱。
據俄衛星通訊社7月30日援引美媒的消息稱,共和黨議員斯蒂爾和布萊克本起草了一項法案,準備提交眾議院進行審議,該法案為對台提供武器制定了“租借”計劃,建議在“租借”的框架內,授權總統向台灣提供武器裝備,而用於購買這些武器的撥款,可以制定一個12年內還清的期限。有消息人士表示,由於民主和共和兩黨在反華議題上的態度高度一致,該法案得到了兩黨的共同支持,預計很快會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俄烏衝突發生後,為了借烏軍消耗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類似的所謂“租借法案”,美方也在為烏提供軍事援助的過程中有過運用。當時,美議員的出發點是,效仿二戰時期美國制定的“租借法案”,在此基礎上修改出一個“翻版”,允許美國儘快向烏克蘭援助武器裝備,簡化向烏提供軍援的程序,相關費用可以延後支付。
4月底,美國會就通過了這一對烏“軍事援助租借法案”,該法案總價值高達330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為人道主義援助,85億美元是對烏直接援助,超過200億美元是武器彈藥等軍事援助資金。美國總統拜登於5月9日簽署了這項法案,逐步得到軍援的烏克蘭,則宣佈於7月份對赫爾松等地發動反攻。
當前台海局勢日趨緊張,美政客拋出台灣版“租借法案”,有火上澆油的意味,也是為台灣問題面臨的潛在衝突風險做準備。一旦佩洛西落實訪台行動,解放軍必定不會坐視不管,若雙方發生誤判,擦槍走火。屆時,美方可能順勢推行該法案,在賣武器賺軍火錢的同時,還能遏制中國大陸。
這種策略在反華鷹派的美國政客中大有市場。不久前,美前防長、共和黨人埃斯珀竄訪台灣期間,就向台當局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埃斯珀認為,“一個中國”政策已經過時,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拋棄“戰略模糊”,採取一定立場的時機已經成熟,但台當局不能僅將保衛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美國及其盟友身上,而是要把自己武裝成“豪豬”,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應對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避免台海發生軍事衝突。
埃斯珀還為台當局如何將自己武裝成“豪豬”提出了詳細步驟,這些步驟主要包括增加國防預算、延長軍人服役期限、建立武器儲備、採用不對稱戰爭理論、形成領土防禦能力等。歸根結底,埃斯珀希望台當局向美購買更多的武器裝備和其他軍事物資。作為美國軍火商的政治代理人和共和黨內的資深政客,埃斯珀的台灣之行所獲信息,以及他對台當局的“建議”,在制定租借法案時,共和黨議員必定會有所參考,以更加精準地制定出適合台灣的軍援計劃。
有島內學者曾指出,美國政府正在將台灣打造成“下一個烏克蘭”,將其作為削弱中國大陸的棋子,通過給台當局提供技術、顧問人員和所需武器,增加其對抗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然而,無論美方是派政客訪台,大搞政治作秀,還是將對台軍售問題常態化,中方的態度都是一以貫之的,底線都是清晰明了的,一旦越過紅線,美方必然落得玩火自焚的下場。